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沟流月去无声

(2006-05-20 12:50:11)
5月初,想起去年的一篇博客中写到:我一定要回国,不能再晚了,最晚不过明年5月。仿佛有个什么约定,错过了它会一辈子遗憾。我都想不起来为什么当初会彻夜难眠,会在半夜三更里突然切切地写下这些文字。还是乃祥一眼就将我看得死穿死穿的,当初,他就用鼻子说,女人,我看你明年5月的时候怎样。
 
果然是。一切都在慢慢的流逝,在流逝中慢慢变化,在变化中慢慢老去,在老去中,一切欢喜慢慢落幕。
 
我28了。
                               
 
18岁的生日,是第一次远离家门,在北京昌平县的军营里度过的。军训出发前,偏赶上发烧。到了黄土弥漫的营地,分配硬板床,同屋的R很好心地和班长说,能否将她和我换一下,让我睡在下铺,因为我正在生病。军训前,师姐们有传授心得,为了半夜拉急训方便,睡在下铺的当然是最好的。我还记得R当时和班长说情时候的样子,包括说的话,和表情。
 
刚进大学,一屋子7个姑娘好的跟姐妹似的。不几日便通报了各自年龄,从老大一直排到老七。我是“皂底”。她们叫我不点。军营里每天都是单调艰苦的训练,生日那天,我唯一盼望家里人写信来,其他什么人也没有提起。R和其他同屋将我叫到一边,在我面前像变魔术般抖开一个包袱,是在军营的商店里买的一堆小零食,是她们凑钱买的。我还记得有好丽友牌的巧克力派。是不是白杨树我倒是忘了,燥热的风里,和单调的风景里,那是再也无法回来的青春,单纯,干净,没有任何的利益和价值观的冲突。
 
人的一生里也许都有一两个人是你的重要人物。有一种刺伤,没有高音量,轻描淡写,似有若无,但它却有着叫人窒息的力量。从某一天起,R开始像一团这样的阴影掐着我的喉头。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有时候甚至是现在,每当我站在公共场合说话的时候,我都不能从这种阴影中脱身开去。于是,一切都是过去时态了,从亲昵到敌对和恐惧,不过如此。
 
20岁的生日,我们只是“人”还聚在那个小屋子里。那天,刚好红十字会的人敲门来复查个人信息,我填了身后将捐献自己的眼角膜的表格。后来,大家仿佛再也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吃东西,吃桌上我们凑钱买的东西。吃完了,收拾。壳啊皮啊统统扫进垃圾桶,仿佛1字头的年月,垃圾袋打个结,扔了就扔了。
 
毕业前夕,离别的情绪倒不如说是一场集体流行性感冒。我们依依不舍,除了依依不舍这种状态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
 
北京,四年。我对这个城市的回忆,很多时候我都怀疑它的不真实。就像每次假期结束,我从家里回到北京,走出西客站的时候,我都会感到一阵恍惚。
 
                               
                               
 
 
 
 
 
 
 
 
 
 
 
                               
 
 
 
 
 
 
 
 
 
                                
 
 
 
 
 
 
 
 
                             
 
 
 
 
 
 
 
 
 
 
 
 
 
                              
 
 
 
 
                               
 
王菲的《催眠》是我最喜欢的她的歌。它的歌词是我的结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