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图文及下列所有宋体文字是新浪刊发的华少点评的原文,楷体文字是我的疑惑。
沃森明白这个成绩已经无法进入后两轮比赛,所以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在比赛中走上斯威肯桥。此前他在发布会中曾提到过,今年将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在老球场举行的英国公开赛。沃森走向斯威肯桥时,已有数十位摄影师在那里等待。沃森走上桥时,先是跪下来亲吻了这座世界闻名的石桥,然后是脱帽向现场的观众致敬,站在桥上让摄影师照相。
一代球王对高尔夫的热爱,在他亲吻石桥的那一瞬间表露无遗。与此同时,“老虎”伍兹在18号洞的果岭上即将尝试他的“老鹰推”。
获得过五届英国公开赛冠军及无数荣誉,上届仍以59岁高龄进入延长赛并终获亚军的沃姆.沃森,他一直是我心目中极度尊敬的前辈。沃森明白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在比赛中走上斯威肯桥,因此,他有这些举止是理所当然的。
将沃森亲吻石桥与老虎此刻正尝试他的(难得的)“老鹰推”连在一起,是不是认为老虎是明知沃森有此举动而故意表示出不屑一顾,借此想说明老虎不知道尊重他人呢?
今天的赛场上,沃森和伍兹是最受关注的一组“焦点”。因为一个月前的美国公开赛上,沃森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指责伍兹,说他“作为世界第一和众多青少年的偶像,应该在球场里更注重自己的一举一动,不应该有摔杆和说脏话的行为。”这次在老球场,又有记者问这个问题,当然沃森很礼貌的拒绝了,只是说该说的已经说过了。所以,两人之间的“矛盾”是心照不宣的。
(我当然知道)沃森是谁?他和帕尔默,普莱尔和尼克劳斯被列为前后衔接的同代球手。然而,帕尔默,尼克劳斯和普莱尔被尊为高坛三巨头,沃森却得不到这种殊荣,缘何?高坛三巨头对老虎绯闻及诸事几乎是一言不责,沃森倒是心直口快的说过好几回。
这是怎么了?惑。
伍兹和沃森今天是前后组,打到11洞的时候,正好遇上堵车,两组人都挤在发球台上,但是沃森和伍兹相互都刻意的“视而不见”,避免正面“冲突”,当时现场的气氛感觉稍微有些凝固。
上面那张图片下有一行文字:11号洞发球台,老虎"识趣"的站在一边。这里面的意思到底是夸老虎为避免正面“冲突”而主动站在一边是真识趣呢,还是暗骂还未轮到沃森发球却又不识趣地挤上来想发生“冲突”?接下来是轮到老虎这组开球,老虎站在发球台上不是识趣不识趣的问题,他总不能离开发球台吧!
到底说谁识趣或谁不识趣?老小子惑啊!
汤姆-沃森一直是一位心直口快的前辈,他早前还批评过其他的球员以及他不认可的一些球评,而伍兹在过去的十几年来,一直都不接受任何人对自己的意见。两个人在18号洞这一巧合的瞬间,也应为这个特殊的原因而成了更有历史意义的一个时刻。
这一段似乎是说沃森亲吻石桥时老虎没有匍匐一边,这是对沃森的故意不尊。我很想知道:老虎事先懂不懂沃森会有亲吻石桥以示道别的此举?赛委会赛前或当时有没有要求或提示过球员们要停下来为沃森此举行注目礼?如果没有,我则可以理解难得本轮可遇"老鹰"机会的老虎此刻的只顾得自己尝试“老鹰推”的这个行为了。再说,这个巧合又能成为什么个"更有历史意义的一个时刻"?
这个"更有历史意义"是什么?老小子真是惑啊。
今天麦克罗伊打得不好,还是有很多球迷支持他,有很多媒体在18洞果岭边等着采访他。按理说打了80杆,这时候心里应该极度糟糕,恨不得低着头赶紧跑到一个地方自己呆着,但麦克罗伊大概用了半个小时时间配合媒体的提问,当他从更衣室拿完衣服出来,发现有几十个孩子在那里等着向他要签名,他又耐心的给孩子们一个一个认真的签名。虽然此时的他心里一定很沮丧,但是在面对媒体和球迷的时候,他的脸上还是坚强的留着笑容。
关于他打出80杆后,依然面带表情接受采访。鉴于麦克罗伊本轮在场上打坏几洞后表现出来的一付什么都无所谓,随随便便不思进取的放弃,我不认为麦克罗伊坚强,倒感觉他留下来不过是一种臭要脸的表现!他回场后接受采访时都说了什么?我听到的是他通篇只为自己的一轮臭球开解,麦克罗伊把这些结果都赖给了天气,甚至还暗责赛组委叫停比赛是导致他打出这一轮臭球的原因。他之所以留下来更多的是为了接受采访,从而为自已丢脸的这轮臭球开脱。我感觉不到他除了球技之外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称赞的!如果说他的表现坚强,那还不如去理解为虚伪更恰当!
难道不是吗?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骂我愚顿,不过还请看官见谅,正因为我有惑,所以才说出来。希望能有好心人为我解惑,怕有人对我爱护有加,更出于恨铁不成钢之故而在教育我的过程用词过激,所以,我设置了"不允许匿名评论",还请再次见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