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峰闲侃录
李峰闲侃录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564
  • 关注人气:6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千岛湖到北京球记。

(2009-11-16 00:16:04)
标签:

高尔夫生活

果岭14

业巡赛

移动总决赛

体育

分类: 我的高球历程

 

从千岛湖到北京球记。

 

    11月24日,我从南宁飞杭州,到千岛湖参加了朝向业巡赛。25日练习日,我和朝向孟总相约一起打了一场球。孟总患"网球肘"已有好些时日,将一年来,他很少摸杆。但孟总来到千岛湖后却按奈不住了,他说:看到这么漂亮的场子,我就有了一定要打的冲动......哈,看来孟总也是容易受"美色所惑"之人。球局是孟总向我约定的,正中我的下怀。我决意参加这一站业巡赛,本来就带有几个目的,其一目的,就是要和孟总聊聊我的那个项目,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听听他的专业意见。事实证明,我受益匪浅!

 

    古人云:有得必有失。一点也不错!和孟总聊事获益不少,但此次参赛却又让我"受伤"不轻。

 

从千岛湖到北京球记。

 

    千岛湖这场子不错,尤其是临湖的几个球洞,很美!球道总长不算长,但球场难度却不小,对没有距离优势的球手尤甚。很多球洞看上去很短,但落球区却布满了陷井,没有绝对长的开杆距离,你的开球就必须要够准和稳才行。千岛湖这场子的果岭造形坡变明显,很考验球手击球的精准和推杆想象力。对我而言,千岛湖前九607码的3号5杆洞和后九467码的12号4杆洞,可以说是"克星洞"!后九467码的12号4杆洞本来就够长的,偏偏又有一个很大的沙坑横卧在果岭前沿。这让我的笫二杆攻略,连冲滚赖上果岭的念想也没了!这还不算惨,咱大不了当它是短5杆洞,打柏忌也认了。而前九607码的那个3号5杆洞,黑梯开球需230码落点才能过水,站在黑梯发球台上向球道望去,落球区只有20码宽,左右也全是水,我只能一早就盘算着如何才能保住双柏忌之内的杆数。球场不错,但球童的培训却不敢恭维。在首轮比赛中,我正全神贯注准备切救5号洞一个果岭边坡的球时,在我身后,同组一位球童的手机震荡起来,这让以保持标准标而处在领先榜的我吞下了双柏忌;决赛轮,我是后九出发,打到3号5杆洞时,我的成绩不错。我在这个最怵洞的开球尽管进了沙坑,但毕竟是安全过了水。走向笫二杆球位的途中,我一直都沉浸在庆幸的喜悦中。然而,当我去到沙坑边时,我的笑脸板结了。沙坑里留有四排密密麻麻的脚印,而我的球就躺在其中一个最深的鞋跟位中。参加业巡赛的球手绝大多数都是准备走职业道路的,打完沙坑球后,即便不亲自动手也该叮嘱球童别忘了去扒平自己留下的打痕和脚印。气忿之下,我在此洞两次击球下水,10杆。一场好球就此断送......

 

从千岛湖到北京球记。

 

    29日打完业巡赛,我直接从会馆打的赶往南京去参加全国移动总决赛。近500公里6小时的车程,我的双腿就一直是曲弯着的。刚步行10公里打完一场球,接着又盘曲6小时,我在到达宾馆下车时半晌都直不起腿来。笫二天,我是8:40开球,但是,我们6:30分就要赶乘组委会的大巴去球场了。从中山陵国际会议宾馆到银杏湖球场,车程一小时!笫一轮,我在蓝梯上竟然交出了88杆的成绩卡。疲惫还是其次,要命的还是球场的品质。说句实在话,我不明白一个全国性的大赛,为什么会选在这种品质的球场进行!银杏湖的风景一流,但球场有几个洞的果岭却让我怀疑这个球场的设计师根本不具备专业水准。特别是A3和A5这两个果岭,当果岭速度达到9时,我想,没有谁能找出笫三个合理的旗位区。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比赛时的果岭速度公告为7。我在A3这洞攻旗打大,小球停在果岭后半部足近2米落差的坡顶上。面对离坡底不足3码的旗洞,我成功的把球推过了坡沿。小球顺着近2米的坡降慢慢下溜......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小球竟然在还没下到坡底时停住了!什么玩艺?笫一轮打完,我竟然整了12个三推,N年不遇。

 

    笫二天,十年的打球经验让我没有继续迷失。这一轮的旗位很刁,但我却打出了73杆的成绩。这一轮,我在果岭上倒象是门球高手,入洞的球不是推进去的,是捶撞进去的!

 

    在这次比赛期间,银杏湖不仅果岭烂且超慢,而且,球道草也是稀稀拉拉没有修剪。一问之下得知,银杏湖正处在冬夏草换季时段......理解之下又不由得另生了一个迷惑:既然球场早就明了换草时间,缘何还要在此时段承接全国大赛呢?另闻,中国移动每年举行的总决赛都是投入巨额资金的。

 

从千岛湖到北京球记。

 

    11月1日早上,我带着些许失望,准备乘机飞赴北京参加"果岭14邀请赛"。由于北京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十月飞雪,我们被迫滞留在南京机场。从早上10:30分到晚上22:30分,我们经历两次登机,在候机室和飞机上分别坐等五个多小时共十二个小时后,飞机才得以升空。去到北京时,已是凌晨1点。真背!飞机下地后打开手机,看到一则短信:因突降大雪,"果岭14邀请赛"延期到11月5日开打。喜忧参半!喜的是得到休整时间,不用强顶连续参赛的疲惫状态去体验"果岭14"。忧的是将错过汇丰杯前两轮的观战,而且,还要废掉原已买定的机票。念及体验果岭14速度的机会难得,加上一些别的原因,我留了下来。期间,我约中高协宋指私聊了一次,获悉不少高球入奥后的有关资讯。得知国家对高尔夫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将会大增,甚感欣慰!

 

    11月5日,我提早去到加州水郡,目睹了果岭速度测试的全过程。在果岭潮湿的情况下,果岭速度仍然去到13.8。而且,还不用碾压果岭。了不起!事实上,在午后再次测试时,日照风干后的果岭速度已超14。我从千岛湖12到银杏湖7,再来到加州水郡14,仿如坐了一趟果岭览速"过山车"。尽管加州水郡果岭速度奇快,但对经常参加业巡赛的我来说,果岭14并不是很可怕。只要你能预先去熟读果岭,比赛中尽量将球打向低平的果岭位置,避免从高往低和大侧下的切推球位,你就能躲过大劫。很惭愧,我那天打出了92杆!但并非逞能要脸的说:这不是我的真实水平。当我打到比赛笫11洞(球场B8笫8洞)吞下3柏忌后,我的总成绩一下子去到了+8,我觉得没戏,所以也就胡乱玩了。尤其在最后的5个洞,带雾的天色已经昏暗下来,我这个"南方佬"不知道那里的天会黑得早,所以,我只戴着(近视)墨镜就下场了。最后几洞,我已经看不清百米外的果岭在哪。我最后5洞打出的成绩是+9!

 

    赛事很正规,每组球员都配备了两位记分员,记录球手的每一杆。现场裁判执法很严厉,参赛的很多高手看来对规则并不熟悉,有些球手因此被罚。一位球手在红桩区旱地里起杆前触地,被裁判瞅个正着。这哥们很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裁判的判罚,但他却又嘟噜了一句:姥姥,还没整明白呢就被罚了两杆......说明他接受被罚又不知为何被罚,我忍不住乐出了声。

 

    6日早上才想起定购飞往上海的机票,此时,只剩少许几张头等舱机票了,而且是17:00之后的。汇丰赛期间,人们从各地蜂拥而至。晚上九时许,我到了上海。还好,能赶到现场去感受汇丰冠军赛决战日。

 

    。。。。。。。。。。。。 

 

    出门半月,刚从佘山回来歇几天,每天都在约见一些项目专家,酒没少喝,球杆却一次都没空去摸上一回。明天大早就要飞广州,11月17--20日,业余公开赛就要开打。能打好吗?想来都玄!这一次,我又要离开本博八天了。打完广州南海的业余公开赛当晚,我将直接飞桂林,参加在乐满地举办的一场本土邀请赛。据说广西所有高手都已确认参赛,这下好了,N年没凑齐过这等阵容,我听了来劲----要赢,玩命也要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