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完业巡赛南宁站,我的左膝又有了些酸软的感觉,很明显的还有些水肿的迹象。在前往广州参加中国业余公开赛之时,我就没有了任何侥幸打好的奢念。我自觉是处在"强弩之末"的现实状况,很清楚自己是根本无法打出什么佳绩的。在这种状态下还去广州,着实是因为自己在大半年养伤期间没四处晃荡了,我是借机去会会广州的老友。丘志锋到机场接到我后,袁浩也汇合了过来,晚饭时,原来准备考职业的练志浩也来了。一群很久不见的哥们凑在一堆,很是热闹!我看到练志浩一身圆领便装,人也白净不少,一问之下他竟然说不打球了,现正在一家朋友公司供职。再问之下,他坦言除了自觉球技难以提升之外,还说在中国走职业之路实在没什么意思!我有些不解,但想到之前问丘志锋为何缺席多站中巡赛时,丘志锋曾说过:中巡赛的奖金这么少,如果每站打不进前10名的话还要贴钱。想起这些,我好象能理解这些哥们的苦闷了!

我是在16号晚上进住南国桃园的,笫二天一早,我独自一人试场。平时我到广州,一般都会到这个场子打上一场。说实话,我对这个场子很熟悉,可以算得上是我的广州主场。也许正因为太熟悉,所以每一次在此参赛,我会有很多想法而失去平常心。每一杆都很进取,每一次总会遭到重创!这次比赛,在冒进的心态之下,加上不争气的膝伤让我不能打出稳定的球路和距离,我的成绩自然很烂。这张照片在"赛事图片"中被注释为"老小子在思考",哈,我可不是在思考。我在压腿呢,想看看左膝还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事实上,即便我用球杆支地,用肘依撑住广告板,我的左膝在绷直时仍会出现一扯一扯的酸痛。在下面这张击球的照片中,我的左脚尖大幅外指就是为了减弱膝部的扭转幅度,避免更大损伤。这个站姿能让我容易做到充分转动,杆头过球很平顺,但却使我的挥杆少了"制动"下的加速。没有杆头加速,距离当然打不出来。
回到南宁,我的左膝肿涨得很明显了,这些天去医院抽了两次左膝的积水,又做了些理疗,好象挺有效果的。球友给了我一支日本的药水,涂上后竟然能让我不觉疼痛。看来能靠它让我打完业巡总决赛,至于伤残什么的,打完这场再说了。

看到这张击球的照片,我感觉自己已经到了高球末路!这个挥杆姿势和一星期前的业巡赛照片对比,简直就不是一回事了。在业巡赛时,我还能把左脚踏在正常站位,收杆也是挺立着向前的,击球距离在260码左右。但在业余公开赛上,我的左脚尖只能这样大幅外指,收杆动作也是前扑后仰的,一号木打不到250码之外,铁杆距离和准确度更是完全丧失。这次参赛的惨烈战果(90,85杆),对我的自信是一次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次和国家队的魏魏同组打了两轮,我们算是很熟了,但我的球却让他觉得不可理喻。后来,他终于忍不住问我:峰哥,你现在的球是怎么了?我无语,拉起裤腿让他看了扎着护膝的肿大左腿,他被吓着了。
看来左膝及肩背肌确是打高尔夫最易受伤的部位,而且,这些部位一旦伤着,就很容易形成老伤且容易复发。而且,这些伤会很有可能让你无法留在高尔夫场上。我现在很恐慌,总觉得此后是很难恢复以前的击球功力了。不能打出以往水准,我想自己是不会还有兴致再去打球的,我会远离。如此一想,我很沮丧!悲切中想起在前不久的业巡赛期间,朝向孟总向我极力推荐本土的壮(族)医(术)独门疗法,说是半小时治好了他的"高尔夫肘"。我是壮族后裔,却不曾想到本族医术,看来我得去试试(如有效,我会大举传扬,让大家也知道土医的绝活)。祈望自己的膝伤能完全治愈!
在此提醒各位:击球时得悠着点,别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