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懒日,记
(2010-03-04 17:23:54)
标签:
杂谈 |
偷懒日,记
正月十五,北京雨雪霏霏。正月十六,继续。我只能说,这是春雪。
这样潮湿阴冷,我更是出不去门。正好,从今天开始,宽带改了一个月包月,我就二十四小时上网,把所有的网络课程听完。心理学,五月考试。法律,十月。还买了人力资源和外语课程,当小菜吃。反正我睡不着。
最近的梦,依然荒诞而残酷,基本都是人体解剖学的现实图片,还非常真实的梦见一次父亲的去世,在梦里,我是哭了的,但是那哭非常复杂,有舍不得父亲的离去,有遗憾父亲永远不能补偿欠我的爱和关怀,还有我欠父亲一个幸福安定的晚年生活。本来,这些都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是命运是这样一种东西——要你眼睁睁的看着即将出轨的火车奔出视野,飞落山涧,而你无能为力,绝望而痛楚,歇斯底里而筋疲力尽,企图尖叫却没有声音。然后在余生的岁月沉陷在噩梦里反复经历的残酷与折磨。
从光合作用买了很多书,原来不理解这个书店的名字,现在明白了。我是一个多么后知后觉的人。在很多问题上。半夜睡不着,我发现自己死不瞑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欠一些人解释。很多时候我沉默着离开,让对方一头雾水,我以为让时间的风沙埋葬就好,我以为对渺小的生命来说,解释并不改变结果,何必还解释?现在我明白了,对很多人来说,解释至少可以让人释然,让人不做噩梦,让真相大白之后获得心灵的平静,让死去的鬼魂可以安心去投胎,不再凄楚的寻找答案。我欠了一些人解释,希望在今后,有机会,让我逐个去当面说明。今天的我,已经具备了解释的勇气,尽管还不具备,见面的心理准备。
囫囵吞枣看了金韵蓉的《女人三十加》,其中写到在家庭财务危机的时候(很像现在的我)她是如何取舍的,也经历了挫败,也经历了反思,最后获得了她所认为的真知灼见。
也看了某人评纳兰词,看的我无限惆怅,这些只知道词中典故,且用现代俚语打趣的人,怎么能享受到词本身真正的美好与超脱呢?况且,其中,一些词的解释真是牵强,明显的误解,如果只是自己误解也还无所谓,本来就是千人千面的,但是出版出来,包装还如此精良,则难免误导那些对纳兰有心了解的人。可惜我没有精力逐个甄别,否则也出个版本勘误。
心理学的课,听多了,有点晕。担心自己考试不过。我太需要一点肯定,一点动力了,自己支撑自己,已经好久,我还能坚持多久?可能四月会开始忙工作,还不知道,还是与酒有关,原来到现在,我对酒都不了解,但我抱着好奇心,如小孩探索山中古迹。其实,酒和文人的浪漫(或者浪荡)生活是颇有渊源的,风流名士不必说,舞榭歌台不必上,诗歌歌赋也太多,我只提一句“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但这里的相思,不是男女相思,而是泛指,与理想的咫尺天涯,对现实的无奈承受,友人的各自奔忙,情人的身不由己,往事的不堪回首,前路的风雨迷茫------
虽然窗外雨雪菲菲,但我心底冰封着洁白玫瑰,只等一缕春光,然后悄然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