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诺贝尔文学奖1983:威廉·戈尔丁

(2007-09-21 16:39:46)
标签:

文学/原创

诺贝尔文学奖

科幻

小说

寓言

《蝇王》

分类: 作家简评

诺贝尔文学奖1983:威廉·戈尔丁

诺贝尔文学奖1983:威廉·戈尔丁

——张爱峰

198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

英国人又一次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戈尔丁也许远不是一个世界级大师,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却是对他很恰当的。戈尔丁是个多产作家,他写过诗歌,还写过剧本、散文和短篇小说,还有文学评论。他主要写长篇小说,有《继承者》《自由堕落》《塔尖》《金字塔》等,《航行祭典》还获布克·麦克内尔图书奖,但最有名的还是《蝇王》。科幻小说界一直宣称,戈尔丁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科幻作家,说《蝇王》是科幻小说。但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没感觉多么象科幻小说,一群英国小学生因为飞机坠海,连同在失事中头部遭受重创的机长班森,一起流落到一个无人荒岛上。孩子们分成几派,后来甚至出现了杀人事件。最后直升飞机挽救了孩子们,却永远也挽救不了他们失去的童真。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寓言小说,给人的感觉和《丛林日记》《人猿泰山》《动物庄园》更相近,可没人说这三本书是科幻小说啊。其实如果一定要说有科幻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那还不如说1974年获奖的瑞典作家哈里·马丁逊呢,他的太空长诗《阿尼亚拉》才是真正的科幻呢!严格的说,这本书相当不错的,它不仅仅是一部反映人性之恶的作品,它写出了人类进化的这种迷惘与困惑。当孩子们被迫返朴归真时,他们就需要制度,需要管理,需要有一个领导,而权力最终归属于强力意志者——杰克。生存的物质保障远远要比各种理性与文明的说教更具吸引力。戈尔丁通过孩子们的拉帮结派的游戏给与人类文明一个辛辣的讽刺——所谓文明,不过是吃饱了之后的人们用来嘲笑没有吃饱的人们的东西。戈尔丁在西方被称为寓言编撰家,他运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寓言神话,着力表现人心的黑暗,对人类未来充满关切。可以说他的现实主义手法是很出色的,人物刻画很成功,而他又很关心人类的未来,这样的小说家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我觉得《蝇王》虽然很成功,但离一流地寓言小说还有一定距离,他还不能和《1984》《恐龙三部曲》《蚂蚁三部曲》《失明症漫记》《洋葱头历险记》等相比,有些地方在深度上不够,有些地方在语言上缺乏更个性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蝇王》还不足以成为世界文学经典。

                               爱峰打分: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