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另一只靴子”应声落地的调控涵义

(2007-07-21 23:57:48)
分类: 经济痛处
东方愚    7月21日 南方日报

    高企的CPI数据发布次日,国务院就将利息税由20%降为5%,央行决定同时上调存贷款利率27个基点。这种“雷厉风行”的紧缩措施除了表达出中央政府对经济过热的调控决心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政策的透明度与可预期性增强,市场与监管部门以往太高的“扯皮成本”将有所降低。

  经济过热一般基于宏观经济“三驾马车”的过快的并驾齐驱,即投资、净出口和消费的加速态势。消费增长并无弊端,但物价的持续攀升及另两个因素的增势给经济稳定增长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这在CPI和GDP数字中都有显现。而昨日国务院决定下调利息税和央行采取加息的“组合拳”措施时,措辞也非常直观,即“(调整措施)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有利于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维护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也正是如此,本周股市最后几个交易日,市场并没有因为紧缩政策出台的预期而出现大幅震荡,沪指在周五甚至大涨近150点,这一方面与保险等新资金入市和国有股减持新规有关,另一方面则说明监管层希望在基调明了的情形下,将更多“戏份”留于市场调控手段。

  这与3个月前的那次调控形成了鲜明对比,4月19日统计局公布3月份CPI数据前后股市出现大幅波动,投资者翘首等待的“靴子”并没有及时落地,于是出现了部委温情止慌的景象。

  不再对CPI高企含混晦涩或是做各种解释,而直接利用市场工具进行调控,并确保民生利益不至于骤然受损,这是经济决策进步的表现之一。不过,市场更多地把昨日的组合拳措施可以理解成“另一靴子应声落地”,特别对于股市投资者来说,纷纷将之视为“利好”而甚为欢欣鼓舞。这固然有一定道理,所谓“利空出尽是利好”,短时间更猛烈的调控措施不会出台了,但如果过分乐观,就有些过犹不及了。

  所谓过分乐观,就是认为低潮已过、新的投机时机来临。诚然,不排除近期股市将创新高的可能性,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尽管市场预期越来越明朗,但针对违法违规等非理性投机活动的打击力度与措施绝不会再像过往一样阴柔。证监会最近透露今年将推出包括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等26件规章的表态就是明证。财税方面,财政部日前决定从8月起对部分铝产品开征15%的出口暂定关税并同时大幅上调部分矿石产品的资源税率,无一不传递出一个信号,和政策出台可预期性增强相伴随的,可能是多方位政策的密集出台,以及对非理性市场行为更为严厉的治理。

  给市场的理性预期以定心丸、财政与货币紧缩措施双双更加注重“调控质量”的提高而非以前“一棍子打死”的做法,监管层新的调控理念于是呈现出“两条腿走路”的良性态势。我们应当从这种良性态势中解读与汲取的最重要一条,便是有必要考虑自己投资策略向不温不火的方向过渡,或者说提高投资行为的“性价比”与安全系数,而非将一项调控措施单纯地理解为“利空”还是“利好”来决定是观望还是投机。

  如果市场因“另一只靴子”应声落地的可预期性而再燃非理性投机烈火,意料之外或者不可思议的“第三只靴子”可能会随时落下。投资者应当明白,“达摩克利斯之剑”从未从我们的头顶拿开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