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看懂这场球,甚至说在欣赏这场PGA锦标赛的球友不容易!因为,这场球表面上显得很平淡.加上老虎的缺席.我想有很多球迷更觉得这笫一轮的赛事实在乏味。然而,我却深感这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奏.
奥克兰山是一个几近7400码的标准杆为70杆的球场,从数据看上去似乎很长。改造后的赛场增加了不少沙坑,长草浓密并且还留得不短。相信很多球友会认为这就是给球员带来很多难处的地方,同时也是这些因素让比赛成绩显得难看。是的,这的确是个中的难度之一。但是,这个球场的设定落球区域还够宽。所以,我们很少看到球员在球道边上攻击果岭的镜头。由于球道比较硬实,所以,无形中又削弱了距离带来的难度。事实上,这个赛场的最大难度来自于果岭坡变及其果岭前众多的沙坑和围绕在其周边的长草上。

起伏多变的果岭及围边状况
球场的每一洞果岭都称得上很大,你完全有机会在标准杆范围内将球送上果岭。球上了果岭,这不一定就意味着能让你拿到标准杆以内的成绩。这个球场的很多个果岭在造形上花费了不少心机,在各个旗洞区域之间,有很多象分水岭似的隆脊坡岭(17号洞果岭正后方处的隆坡最明显)和突降的凹坡。正因为这些坡变,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大牌打出难看到有点近乎于低级失误的短打失误镜头。象黑珍珠辛格和摇滚小子达利这组就出现多次在果岭边打短不上果岭的镜头,这是因为他们的球位都处在下坡的位置。他们想打出恰好落在果岭外一点或果岭环上的球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球得于慢慢的滑到旗洞附近并停下来。我们也看到很多直接落到果岭上的球,几乎都冲过了洞杯几码才停得下来的镜头。这些坡变也使得很多球员出现了三推和短推不入的失误,这种果岭不仅要求球员的果岭判读要够准,还要求球员的推杆力道必须掌控得恰到。贯洞的力道会减弱球线的折转,但也会让你过洞不入的下一推陷入三推的险境。因此,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小心到近乎战战兢兢的短推镜头,而这种更多顾及力道的柔顺轻推又势必导致提前转线的后果。所以,这个球场变得既公平又凶险。除了考证球员们的铁杆精准程度和攻略水准之外,推杆的水准和自信与否或许更是决定这场赛果的重要因素!
这个球场,可以让你有机会拿下很多小鸟,同样,也很容易令你吞下柏忌或更糟的结果。这个球场的设计师和造形师肯定也是有着极具造诣的心理学大师,这一点从球场的布局和难度设置程序上就显露无遗!

这一道接一道的绿白浪守护着果岭
球场的前面几洞是比较容易让球员获得佳绩的开局洞,越往后越趋挑战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个考验球员脾性的球场。果岭很宽大,但却由坡变将整体的宽大变回窄小的多个旗洞区域。为了获得佳绩和避免三推的风险,球员明明眼看到果岭的宽大却又不能不去攻击旗杆。而果岭前的沙坑,坚实且带坡变的果岭和围边的长草又让他们很难得到两全的策略,想打短借弹滚上果岭会落入沙坑,从远距直接落上果岭的球又会冲到果岭后倒伏的长草里。这真能让人感到沮丧!

吞没小球的长草淹及脚踝
开局的佳绩随之后来的变难而渐渐消失,代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磨难和难以容忍的莫名失杆,这很容易让一些期望过高的球员失去耐性。最后的两洞更难,尤其是18号结束洞,在前面已完成比赛的球员在此洞大多都吞下了柏忌。当球员们离开果岭,回过头来想到开局时曾经的负杆和现在最终的杆数,这无疑很能摧残球员的心理!总之,这个球场可能会使球员得意忘形而毫无顾虑或麻痹大意;也可能让球员因一洞失误导致心态失衡(那怕是短时间因沮丧而爆燥的一刻)而失去节奏;甚至还会令球员在渐退的过程中因气馁而丧失斗志,直至放弃。

沉稳老辣的南非大鹅也犯愁
从上面的观察和分析角度去看这场比赛,我们会能更好的理解很多球员的表现。我们甚至还能由此判断出夺冠的最佳人选,这个球员大多是类似古森这种性格和球风都相对沉稳的球员。比赛因雷电中断,比赛还有3天。我们不需着急去评测谁将夺冠,让我们在了解球场的设计理念和造形特点后,去感受这高尔夫比赛中除挥杆技术之外的更为有味的内中乐趣吧!

从电脑视频里看直播,没想到还挺有意思。我可以把直播画面和博客同时缩小放在视屏上,这一来,我就可以在一台电脑里一边看直播一边写逐洞感获了!这个图片是3:59分时,罗梅罗准备击球的时候拍的.

米哈辛红火了一把

弯延的球道,凸斜起伏的炮台果岭

短推心慌慌

沙坑奋争

左手怪短打也挣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