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婚姻策略书》之写给小三: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完整生活
(2012-04-06 09:01:51)
标签:
小三幸福婚姻策略书宋体红拂电视节目主持人情感 |
分类: 2012 |
《幸福婚姻策略书》之写给小三: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完整生活
这并不是一本打击伤害小三的书,如果可以充分选择,没有女人心甘情愿做小三,因为每个外表不同背景不同的女人内心深处,都同样藏着一个小女孩,一个要爱要关心要温柔要保护的天使,到了八十岁,女人也会因钻石而惊喜,因玫瑰而甜蜜。
也许是不小心,也许是太纠结,也许是不甘心,也许是存奢望,总之是怎么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角色,怎么就从阳光下走到了阴影里?这就是小三苦恼的问题.付出了感情和身体,一等就是若干年,前面是迷雾,身后是悬崖,不被发现的时候忐忑,被发现了之后悲壮。男主角是放不下妻子儿女和大好前程的,如果能放弃就不会有小三了。如果不放弃,小三的下场就是消失。如果最后男人放弃了一切,只为了你,那么你开始会感动惊喜,后来又会怀疑和迷惘。他真的值得托付终身吗?
小三不是洪水猛兽,不过是有点贪心有点任性。风度翩翩的现成熟男是多少个女人辛苦调教出来的,想下山摘桃,代价是昂贵的。红拂夜奔的时候不知道追的是不是潜力股,所以才有后人叹服她慧眼识英雄。而明显已经是英雄的男人,他的背后一定有当年追随他风雨同行的红拂。
有时候从人性角度,从心理学角度,甚至经济学角度,我们都能理解小三的付出与憋屈。但问题是,大家都是成年人,虚拟偷菜是为减压,真的偷菜就是违法,何况偷的是个大活人,并将这个人连根拔起,血肉模糊。纠结其中的不仅是得陇望蜀的某男,还有爱恨难平的主妇,以及随时地位不保,青春流逝的小三自己。被伤害的最无辜的人,是面临家庭解体的孩子。即便在发达国家,离异家庭的孩子也比一般正常家庭的孩子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仅仅是以爱的名义,就可以挥刀相向所有人吗?那样的爱能算的上是爱吗?多年以后回首往事能心安理得毫无愧疚吗?当自己有一天面临同样的问题,更年轻更骁勇的女人以爱的名义也来挖角,当年的小三又做何感想呢?
小三,多多少少与那身心分离的男人是有点经济纠葛的,全无金钱往来的是凤毛麟角,但他的钱并不完全是他的,就算他老婆是个家庭妇女,也是夫妻共同的财产的另一方主人。况且,这男人如果从来不给小三花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他确实不在乎这个主动上门的免费娱乐工具,即便有甜言蜜语和山盟海誓,但他不肯花钱买礼物讨人欢心,甚至吃饭不买单,他说他真心谁相信?
某电视节目主持人公然说小三不偷不抢有什么不对,遭到全国网友炮轰。说明大多数人身处在客观的文化环境之中达成了道德共识。小三的行为不是可以割裂开来看待的,不是雌雄吸引的生物规律,也不是爱他爱到不要名分的高尚纯真,更不是完全自愿的周瑜黄盖,因为人在社会中生活,每个人的属性都是复合的,他不仅是个玉树临风的熟男,是个风趣儒雅的君子,是个深情浪漫的情人,也是一个宽厚温柔的丈夫,还是一个慈祥尽责的父亲,更是一个孝顺谦恭的儿子。谁能以爱的名义把其他身份都否定,让他只做自己的裙下臣?若他真能如此,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
说了这么多,看似与本书宗旨相反,几乎是在做小三的心理咨询师了,其实心理学事试图理解每个角色的真实感受,但却未必认同实际的行为。贯穿全书的宗旨,市希望当事各方都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获得幸福和平静。大家更理解婚姻中那位一直被蒙在鼓里的主妇,她爱家爱丈夫爱孩子,伺候公婆,洗衣买菜,也许她已经不够年轻美丽,缺乏点生活情趣,也许她有些唠叨,甚至不修边幅,但是,她是孩子的母亲,是这个男人共同生活经历风雨的妻子,她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把眼睛捐献给自己的爱人和孩子,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深情和责任更值得人尊敬?这样的女人不该得到保护和声援吗?
每个女人都该得到属于自己那份完整的爱情和美满的家庭,且完全不必经历一场心灵煎熬和道德审判,即使是小三,也可以全身而退,去追寻自己的幸福.总有那样一个人会一心一意地珍惜你,情人节当天带你庆祝(而不是提前或错后),春节晚上给你放焰火,在你身怀六甲的时候公然在大街上蹲下,给你系鞋带------只要你,是他的,妻。
我们希望每个女人都幸福,如果男人到了四十岁骨子里都是个孩子,那么女人从初恋开始,已经在扮演母亲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