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精品推荐 |
写在新浪财经专栏周前面的话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篇之年,自上至下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行动着。有人说大伙儿应该遵循同一个关键词——民本。那么,在经济学的“显学羽毛”越来越丰润,评论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厚重的现在,我们的经济学者与评论家能否以此为基点,显得尤为重要。
我是一个不停写字的人,写字的人是辛苦的。而如果找准了“民本”这一支点,便会迅速变辛苦为乐此不疲,这一点我屡试不爽。抑或文字真的与经历有关,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这使得自己与黑土地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缘,甚至后来再回过头看自己散见于媒体上的郁郁文字,也脱不了一个“土”字——虽然有朋友称那其实更代表“民本立场”。
没有想过自己将来成为应者云集的明星经济学家,也没想过成为鸣则惊人的大牌评论家。只是坚持笔耕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且歌且行,且行且歌。惬意的是,我现在是一个自由人,不用为了利益纷争或改变笔锋,或穿上“马甲”。
当然,作为一个青年经济学人,我深谙自己的知识积绽与思想纵深度仍甚为浅薄,甚至有时也会浮嚣起来,一时找不着北。庆幸的是,每每迟疑之后,总能比原来更勤勉与冷静,并学着像已故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一样——做自己的“旁观者”。
东方愚 2006年新浪财经专栏周 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economist/pingyixueren/20060104/094422470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