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你有没有之后?
在国外,孤陋寡闻,知道有《感动中国》这档子事,是因为很早前看一位朋友的博客上提到白芳礼老人古稀之龄踩三轮车捐助贫困儿童上学,而后看到徐本禹这个“穷大学生”去贵州狗吊岩支教的事情。
出于某种本能,我想象央视的演播厅里,台上主持人煽情款款的台词,台下观众泪花点点地动容。然后,当主持人和观众各自回到家去,该洗脚洗脚,该睡觉睡觉,第二天起来,“感动中国”的人物们被“永远的留在心里”,他们该工作工作,该挣钱挣钱。
感动中国是个宏伟的名字,我向来反感宏伟的东西,尤其是“感动”这样在空气中的字眼。
投票选举谁最感动中国,和“候选人”一说,首先是荒唐可笑的。
千龙网的评论文章中“徐本禹穷大学生的身份与“感动中国”之间的巨大反差”这样的措辞其次是无知的,和谄媚的;但幸好它是诚实的,诚实地流露了主流社会打心眼里看重和看不起的东西。
网上一堆人纷纷发表文章来“质疑”凭什么白芳礼老人没有入选2005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更是脆弱的,和没有力量的。
今天偶然在Donews的首页上发现了题为《
质疑感动中国》的文章。是一篇转载。原文作者齐鲁青未了想必还是个热血青年,在此摘录他的一些原文:
“有一个名字,一个已经离我们远去不在人世的老人的名字——白芳礼,
今年,居然没有感动中国!”
“在这之前,好几次路过为白芳礼老人投票的链接,都因为一时忙而没有去为他投上一票,心里总想,老人一生做了那么多让人感动得落泪的事情,天底下一定会有很多人为他投票的,我投与不投,也许没有关系,老人一定会在今年的《感动中国》里出现。可是,如今没有,里面有万众注目下遨游太空荣贵的宇航员,却可怜的没有他。”
“在电脑前,忽然坐立不安。内心,很难过,很伤痛”
“趁我的心此刻还激动着火热着,我想为老人写一些话,不然我害怕有一天我的良心会不得安宁。”
“老人的行动,是在给某些当政的地方官怎样狠狠地耳光呢?这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怎样的荒唐和耻辱。在为老人的感动之后,是极大的悲哀和痛苦,对政府的无视感到可耻和愤怒。”
“察看过去的纪录,《南风窗》评选白芳礼作为年度人物;在不少论坛里,也可以看见网友的追念;老人辞世后的追思会,有天津万人参加;南开大学的BBS里,有很多人在为老人鸣不平……有这么多人记得老人,也许也就足够了。”
“只是但愿,在这个善于遗忘的社会里,白芳礼的故事不要被人轻易的淡忘,和那些记入历史的人物一样,永远的被我们记住,我们的国家,在一个角落里有这么善良的一位老人。”
特意划出那些希望被人们看到心里去的句子。
不是因为这些句子写得有多么的好,而是这些句子有多么的真实,真实的苍白,和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感动中国》给予人们的就是这样苍白的感动,苍白的伤痛,和苍白的愤怒,它没有之后。
万人追念,万人鸣不平,万人将他记在心里,但有没有万人付出行动,为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去做一件小事?
如果没有,那些内心的激动,火热,感动,难过,伤痛,极大的悲哀和痛苦,良心不得安宁……对于这个社会而言一文不值!
然而,我们是那么的忙碌,忙到连“几次路过投票的连接”都“没有时间去投上一票”,我们的借口是“总有别人会投的”,总有别人会做的。也许每个别人都那么想,以至于白芳礼老人没有被“选”上,于是我们又多了写文章鸣不平的谈资。
我不知道你看出来了没有?白芳礼老人一把7旬的老迈骨头一脚一脚的踩三轮车这个行为其实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感动你。他在默默地做,而你只在呱噪地说。
如果央视在《感动中国》之后,有个专门的组织让中国各个角落里的人们把“感动”变成“行动”,不需要你去狗吊岩那样艰苦的地方支教几年,不需要你放弃工作去踩三轮车捐助孩子,只需要你从周围的小事做起,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一只手,那么这样的感动才是真实可以触摸的,从某种意义上才是中国的。
只会说的人,只会抱怨的人太多,所以1300000000人口的中国每年有了《感动中国》的10个人物。
***************************************************************
末了,为PLP卖个广告(虽然我的博客的点击远远远远没有那些脱衣服的强):
Pass Love Charity Foundation
美国密西根州爱心传递慈善基金会
PLCF简介:
Pass Love Charity Foundation(PLCF)爱心传递慈善基金会是一个NGO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非政府组织),也是一个非盈利性公益组织,由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毕业的中国学生杜可名,和在密西根大学工作的玄伟剑在该州申请成立。
爱心慈善基金会下属的各公益项目均以“爱心的传递”为理念,鼓励人人拿出行动去爱,鼓励人人在受爱的同时学会施爱。
Pass Love Project --关注贫困教育 是该基金会下属的第一个公益项目,也是目前最主要的项目。旨在号召海内外华人的力量来帮助中国尚处贫穷地区的孩子不仅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还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以及对他们的弱势心理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
Pass Love Project -- 关注周围的人 是该基金会下属的第二个公益项目,旨在鼓励人们去关注自己周围的人,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一双手。挑战传统观念上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滴水之恩只有不断的向下传递,而不仅仅止于回报帮助你的人,才能够真正呈现“涌泉”之势。
将来,PLCF还会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实力再创立新的公益项目,譬如对环境教育的关注,对受艾滋病影响的人们的关注等等。
网站即将推出,感谢各位关注者的耐心!
www.passlove.org
2006年2月2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