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jiang给PLP提了不少建议,其主题是用2.0的方式,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村民们主动提出他们的要求,然后我们来看是否值得给他们提供捐助。这些建议中的一些很值得思考。我很早的时候也和小石说过“贫困教育中的淡水问题”:就是我们不能主观的认为给他们什么就是他们需要的。张晓风说过一个故事,他们给一个海岛上的贫困居民和孩子送了一堆书过去,但去了才知道他们最急切需要的是淡水。
当然,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村民们“主动提出”要求,这一点的实现,就需要我们有人长期的和孩子们村民们在一起,去了解他们的真正所需;另外一方面,你有是否想过,一个从未走出大山半步从未接触课本之外的印刷品的孩子会告诉你:“我需要一台显微镜。”“我需要一个能上网的电脑”?
其实,我来这里贴这篇博客的主要原因是看到yujiang的另外一个说法:
比如他们需要一台电视机,好的,告诉我你如何用。定期给我成果
我们才给,如果只是看电视娱乐。那失去意义。
理性上说,我赞同;但是我的第一反应:心里一阵悲凉。
现在是什么年代,2006年,传说中的21世纪;
电视是什么?城里的大多数居民看了电视不下20年;
20年又是什么概念?——然而,大街乡高华村组的村民直到2006年的6月才看上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电视;
为什么城里人看电视就可以是当作娱乐?
为什么大街乡的村民看电视就不可以当作娱乐??
就非要从中提供给“咱们”看电视的“成果”?就非要从中看出点严肃的意义?
我赞成我们可以让裕荣下去问问村民们有了电视看的收获,让孩子们村民们谈谈自己的收获,但是,我不赞成一开始我们就以一个“高姿态”的捐助人的身份去要求他们向我们保证定期给成果。
这违背了慈善最基本的精神。
附:PLP贵州威宁终端负责人李裕荣的工作日记
|
http://www.passlove.org/Photos/Picture_Albums/da_jie_Children/slides/1.jpg |
|
|
http://www.passlove.org/Photos/Picture_Albums/20060605_DaJieTV/slides/DSCN3492.jpg
2006年6月5日
根据可名的商量和安排,购买21吋海尔电视机(800.00元,可名的学生深圳大学的黄富华和他的朋友李斯琦资助,寄来1100元),利诺影碟机VCD player (300.00,北京的子萧资助),接收机(420.00元,密西根州立大学的顾尼亚资助),宇浪电源调压器30.00元, 插座(10.00元),共计1550.00元
感谢ID的车把所有东西运到大街阿基该,威宁商店的技术员到场调试安装。
阿基该的村民跟过年一样,所以村民涌到教会小学,阿基该村民给我所这台电视是他们村组有史以来第一台,会好好珍惜,好好管理和看好这台电视的,还有个苗族妇女同胞愿意贡献自己刚刚做好的传统彩色麻布,给这台电视好好的盖住,遮挡灰尘。
更让我感动和说不出话的是,晚上当我离开时管理委员会的组长悄悄问我:村民们大家都聚齐了,要看电视,我们能给他们看吗?让我半天无语,我说是你们的了,还问我,真是......(小心、尊重我,还是胆小,无法想象......)
http://www.passlove.org/Photos/Picture_Albums/20060605_DaJieTV/slides/DSCN3528.jpg
孩子们和村民第一次能看上电视,看到这个小小屏幕里的外面的世界。我担心的是,他们是否知道“娱乐”这个词的意思。就让他们拥有看电视这个“娱乐”吧。
就像给一个饿极了的人一碗饭吃,给他之前,说,你不能像平时吃饭一样吃这碗饭,你得先告诉我你打算怎样吃,打算吃出哪些结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