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高考志愿群里,接受了不少家长关于志愿的咨询。家长不停地问,现在什么专业好就业,什么学校比较好。其实,这些问题都让我无法回答。对于考生而言,适合自己的就是好专业。其实每一行都不缺人,而是缺这一行的精英。而要成为行业的精英不是大学四年的培养就可以的。它需要考生孜孜不倦地努力。可是,要让考生对某种事物一直努力,惟一激发他的应该是兴趣吧!因此,家长在为考生搜集志愿填报资料时,一定要留意孩子的兴趣在哪儿。还有,在搜集资料过程中,还要了解孩子的性格。有的职业需要外向型的,有的需要能静下心踏实做学问的。因此,这些因素都要成为家长为孩子做志愿准备工作的考虑因素。
当这些都了解了后,就要问孩子想去哪儿上学。大致有了比较明确的地域倾向后,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性格再选择有适合孩子的专业的大学。当然,这些学校的选择也要以孩子的考分为前提。家长可以根据近来考生的模拟考试成绩,大致为他圈定一些学校,缩小选择范围。在参照学校往年录取资料时,一般要将学校往年在你所在地录取的最低分与对应批次的省控线进行比较。然后再估计你的孩子高考分数能高出省控线多少分。两者进行对比来缩小学校的选择范围。如果要想更有把握,则最好参照学校录取的平均分与相应批次省控线的分差。
家长一定要记住,孩子才是填报志愿的主角。一切都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因为上学的是他,不是你。家长千万不要以自己的人生阅历丰富为由,过于干涉孩子的志愿。比如让孩子一定填报自己觉得就业率高的专业,或者自认为是好学校或者好专业。如果这样,很可能让孩子产生叛逆,即使他以后被顺利录取,也不见得他能学得好。而如果学得不好,就很可能影响到他日后的发展。
因此,家长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地为孩子决定志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