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佛女孩刘亦婷》垃圾or经典?

(2006-04-27 09:53:49)

在我采访残疾女孩张佳欢的成材之路时,出版社的朋友介绍我看《哈佛女孩刘亦婷》,说是什么风靡全球的卡尔威特教育法的活标准,正经国货,值得借鉴,正好我要写的书里也有一部分是涉及教育方法的,就认真的看了起来。也买了那本刘的妈妈大力赞扬的《卡尔威特教育法》。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成功考取美国哈佛大学的孩子刘亦婷的家长现身说法,一个普通女孩从出生就被父母呵护疼爱并按照两百年前德国一个牧师卡尔.威特的理论教育打造星光大道通向了哈佛大学。在中国这个崇尚光宗耀祖或者出人头地的传统背景中得到了爆炸性推广。曾几何时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刘妈妈的科学客观系统实践使迷惘的家长们看到了希望的灯塔,在璀璨的霓虹灯和媒体的轰炸中娓娓道来想当初,也是出于希望让更多的家长打造自己孩子的星光大道吧。

   刘妈妈说自己的孩子刘亦婷同时被哈佛等美国著名的四所高等学府录取,之前是怎样走过天之骄子的成长之路的,该书成为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新圣经。

以下是书的几个只个重要观点:

   1、刘妈妈说她本人从孩子出生前就懂得科学饮食、规范教育并且给予孩子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全家总动员的教育阵营。

   2、刘妈妈说她当年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唱着莫扎特的摇篮曲哄孩子睡觉。

3、刘亦婷的妈妈给孩子打各种补钙针,做血色素和骨骼检查。

 

4、刘妈妈曾经教育女儿区分“可,否”的概念,说“否则”就会失去成为“人杰”的机会而成为“人渣”。

 

5、刘妈妈赞成在卡尔.威特的教育观念里关于“孩子在成年以前最好不要和同龄的孩子玩耍”,以免“给孩子的是非观念造成混乱。

 

6、刘亦婷在上重点小学的时候,家长动用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选择并运做。

 

总上所说,我觉得已经够了,这是一个所谓的良好的教育标本吗?一分钟以前,我觉得我写不下去,想看看网上原书是怎么写的,在地址栏输入书名《哈佛女孩刘亦婷》,没想到是一串这样的题目: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真相------

什么内容我明天看,今天先把要说的话说完。

针对1、我觉得好吃好喝就能让孩子的聪明得到最大的物质基础吗?当然科学饮食是必要的,有条件的情况下注意蛋白质和脂肪以及维生素的比例也无可厚非,但是应该抵制夸大作用;

针对2、八十年代的中国妈妈知道莫扎特的有几人?刘妈妈也许知道,还会哼唱,但是不知道是只哼莫扎特还是也哼贝多芬和门德尔松?或者肖邦、里斯特?还有柴科夫斯基?刘妈妈在八十年代的四川不知道从事何职业,后来好象是编辑了,中国的母亲们比较刘妈妈真是太土了,很多人连刘洋河都唱不全,不知道她们的还是是不是都成了废物;

针对3、名目繁多的检查,当然今天的孩子也要做各种检查,但是是不是那么的专业和精确,是不是所谓的素质教育要成功的必由之路的中间环节有待商榷;

针对4、关于“人杰”“人渣”的概念,生活呈现给每个人的机会和条件是不同的,我们鼓励后天教育和勤奋,但是也不能否认社会的复杂和历史的曲折。就是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的人,也不是我眼中的“人渣”,我想应该通过教育使他们重新发现自己,找回自己的价值和梦想,去追求新的有尊严的有信仰的生活。轮椅上的青年励志大师司晶在她的<<炼狱天使〉〉和〈〈拉自己一把〉〉的书中写道曾经多次到监狱演讲。〈〈告诉孩子 你真棒〉〉的作者卢勤也曾经关注少年犯罪。如果说这些误入歧途的人们可以通过刘亦婷或者张佳欢的真实生活得到启示的话,应该说人一辈子什么时候觉悟都不晚,但是觉悟的早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毕竟生命是有止境的。

     针对5、还有一个白话版的说法。就是“别让别人家的孩子把我家的孩子带坏了”,一个从小被高高捧起而离群索居的孩子,一个从不和同龄孩子玩耍游戏的孩子之后就成了优秀的典范,我找不到话反对,但是假如我们的刘妈妈从小尝试一下其中的滋味,恐怕会有另外的感触和收获;

  针对6、打破了脑袋进重点小学?然后把孩子从六岁开始装进奋斗的袋子?那么更多的上不了重点的孩子就必然上不了哈佛?成不了人才?就成了刘妈妈眼中的下里巴人?

  呵呵,我只是一点个人观点,其他的,让时间评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路佛缘
后一篇:爱猫宝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