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潜入少林寺修练凝神大法......

(2007-01-11 09:21:24)
分类: 高尔夫技术杂谈

http://images.golfonlife.com/Forum/c594d604-8dfa-4dd1-807c-0249278dd523.jpg

 向少林寺武僧总教练释延鲁讨教寸劲发力之道

 

    以往的很多次比赛,老小子都是在嘻嘻哈哈的快乐高尔夫状态中打完的。参加本土平时的一些商业比赛,他大多时候更是抱着志在参与的心态去享受快乐!和平日里常聚的DX们打球,他更是几乎每一场都丧失了斗志。以前,只要一拿起杆就凶神恶刹的老小子己不复存在......

 

    多次同组的球友说:"老小子,你干脆改名叫高球嘻皮士吧!"球友的话似乎漫不经心,但却一剑穿心!一次将与长江学院的高手决战,想到关糸到团队荣誉。老小子有点恐慌,想起"临时抱佛脚"一语,于是,老小子展开飞行大法,欲潜入少林寺藏经楼,临阵偷学"凝神大法"!尽管老小子早存人心向佛之念,平日里也刻意练体,使自已171的个子保持着身轻如燕的身段,施展起轻功也到了踏雪无痕的境地。然不管老小子如何小心谨慎,最后也难逃少林寺主持的法眼!

 

    老小子双脚刚要迈进藏经阁,便已听到一声号佛:阿弥佗佛,施主可是老小子?!......话音未落,堂内灯火已是通明。阁中端坐的正是少林寺现代派的现任掌门人!他己经很少在来寺的客人中露脸了。儒雅的方丈显得格外静逸!他全身散发出一种佛海无边的气息向老小子涌来,让老小子在霎时间也随即变得分外安逸,大脑一片空明。

 

    "正是弟子,有扰了。请大师原谅冒访之罪!"老小子有些不安。

 

    "你心诚向佛,何罪之有?还请随安。只是施主千里至此,为何而来?"大师心慈,佛笑在脸!令老小子叹服。

 

    "弟子自小顽皮,固有争强好胜之俗念,所幸尚有万事皆空的意念与之同存,是以立世尚有小成。然小子渐老,斗志消退,与世无争之念渐盛,万事无心,只图随安!此乃人生无所欲,无所成之退隐迹象。然弟子身在江湖,仍需肩承重任,今日寻访至此,欲求得解!望大师不吝赐教!"老小子言毕离座,向方丈作了一揖礼。

 

    "施主身侧,高人无数,岂容我等说教?"方丈微微欠身还了礼,话语中自是谦逊不答。

 

    "弟子着实愚钝,奈何不愿示弱而求教于俗世之人。大师乃得道高僧,今日我诚心讨教,还望大师明示!"老小子又是离座低首一揖。

 

    "施主请坐,不必多礼!"方丈身影一晃己到了老小子身前。方丈的左手在老小子双腕上轻轻一托,示意老小子回座,他身子微摇,双膝不动却又回到了原位!"闻知你迷恋高球,时常腾挪于天南地北,日飞千里,徒行数里。刚才近前更看到你筋肌暴涨,双目含神,想必你是常年健体不休之人!"方丈言此顿了顿又道"施主正值当年,却有渐老之言。想必是施主阅世不浅,已谙俗理。随欲而安,与世无争,此乃佛家欲修正果的真经所在。施主立身于俗世之人,能有此悟,实属难得!当可谓一悲一喜......"

 

    "何谓悲?!"老小子身子前倾,脸上微显凝重之色。

 

    "施主既问,我当直言,如有不妥,还望见谅!"方丈正色道:"施主正当不惑之年,心思慎密,体魄过人。正应大展拳脚,成就伟业。然却深陷迷潭,优柔寡断;当争不取,该弃不去.丧失男儿本色!......此为悲!"

 

    "又何言喜?"老小子自己平日里也常有所思,听方丈所言正中心脉,是以更加认真听教。

 

    "任何事物皆具正反两面,与世无争,人丧斗志之人必超脱于凡俗。祸于口或出于纷争,皆因人之利欲所驱.施主淡漠人生,不图利碌功名。自可安然立世,远避于人祸!.......真能如此,可幸可喜!"方丈说着,双目却不停地在老小子的脸上扫视。正说着,他突然低叹了一声,接着又沉声说道:"施主心存慈悲,佛缘深厚,只可惜......"方丈摇了摇头,收住了话头。

 

    方丈正说着老小子的佛性,却又兀自摇头收住了话头。这下倒把老小子闷坏了!

 

    "大师尽言无妨,我只管尊听便是,大师不说,急杀老小子了......"老小子脸上不觉己显出焦燥之色,尽管揣知方丈留住的不会是什么好话,但仍想听完。

 

    "可惜!"大师又顿了顿,看到老小子摆出一付洗耳恭听的样子,这才接着说:"只可惜施主骨像刚凸,俗根未尽。你乃性情中人,刚烈有余,柔顺不足......不可能尽抛尘俗之念,更不可能忍受佛界的静逸!......施主斗志消退并荫生与世无争之念,不过是身心俱惫,一时的疲散而已。你心存远大志向,非常人所想。壮志未酬,你岂能安停?!"

 

    "大师所言极是!"老小子心中佩服,更是诚心讨教:"我的心中时常会翻涌一股激情。此时,我会全神而至,尽力而行......然而,我却不能凝神以恒之!高手对决,狠、准、稳、疾。招招致命,容不得半点轻狂。挥杆纵横于江湖,在输赢悬于一线之时,我却心存异念,不能凝神一击。此为何故?......治此又有何良策?!"

 

    "出家人慈悲为怀,万事以忍为善。施主立身于俗世,江湖争斗必不可免,是善是恶,尽在施主心中。得失,如鱼及熊掌!施主聪敏,自当有悟。"大师没有明示,对老小子请授"凝神大法",他没有道明,似乎只是自语道:"精学为术,术精至纯,纯而无异,道至。"言毕,方丈不再言语。

 

    方丈最后道出的这番话,句句撞击着老小子的肺腑.老小子听毕竟呆呆地愣起神来,心里面翻转着,尽是想着方丈的这些言语,想得入神.最后竟不知觉地走到了少林习武院释延大师的跟前.老小子仍如自语般问道".......何以凝神?"

 

    "由己则滯,从心则活,是以存异;以神贯形,形惯如一,则分亳不差......工弥久则技弥精!"释延大师得到方丈的暗许,方始向老小子传授习武心法。

 

    他说的是意形相溶,以意练形,并说明如果不能任由自己的身体惯态而刻意生成一种姿势(动作),就会因刻意的控制而失去流畅;全凭心境所控的一击会灵活多变,但也会因此而存在不稳定的变异;用意念去贯穿于每一个动作,做到每一个动作都由固定的意念溶贯形成,长期的动作稳定并固定如一后,你的每一击才能做到分亳不差,这样,就能拥有精湛的技能!

 

    "形,苦修可成;然劲道何来?......神,又何以得凝?"老小子心里一急,躬身再拜,,就差双膝没有及地了.

 

    "劲似宽而松,将展未展,及物时劲断意不断,则劲道十足却又劲势优柔......"释延大师说着右手信手一挥,众人没听到什么触物的声响,其身边偌大的一张沙发却己平地飞出六尺之外,而大师的右手似乎只是在空中轻柔地划了一个弧形,丝亳没有一点发力的迹象.此时老小子的脑际却突然出现了南非埃尔斯的挥杆影像......

 

    "劲由气生,气由脊发......气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谓之合;由腰展于脊骨,布于双膊,施于指臂,谓之开.合为收,开为放.开合自如,劲力即可尽施..."释延大师一句一顿地轻轻说着,然而,老小子却一直可隐约感到有一股劲道将大师的话音冲贯到自己的耳中,及至脑穴!老小子不觉深吸一口大气,徒地一股劲力巳遍布老小子的全身......

 

    大师觉察到老小子这一轻微举动,知道老小子己有所悟,微微一笑道:"施主可谓天聪也!"

 

    老小子从释延大师的言语中获益不浅,心下己是十分的佩服.他此时更加全神倾听,只希望得到最后的一答:凝神大法!

 

    释延大师面露难色,半响没有再言......

 

    "阿弥佗佛"方丈一声号佛,当场的所有人都把视线投向了方丈,老小子却浑然不觉.仍直勾勾地盯着释延大师,期望能得到"凝神大法"的心诀.方丈看到老小子脸上的神情,心知老小子困惑甚深,如不加以禅示,此君将有可能茶饭不香,与色无味.甚者会走火入魔......

 

    "施主遇事必究其祥,此乃博渊之本。然神智乃无形之物,凝散于心.不能固之!专注则凝,漫散则去.施主聪敏,何须多问!......善哉善哉.就此罢了!"方丈言罢离座,请老小子及随众参观各处寺院.

 

    老小子四处游逛,一路上听方丈及各院主持介绍少林寺古今史事,哪还记得起其它的问题.少林一行,受益颇深,实乃老小子一生幸事!

 

 

     本文个中情节纯属虚构,读者仁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