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一向对魏圣美宠爱有加的大卫.利百特一怒之下去了英伦,但我相信利百特肯定仍在密切关注着里诺公开赛这边的战况。在大易哥叛出师门,转投他人;小魔女又日渐不遵师命,一意孤行的失意之时。我想象利百特在得知小魔女又打出一洞+5的那一刻,他会不会已后悔收错徒弟?我想他此刻定已萌生悔意,我甚至认定利百特的心中在那一刻还会不由得大声哀嚎:师门不幸!的确,魏圣美近期所发生的一连串问题已令其步近万劫不复之深渊。最早前,小魏先是在不正确的区域抛球被DQ,后来又两次在比赛半途"因伤病不适退赛"。在不久前,小魏曾在一洞打出+5的杆数,紧接着又有了热情为球迷签名却忘记在自己的记分卡上签名而被"取消资格"的事件!这次更甚,她竟冒着得罪师门和LPGA巡回赛机构以及大量LPGA成名球员的巨大风险,义无反顾地去参加男子里诺公开赛。孰料再次打出一洞+5的低级水准,这真是授人以柄,自寻羞辱!
看笑话,凑热闹。这可不是我写这版文章的目的。我真的不明白,这位曾经被人们视为高坛天才,评估为"或许比老虎更具影响力"的小魏怎么了?相信不只是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恐怕有很多从事高球研究的专家大师也在对此进行深层的思考了。试想:一个由世界排位笫一的高球教练调教出来,正接受全球闻名的斯坦弗福大学教育的小魏竟弄出这么多不可理喻的事来,这的确值得关注!这似乎只是一个个案,但从小魏的身上或许也能折射出许多的经验来。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起多的家长乐意也希望让自己的孩子走上高球之路。一些家长为了这个愿望而不惜自己的一切,全程投入到培养孩子成材的漫长艰辛之中。家长介入甚至亲力亲为,这种模式在当今世上已有多个榜样。国外有老虎,魏圣美,崔罗莲......国内更有冯珊珊。在这些个案中,老虎和小魏的差异性值得借鉴。首先,我们要理解这样一个事实:在小魏成长的整个历程,利百特没有什么太多的不妥。因为,小魏的挥杆并不差,而利百特又只是小魏的技术教练。所以,小魏的问题不在这。




搜索"老虎伍兹",我们就可以祥尽了解老虎的成长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父亲是如何与老虎相处,又如何向老虎灌输知识的方式。从老虎父子的合影中,我们总看到这种场景:父与子相嬉或启发性指引下思考的老虎。在伍兹成长的历程,无论遇到怎样的坎坷,虎父都坚定地陪伴在儿子身边,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慈爱、积极和自律的一面,他甚至可以让老虎觉得与之相处的不是父亲,他们更象是一对忘年的哥们。虎父在与伍兹的关系中扮演着很多角色,是伍兹的顾问、教练,也是伍兹的良知、灵感,更是伍兹心目中的英雄。正由于他的悉心指导和管教,传承人生哲理。造就了伍兹懂得关爱别人和与他人分享的优秀品质,也造就了伍兹特具“迎接挑战时所需要的‘奋斗到底’的精神”。因而,伍兹能积极应对艰难逆境和种种挑战,勇敢承担起更多的重负。融洽的家庭关系,良好的教育和纯正的价值观念造就了老虎良好的品格。最重要的是:虎父对老虎的灌输不是强加式的,他用诱导授教方式来提起老虎的思考兴趣与习惯,这实际上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老虎在年少时就拥有很强的意志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一些,正是高尔夫运动最强劲的支撑力。
我国的教育是强加型的,老师通常只在黑板上写出要点或公式,然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在考试答卷上只要有文字之差,即便你的"自创答案"同样是意思全对,但老师也一定不会给你满分。我们现在的高考作文评分不是仍有"标准要求"吗?这势必让学生自小就形成了一种"死脑筋"的意识习惯。当这些乖孩子去到完全陌生又千变万化的球位面前,没有了教科的脑子里自然是一片空白,短时间里,(尤其在承受比赛的巨大压力下)那里还顾得上去对诸如风力,高低差,空气湿度,果岭坡度等等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思考......而身为教授的小魏父亲恰恰是用教科和不容质疑来管教和影响着她的女儿的!或许,在他的脑际里认定小魏还小,所以,不能让她养成有"错误"的想法。小魏的父亲对小魏可谓是倾尽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在小魏的成长过程中事无巨细并事必躬亲,除了后期在挥杆技术训练上完全依付于利百特之外,没有别的事情他不参与其中。从关爱的角度来说,小魏的父亲绝对是世上少有的一位好父亲。但也正因为这样,他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坏老爸。他的不容质疑和过度介入,从小就抑杀着小魏的自主和思维能力!或许正因为觉察到长大了的小魏在思维能力上的欠缺,所以,魏父让小魏进入以塑造思想而闻名于世的斯坦福大学就读。




从小魏父女的合影中,我们看到的大抵都是:我帮你,你只要听我的就行了!一付严父与乖乖女的典范题材。魏父的深度介入和溺爱,让小魏变成了养优处尊而缺乏主见的人!这从上面的两张照片就可以看出一点端详。身穿盛装的小魏当时只有15岁,但她这些照片却颇具明星特质。她的举手投足,一言一笑看上去都象是很自然成熟的样子。但我却敢肯定,她只是在模仿一些颁奖场面上的某些明星的言行动作而已。如果不是小魏在做模仿秀,那和高坛三巨头之一的普莱尔的这张合影照就能说明她的无知。普莱尔颁奖给小魏时,当然会对她说一些称赞和鼓励的话,为力显对后辈的关爱,普莱尔去挽拍小魏的腰背。但小魏却学着明星亲密无间的作派去反搂普莱尔,她本应是双手轻握放在自己的身前,以表示对长者或尊者的一种谦逊和恭敬,老虎面对前总统克林顿时就是这样的。(对不起,因为我对行为心理学痴迷过度,所以,我才以此图片来分析关于小魏与老虎所受教育的方式及导致出位的不同。我以此想说明:小魏很有学习天份,但却不懂得去通过思考而灵活掌握。)我们由此也能理解,习惯于他人宠护而欠缺思考的小魏缘何会有这么多或这或那的问题!小魏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加强在遇到困难时能独立自主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失败和挑战时,她需要学会并真正做到能够冷静思考并坦然面对,不急燥,不放弃。小魏是有功力的,她或许能够走回来。
虎父的诱导形成老虎的坚强和敏锐,魏父的强加导致小魏的脆弱和依赖,两种授教方式成就两个几乎是截然不同的人物。这也正是欧美和东方国家教育传统上的差异体现!中国在初,高中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几乎都能勇冠全球,但在高新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却很少能提出先人一步的课题。原因就是:读得书的人脑子死板,读不了书的又想不了这些事。所以,我们在很多科学领域里总是慢人一步。在科技瞬间变化的时代,落后也就难免。真想打好高尔夫,是需要好好想一想了!除了球技,如何培养球手的精神承载能力,如何在学习中培养球手形成严谨而自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习惯,这对高尔夫运动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虎父的授教方式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孩子,他们因为小,还不太懂很多事理。这需要了解孩子的秉性和心理,因人施教。所以,施教者最好要懂一些儿童心理和行为心理学这类的知识才好。
除了体魄,球技和经验,强韧意志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顶级高尔夫球员必须拥有的要素。我整篇想表述的就是上面加粗的这两段话,意思就是:即便有再好的体材天赋,也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行。技术可以很快调整,但秉性却是很难改造。所以,从小培养很重要,培养成什么人,如何去培养,这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而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由家教形成。我想借本文告诉家长们:如果想让孩子走高尔夫专业这条路,首先要了解高尔夫这项运动都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质素,再审视自己的孩子欠缺什么。这些欠缺能不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和怎么去改。从体材,技术到心理,各方面都有行家,这不难做到。难的是,家长们不一定去做这些了解和审视而只是按照自己不一定正确的方法在走。这可能会无意中毁了孩子这一生,同时还把自己搭进去。怎么办?请量力并三思而后行。正处于为子女学球而呕心沥血的家长们或许能从老虎和小魏的这些不同得到一些启示!我们老了,无法去和世界高手一较高低。现在和未来的少年球手是中国争夺世界高坛地位的希望,真的期望他(她)们的家长能找到各具针对性的授教方式,将他们培养成材,也为我们这些心有余而力已不济的"高球老鬼"争一口气。

话题太严肃了不好玩,连我自己都觉得沉重。最后在这里放上一张恶搞图片,让自己也轻松一下。几年前,球迷恶搞并炮制了这张图片,意喻小魏将来的高球成就将超越老虎。这个说法不知据何而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