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同年代和不同的奥运观念!

(2008-08-20 19:08:29)
标签:

李宁

奥运会

田径

刘翔

杂谈

分类: 杂谈集

 

不同年代和不同的奥运观念!

 

在全国人民都在等着看李宁扬威汉城奥运会的时候,李宁就像着了魔一样一次次的从吊环、跳马到鞍马器械上掉下来,曾经有人在书中这样形容:“李宁从吊环上掉下的那一刹那,大地猛地竖了起来!”然而最不能让国人接受的是李宁留给赛场的最后的表情竟然是一个笑容。“不知羞耻!”“丢尽了中国人的脸!”显然那个笑容刺伤了国人的自尊,李宁连让人对他产生怜悯之心的机会都没有给大家,或者说依照传统那个笑容不符合他作为一个失败者的身份。

 

有人问李宁:‘你知不知道国内有人骂你?’李宁说:‘骂就骂吧!谁让我这胸前带着国徽呢!’李宁那时候更担心自己的家人,他想知道广西柳州的老家有没有人被人砸了。他说之所以笑是因为“体育比赛总要有成功和失败,这很正常,人不能因为失败就显得狼狈不堪。比赛里面我总是喜欢笑,这场比赛我也一样的笑。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不能接受我笑而已。”

 

一位在汉城奥运村服务的韩国姑娘跑了过来,把手里的鲜花地给李宁,“不管你成功与否,你都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体操王子!”李宁愣在那里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

 

不同年代和不同的奥运观念!

 

18日上午刘翔的状况没有好转,在热身时刘翔已经感觉发力很困难,而且肌腱部位的疼痛加剧,比赛前两小时左右,孙海平紧急给团部领导汇报情况,把实际情况真实准确传达给了上级部门,而且坦然承认,“刘翔参赛,很难得到奖牌,也许小组赛都不能通过,因为受伤部位对于运动员发力位置太关键,而110米栏这个项目,最需要的就是运动员下肢的爆发力。”团部经过紧急商议,给予了田径中心“看比赛临场情况,刘翔自己决定”的回复,赛前医疗小组采用了多种方法帮助刘翔克服疼痛,并且再次力劝他退出,但刘翔再次坚持要“搏一搏”。田径中心的众多官员以及家属都相约21日的田径110米栏决赛,赛前他们有“优先订票四张”的优惠,在最近各界疯炒田径门票的当下,这些人依然固守自己手中的门票,即使朋友或其他亲属以高出原价10倍甚至更高都不愿意出手。

不同年代和不同的奥运观念!

出场后,刘翔的痛苦写在脸上,他选择了要玩命搏一搏,因为小组赛的竞争对手还不足以构成威胁,但第一次起跑后,由于其他人抢跑,刘翔发力后带动了跟腱部位更强烈的疼感,到了这一刻,刘翔终于明白了,他那不合时宜的伤病在告诉他,他无法参赛,退出虽然痛苦,却必须要选择。

李宁无疑是老一代运动员的楷模,不仅因为他卓绝的运动才华,还因为他那始终和祖国荣誉站在一起的姿态。刘翔当然也承蒙祖国的培养、领导的关怀、人民的瞩目,但在他身上闪烁着诸多全新元素:他不但是祖国和人民的代言,还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自我;除了国族的荣光,他有他商业上的诉求;他当然要在运动场上奋力一搏,但是不会盲目勇敢,不会莽撞地勉力为之……显然,和李宁那代人相比,刘翔具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大气的心态,这就是所谓现代型的运动员。

不同年代和不同的奥运观念!

当年在汉城失手的李宁没有被封为"奥运"或"国家"英雄,曾创造世界体操奇迹的他被人们称为"体操亡子"而从此失色!如果不是他后来的商业成就,或许已没有什么人会记得他。事隔多年,李宁针对汉城奥运会所受到遭遇说出这样的感慨:“我干了这么多年,大的错误只有这个,就是当时脑子一热,答应再干一届,现在看来,犯傻了。弟兄们别忘了我这个教训,一定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啊!在中国,就得学会见好就收,急流勇退……”

  

以上是凤凰网的一些文字,我觉得很有意思,摘录下来让大家看看。以下就是我的郁闷了。

 

如何理解"重在参与","适度奥运"和"突破人类极限"这些奥运口号? 

 

巳过四十不惑年轮的李宁为何在事隔多年后还会有那样的感言!

 

如果没有笫一枪别人抢跑,刘翔不是已经冲出去了吗?(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

  

我昨天回了趟离越南边境不远的老家,顺便就刘翔退赛问了几位乡亲有何看法,他们说:跑不动就不跑呗。我当时真怀疑他们有没有爱国心!当我拐个弯说越南人又跑到南沙群岛来抢国土抢石油了乍办?没料他们都一致说:打他狗日的。回过头来再看网上诸多不同的说法,甚至无端端出现的很多国骂。于是,我的思维也就由此混乱。所以,我选择中庸,保持沉默!唉......太郁闷了!就允许我也骂上一句吧:

 

那个王八蛋为什么就抢跑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