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精品推荐 |
http://www.mrzhang.com/blog/uploads/200604/04_222103_dianji.jpg
有人说新浪有个“百万俱乐部”,即博客点击量超过百万的群体,大都是明星、大腕、帅哥或靓女,体裁大都以娱乐、文学、休闲、情感甚至私人生活为主。《财富悲情》自不敢与这些博客同日而语,一是经济评论的受众本来就有限,二是东方不才、写的文字仍欠火候,更因为还不怎么够“腕”。然而令我欣慰的是,《财富悲情》的许多文章不时引起大家伙的共鸣,更结交了财经圈与媒体圈的不少朋友。
《财富悲情》其实就是我的作业本,收集的大都是我发在纸媒上的经济评论,我也将一直坚持下去,去年12月《财富悲情》获得新浪商业评论博客奖后,有朋友说奖已经拿了,就不用继续贴了吧。我汗颜。它永不会干涸的,因为我对经济评论的热情,不会退减。
《财富悲情》其实就是我的作业本,收集的大都是我发在纸媒上的经济评论,我也将一直坚持下去,去年12月《财富悲情》获得新浪商业评论博客奖后,有朋友说奖已经拿了,就不用继续贴了吧。我汗颜。它永不会干涸的,因为我对经济评论的热情,不会退减。
前一篇:宏观税负的社会感受重于数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