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大脑过个年

(2006-01-21 21:51:36)
分类: 立此存照
又到了农历新年,商场里早早挤满了摩肩接踵的人们--但从那一张张兴奋或者亢奋的脸上,就能让人感觉出些许的异样:疯狂地采购着各样的物品,必要的、不必要的,看上的,看不上的,用着的,用不着的。。。
 
早已过了那种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的意味也早已从以往的那种吃顿饱饭的纯物质需求,上升到了一种精神层面上--更注重生活质量和比较的意味。尽管每个人心里都十分明白,其实现在的过年与平常并无两样,如果非要找出点儿不同来,可能就是那种对物质或者对某些商品超乎往常的狂热:平时看着舍不得的东西,过年了,一年只过这一次,咬咬牙跺跺脚,买了;平时节衣缩食过日子,过年了,咋说也得奢侈一把,邻居大包小包往家搬,咱也得搬上几次,免得被人看作穷鬼;一年没来往的亲戚朋友,过年了,咋说也得走动走动,礼品自是不能少的,不仅要照顾到朋友的面子,起码得让自己过得去;过年了,咋说也得找个机会熟人聚一聚,乐呵乐呵,新朋旧友聚会说些有的没的,酒精穿肠过,喝过各走各。。。
 
年年过年年年过,文化的味道越来越淡,奢华的风气却正越来越浓;岁岁年尾连年头,年年年头没个头,功利心越来越强人情味正越来越淡;平常尚能平心静气坦然自若,过年了谁也不能比谁差到哪里去,否则睡觉也不踏实。。。
 
越来越多的人在为着身边的这样那样的圈子辛苦且有些疲惫地耕作着人际关系,尽管每年有关过年的调查都能折射出许多疲于应酬的讯息,可年夜饭、送礼宴的规格、奢华消费不仅依旧连年爆满,而且总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切好比上了轨道的工业流程,每个部件都在流程当中,尽管并非本意,却又不敢独自停留。即便少数几个停下脚步,却又承受不了歧视的白眼。
 
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七天耗尽半年或一月的薪水--被认为越来越趋于理性的劳苦大众,在这个传统节日的消费中,理性正一点点丧失。尽管疲惫,尽管辛苦,却如同上了套的驴子,只能埋头前进,却并不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前进还是在原地兜圈。
 
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甚至有些讨厌在人多的时候出入大型商场。而今晚进入商场一看到那种近乎疯狂的场面,就让我不由得头皮发紧--真的有这么多人需要在这样的年关进行如此疯狂的采购吗?也许我所知道的那些了了的经济学常识能够说服我,节日经济,特别是商家的促销以及过年的氛围带动,是内需扩大的直接动力,也是经济焕发活力的源泉,但从农村长大的我,依旧无法做出清楚判断的是,这些人如此疯狂到底是出于本意,还是仅仅是为了去迎合一种状态?
 
这也许是人跟人之间的不同吧,每每看到节庆时的此类场景,有时我也难免会产生一些动摇,没准儿在以后的某个时候,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会出现我的身影,那疯狂购物的人流中会有我更为疯狂的表现。可能这一切要归功于暂时的贫困,说得好听一点儿是穷人的理性(在没钱疯狂的前提下,除了理性似乎没有其他什么词语能让自己在这些乱象面前心平气和地保持镇定)。
 
我在想,如果每个人的大脑每每此时,都能像过年充实自家的冰箱、厨房那样,美美地过上一个年,充实或者丰满一下,是否也一件乐事?真正的丰年不该只是物质丰腴,多少也该带上点儿精神上的吧?
 
不管怎样,我是打定了主意,让自己的大脑好好过个年了,年前也颇为大方地疯狂了一把,从当当网上采购了一些杂书,全当是给大脑过年吧--似乎工作七八年以来,这样的过年方式,于我还是第一遭,权当是第一次吃自己的螃蟹,犒劳一下自己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十年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