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1年8月15日,在亚特兰大竞技俱乐部,第93届美国PGA锦标赛冠军这"最后的荣誉"被美巡赛25岁新人基根-布拉德利(Keegan
Bradley)获得,他在落后5杆的情况下,最终神奇逆转并通过延长赛中击败了詹森-杜夫纳(Jason
Dufner)。这是布拉德利第一次参加大满贯赛,他的这场胜利,充满着魔幻般神奇的色彩。他结束了美国选手在大满贯赛上六连败的纪录,同时,他的世界排名也霎时上升到第29位。电影<<天才一击>>讲的是一个天才少年(波比-琼斯)的故事,电影里的很多场景就是在这个球场拍摄的。
布拉德利的获胜仿佛就是<<天才一击>>这个故事的延续和翻版,堪称奇迹。
基根-布拉德利拥有良好的高尔夫血统。他的爸爸是高尔夫教练,姑姑帕特-布拉德利是六个女子大满贯赛冠军得主。“我看着帕特的比赛长大,对她极度崇拜,希望能成为像她一样的人。”布拉德利说:“记得小时候我去看她比赛,当我跟她打照面时,她甚至于因为太专注于比赛而没有认出我,要知道我是她的侄子。”很显然,生活在这样一个高尔夫世家,布拉德利从小就耳濡目染地接触到了高尔夫,家族前辈们拥有的高尔夫各个方面的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布拉德利的竞技思维。这一点仿如大厦基石!
然而,自小的家族影响和熏陶,并不是造就布拉德利赢得职业生涯的唯一因素。
对布拉德利记忆犹新,是因为他的第15洞和最后三洞表现。他在第15洞果岭边救援击球下水打出+3,面对挫折,他没有沮丧失落。当他站上16号发球台的时候,整个神态都显示了他内心的反弹欲望。布拉德利赛后表示,自己能够反弹回来,得益于米克尔森给他的建议。在一次大赛练习轮中,米克尔森曾经与布拉德利小赌怡情,当时,米克尔森就提醒他要准备好,迎接比金钱更为重要的荣耀。“保持镇定,这是关键。如果看菲尔比赛,总会很激动人心,但他自己总是波澜不惊,这就是关键。”布拉德利总是能把前辈们的教诲铭记在心。
布拉德利很善于总结并吸收前辈的经验,在陷入绝境的关键时刻,他的内心也没有一丝的放弃。
我们还应该能记起布拉德利在比赛中的一些情形:在击球后的很多时候,他总是半举着球杆,盯视呼啸而去的小球扭摆着身体,好象这样能让小球按照他的想法飞行(这一点很象沃特尼)一样。这种举止乍看上去似乎很可笑,但是,这又正是他对比赛投入巨大专注的反映。或许在赛事去到决战的最后三个洞之前,人们对布拉德利并没有太多印象,但是,当他在17号洞射下长鸟后,我相信所有人对他那个堪比老虎的挥拳记忆深刻。也正是这一记挥拳,才让我们发现,原来,布拉德利还是一个不乏激情的球员!
专注,无惧并富有激情,这是一个高尔夫天王巨星必须拥有的品性!
回过头去审视布拉德利说过的话,我很震惊。“环顾周围,看到我一生仰慕的这些人与我并肩。”布拉德利提到自己能参加PGA锦标赛很棒,对于签名和排名领先,他的说词就很有调侃逗乐的味。“最糟糕的是:你签完名之后,孩子看着你,问你的名字叫什么。这个星期我遇到好多次了。如果我说不惊讶自己高居榜首,我是在说谎。”至于他是如何界定自己的?布拉德利同样幽默,“从我10岁起,我就是那个生活在雷达盲区的人。我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涯非常成功,但我从未被真正关注。在我高尔夫生涯的少年时期如此。来到这里也一样。”
他的话语中充满自信,坚信自己并不逊于其他球员,自己不过是刚出道而暂时被屏敝而已。
看上去年少老成的布拉德利其实很有趣。在最后一轮的11号洞,他那记穿越大半个果岭的长推重重地撞正洞杯后蹦了起来,最后落停在洞边。他先是显露岀很懊恼的样子,可是,紧接着他肯定是想到:如果这一下不是撞正洞杯,这球会滚出多远......于是,他立即又象个小屁孩似的,满脸的万分庆幸了。接下来,小屁孩在12号洞射下死鹰,获得了并列领先。除了刚才那一推延续的运气,这里面还得赖于他在心态上能及时把懊恼变成了庆幸的调正。11号洞那种下意识的举止,真实地反应出布拉德利的天性,也显示他具有强大而成熟的头脑。
布拉德利是圣约翰大学高材生,他的逻辑思维得到过很好的系统塑造。有没脑子,这很重要!
布拉德利在标准杆为3杆的第15号洞出现了失误,他在果岭左沿的长草里切球打薄,结果小球冲进了果岭边的水塘。这一下导致他吞下了三柏忌,变成落后詹森-杜夫纳5杆,那时,属于他的比赛也只剩下3个洞了。而领先者詹森-杜这时手握5杆优势,只剩4洞待打,相信所有人都以为赛局已定。然而,第93届美国PGA锦标赛最具历史性的时段这才开始了。突然间,一直精力充沛仿如高尔夫机器的杜夫纳失去了动力,他在15、16、17洞连续呑下柏忌。反之,憋了一口恶气的布拉德利鼓瞪着两眼,在16、17洞连抓小鸟又再次冲了上来。
遇挫愈勇,布拉德利向我们显现他骨子里具有绝不放弃的斗志和信念。
更值得惊诧的是,布拉德利的两次夺冠都是通过延长赛获得的。这说明,他拥有一种在重压之下更显强悍的特质。而这一点,又恰恰是成为一个顶级高尔夫球员不可或缺的要素。布拉德利所显示的这一切,最终帮助他在亚特兰大取得了大满贯赛首胜,他的未来,或许不可估量。之所以说或许,是因为布拉德利还没有向我们展示处在一路领先时的表现。要知道,在高尔夫竞技中,处于领先位置的球员所需承负的压力,远比处于追赶阵容里的球员要大得多。这里所说的,不单是指被追赶的压力,还包括临近荣耀加身一刻时的心荡神离!
胜利在望,多数人难能做到心静如水,詹森-杜夫纳就为我们做了这个印证。
从第三轮开始直至68洞打完,詹森-杜夫纳一直都身处领先阵容。去到15洞发球台时,他整轮只有两次没上果岭,抓下4只小鸟没有柏忌。尽管他在11、12洞连续拿下小鸟时面无表情,此前也极少透显过一丝的紧张。实际上,从他在第9洞果岭显得太过小心翼翼去面对那个一尺多点的推杆表现,我们已经可以感知他的內心在倍受煎熬。当杜夫纳在15号洞击球下水时,他终于掩饰不住自己的内心。他先是轻皱眉头,继而又歪过头去唾骂了一句......此前全神贯注的紧绷和获胜在望的欣喜交织而至,这使得杜夫纳心脑神离并最终崩溃......
这个崩溃,有面对即将夺冠的心脑神离,也有卸除状态导致心力不一,节奏迷失的因素。
从决战轮一开始去到九号洞,杜夫纳一直没有获得过单独领先。相反,卡尔森,布拉德利和维普兰克等人却神勇地追赶了上来。在缠斗的拼杀中,杜夫纳没有胆怯,但是,当他来到第15洞发球台时,卡尔森已经溃退。这时,他居高临下又看到了布拉德利呑下三柏忌。此时,杜夫纳剩4洞待打,手握5杆的领先优势,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倾向于杜夫纳这边。一直紧绷在拼杀状态的杜夫纳松了一口气,正是从这一刻起,杜夫纳岀现了松懈,也正因为这个,最终导致了杜夫纳的一泻千里。直至进入延长赛,杜夫纳也无法将强劲的竞技状态再凝聚回来。
竞技状态,括涵体能和心理,是获得佳绩的保证。这关乎科学,更关乎竞技者的态度!
布拉德利在17号洞射下长鸟后的挥拳,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老虎的影子。从那一刻起,我就祈望布拉德利能赢下这场大满贯。我个人认为,在老虎陷入低迷的时下,美国乃至世界高坛需要有这么一个激情球员岀现。布拉德利的获胜,必将给他带去极大的自信,从而让他无惧于任何强手。美国出现一个(看似)可以与小麦等人对侍的球员,这对整个世界高坛都是幸事!福勒固然不错,但是,他缺乏激情。看看现在的(包括麦克罗伊,戴伊,石川辽和福勒等等)这些小伙们打球,挥杆动作着实漂亮,但是,他们却很难让大家燃烧出激情。
漂亮如一的挥杆,足可让看客叹为观止,然却难能刺激人们观看的欲望。
我试图从分析布拉德利这次完胜所显现出来的特质,导引出一个论调:要想在高尔夫赛场上得以功成名就,仅凭后天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一直都有参加中国业巡赛,看到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也看到很多小辈们充满希冀的努力。在他们內心,总以为只要自己百般刻苦去练,就终有成功的一天......其实,高尔夫这项运动,远不是仅靠"刻苦"二字就可以权释的。正如布拉德利的两次夺冠,都是通过延长赛拿下的,他的那份抗压能力,绝对不是很多人可以拥有,他的一切值得关注。
怀有职业高球梦想的人,更应该从关注布拉德利中,去剖析和思考造就他成功的一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