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白领之钱难赚,气难生,饭难吃
(2010-05-27 10:58:59)
标签:
匹萨粥棚品奇咖啡店白领杂谈 |
伪白领之钱难赚,气难生,饭难吃
以前很爱喝冰咖啡,现在一定喝热的,大约是上了年纪,需要用热咖啡温暖自己的心灵。昨天吃饭还点了壶冰釉子茶,四十元,大约是男女老少都爱喝的,冰冰的喝完,当时不觉得,回家一路上觉得反而又渴又冷,明明是三十多度的天气,到家喝几杯绿茶,热的,才慢慢的缓过来。晚上遛弯带着宁宁,原打算是买红酒的,她看见鱼缸眼睛都直了,于是买了大活鱼回来,买酒的事忘光光了。回来路上忽然想起幼儿园的事情还是没解决,赶快弄了几千块钱托人去送礼,就是这卑鄙的行情,让我想起著名的心理学故事“海捏偷药”,人性真是奇妙的话题。
几次去歌华大厦说话,赶上中午吃饭都只能在一楼的咖啡店,附近的餐厅中午像旧社会粥棚一样水泄不通,原来歌华一楼有个港式餐厅,因为价格贵,中午吃饭还基本能有座位,但可能租金也贵终于还是倒闭了,于是一楼咖啡店成了我和朋友午餐食堂,东西那叫一个难吃,因为质量差,价格就显得贵了,如果好吃些,价格就不那么敏感了。但就是因为难吃且贵,所以即便中午用餐高峰,这里还是很多座位,大楼里的人宁可去粥棚水泄不通,也不在这里受罪,但是满足了我这样追求“不热闹”的人的心理需要,于是类似我这样的人还支撑这个店生存着,多有意思,原来难吃和贵导致人少,居然成了留客的关键原因。
现代城楼下情况也差不多,中午大家水泄不通的围攻吉叶家、味千拉面、永和大王、小豆面馆,想吃饭且人少,只有去饭难吃价格高的咖啡店,或者服务差东西一般价格偏高的品奇匹萨。我每次都是忍气吞声的在品奇吃饭,花二十八元买一个碟子大的小匹萨,再来一晚黏糊糊的形迹可疑的笋汤,加一杯十八元的柠檬茶,吃的那叫一个不开心。但是因为人少,我也就忍了,服务员脸上是没笑容的,有笑容的时候一般还有台词:“对不起,不行;对不起,没有;对不起,您得单点;对不起,还得等会;对不起,退不了------”
有时候去王府井办事,吃饭也是难,人多单说。人少的地方,比如一茶一座,两个人至少吃两三百吧;或者有个苗香楼,量少,价高,辣为主,偏偏我还不吃辣;其余就是泰国菜、日本料理或可疑的匹萨,当然附近高档大饭店比邻,但我不好意思进去吃个一百来块的,况且没人和我一起进去勇敢的说:“我们就吃几十块钱的工作餐”,我自己就是说说而已,没那么强悍的脸皮。
回头想想学了很多东西统统没有转化出剩余价值,老公已经从暗暗的不满,变成坦然的嘲讽,我自己想自己该算是伪白领。不那么守规矩,特别是不想下恒心折腾某件事情,再加上自由散漫,随时进退的性格,导致剩余价值的问题一直不满意,更不用说领导人民奔小康了,离那所谓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渺茫无期,中国是不会长期许可中产阶层发展壮大的,社会财富和机会、资源,终将两极分化,一部分是大部分,始终徘徊在买房、上学、就医等基本问题的解决上,一部分人欣然占据社会的绝对资源和绝对强势,经济危机、绿豆涨价、山西矿难、天灾人祸都不能削减他们的财富,当然更不会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的孩子未来就处在这样的氛围中,教育孩子们往哪里去呢?
看很多著名教授和当代文坛人物评价以往的古典文学,对过去的文人思想中求仙慕道和遁世之想都进行了疯狂批判,说那些古人消极、落后、阶级局限,多么好笑,难道让那个时代不满时政的表现变身为闹革命?让他们憧憬着世界江山一片红,然后打土豪分田地?现在这个世界和那时候有什么区别?这些批评古人的人出来闹一个看看,连大声打嗝都可能被封杀,封杀之后的事情想都不能想呢,所以为什么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在宗教理想里求安宁?在平凡生活中苟且偷安?几千年,一个样。形式变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