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楼前的夜思
最后一门《马列经典导读》考完了,从考场走出来霎时感到轻松与愉悦,但还是婉拒了同学去KTV的邀请,与好友兼同学在校园里漫步,享受冬季的别样的夜色,偶尔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顿觉清爽。我们静静地走着,彼此没有说话。不知不觉,走到了研究生楼,在我们平常上课的地方停下来。“唉”!几乎是不约而同,我们都在叹气,我们相视而笑,很无赖!“研究生的学习就过了一半了,我怎么感觉大脑一片空白?”我首先打破了沉寂。她笑笑说,“怎么我们在思考同一个问题?”
回想这学期,似乎我们都很忙,有太多的课,也写了不少所谓的“论文”,在别人的眼里我们是一群很忙碌的学子,看似我们的确是在做学问。可是,究竟我们是否符合一个研二学生的标准呢?有时,我会不断思考这个问题,也在尽自己所能地看书。但是,每当看到相关学术期刊上同仁的文章时,不禁汗颜。为自己的浅薄,为自己的不够尽力而惭愧!或许很多人都在说,现在研究生在批量生产了,这个学历已经贬值了。话虽如此,事实也是如此。但我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仍然坚信不是学历本身贬值,而是拥有这个学历的人本身的贬值。这种“贬值”跟社会的变革关系并不大,而是跟自己自身素质的急剧下滑成正比。
每当翻开《南风窗》、《南方周末》、《凤凰周刊》等等类似的报纸期刊,除了从这些刊物吸取时政知识外,就是在不断的反思自己“我是否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曾经把这些困惑告诉导师,他笑笑,安慰我:能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已经是莫大的进步,你还有时间可以继续努力。我笑笑,谢过他后回到图书馆开始看《历代文学读本》。
呵呵,写到这儿,我自己都在笑,我真能超越自己吗?曾有人说过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可以战胜自己的世俗、偶尔的懒惰成为自己心中理想的硕研毕业生吗?给自己一个期限吧,试试看了!硕研是一个美丽的花瓶,但里面要插上各种鲜花才有生机,才可被人欣赏,不是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