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遭遇投资洽谈尴尬会
周六去东方广场参加了一个受人之托的聚会。一方是国内外的投资公司若干,一方是以大学生为主的创业团队若干。主持人是提供平台的网络公司的老板。姑且称为张先生(代称)。张先生在主持该会议的时候开宗明义了几个问题,我是嘉宾,不好反驳。但是想想对满心热情创业的大学生来说,那些话确实有问题,在此以一家之言矫正。
第一、 大学毕业前后创业与打工的关系。张先生说即使创业两年失败了,也比打工两年收获多。这话太绝对了。实际上是不管打工还是创业,首先要了解社会,同时了解自己。很多人三四十岁才开始创业,所谓厚积薄发。并不是说二十岁前后不可以创业,可以,但是不是盲目的拍脑袋主意或者匹夫之勇。
第二、 关于知名度与金钱能够衡量成败。张先生说自己参加组织了四百场类似的项目与资金的洽谈会,有七万人见过自己,甚至从上海去深圳出差期间,还有路人认识自己。表情甚是沾沾自喜。其实,西单地铁里卖唱的人也见了不下七万人了,关键是你的存在对多少人发生了有意义的影响?至于钱,除非到了一定的绝对数量,在此之前都是量的不同,质是一样的。关键也不在于你如何收获钱,而是你如何支配钱。
第三、 关于给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资格问题。张先生的朋友苏小姐自称毕业后一直从事此工作,还成立了公司专门知道学生就业和创业,并例举自己的同学靠关系得到好工作却不如自己有成就。其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系从来不是洪水猛兽,这个世界也不是圣洁天堂。正确看待就好了。别人有什么样的资源和关系,是别人的事情。自己没有的话,也不同把有的人都扁的一文不值。再说出了大学门就搞创业指导,我奇怪凭什么,自己全无直接经验,也不熟悉职场种种,何以就敢于为人师?在台上居然说出“希望各位同学怜香惜玉。”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公司女老板,公开的严肃会议场合说出这样不专业且让人遐想的话,可见幼稚肤浅。这里是投资项目洽谈会,不是钓凯子的俱乐部,也不是展示风情的酒吧秀场。
第四、 会议对参加的项目没有做任何的甄别。大大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假如提前指导并把关的话,质量有了保证,才能更有效的利用时间,同时取得与会者的信任和认同。而投资方的发言相当缺乏水平。没有说明自己公司投资哪些领域,有什么样的要求,一般是泛泛的介绍自己公司的业务,如同广告发布会。
第五、 没有人告诉这些创业者应该如何保密,如何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组织自己的团队,如何选择有前景的项目,如何回避风险以及使用资金等等。空话废话漫天飞,于是上台的项目方这样叙述自己:“我来自北京化工大学,希望我是有目的而来,有目的而去,化工大学欢迎各界朋友的合作。”这话怎么听也不像学生,像校长的话,空洞宏观无内容。
第六、 会议主持人不断的说废话,假装的幽默其实是滑稽,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显得很缺乏水准,不专业,做秀的成分太高了。这不是快乐大本营,不用主持人活跃气氛。计划半个小时的程序硬拖了一个半小时。
第七、 言而有信的重要性。会议日程表上的一些著名的投资公司及相关人员没有到,给大家一种受骗的感觉,尽管有些公司可能临时有问题不能到,但是应该主动说明,并在会议的前一天电话传真确认。准备工作不足,有敷衍嫌疑。
第八、 关于费用和赢利点。让很多项目方交纳了所谓AA制的费用,其实很容易计算,100人参加会议,每人100元就是10000的收入,看那个场景估计费用绝对不超过3000,这样等于名义上AA的费用,其实是组织单位从中渔利了,很小家子气了。想赚钱就直接说会费好了。何必美名AA?张先生说自己的公司未来的赢利点在于手机短信搭建的投资与项目对接平台,这个看法也不能成立。项目投资这样的事情,谁会通过短信来定制呢?诚信度有多高?好好的去谈判一个项目也不是三言两语,何况短信?
第九、 高级会员单位给承办方的“绝密”项目融资文件,被随便丢在桌上,见者翻阅,非常不负责任,也让其他的项目方心存疑虑,投资方一看更是大摇其头,这样的计划书已经不能看了。
第十、 计划书复杂的如同天书。其实好东西应该次第展开,在这种会议上即使展示,也应该是纲要的东西,不该是细节,连今后三年如何花掉这数百万千万的投资都详细列表给路人甲路人乙,这样的傻瓜谁肯做?投资商没有弱智的。计划书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就别往出拿了。还是低头先做事,出点成绩再说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