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庙,那一处古迹与风景
(2017-11-09 15:29:44)
标签:
张帆原阳文史系列原武县阳武县原创文学历史 |
分类: 原阳走笔 |
张帆文史类文章原阳走笔系列之——
祖师庙,那一处古迹与风景
文/张
祖师庙村位于原阳县新老城区结合部,因为古时村西有座祖师庙,遂以庙名命村名。如今,祖师庙新址还坐落于村的西边,占地二十二亩,东临惠民路,北依解放路,被辟为原阳县玄武公园。
祖师庙初建于元末明初。因为黄河水多次泛滥改道,玄武属水,为北方大神,善除水患,故修庙以镇之。又因玄武乃道教太白金星之化身,武当之主神,故谓祖师。
据明碑记载,祖师庙“规模宏敞,庙貌崔嵬。塑像森严,赫然灵爽。有祝即应,毫末不舛。赐福与斯土者良多也。”可见,祖师庙的存在由来已久。在明代时期,祖师庙已香火旺盛,善男信女不绝于此。其最为鼎盛时期,庙中有大殿、卷棚、戏楼、廊庑、寝宫等多处建筑。更有古井名“济水”,甘甜清冽。据说,善士拜过玄武祈赐饮用者,无病止渴,有病治病。求神问卜,颇为灵验。奈何岁月惟艰,庙亦多舛,世事无常。清末民初,烽烟四起,匪盗猖獗,百业凋敝。加之黄河泛滥,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国无宁日,神何以祭?所以,此时祖师庙已风光不再,香火黯淡。到建国之时,很多古迹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断垣残壁,破砖烂瓦而已。侥幸尚有几通古碑及一眼古井,述说着历史沧桑,人间冷暖。
解放后,祖师庙中又有一段时间为村中学校所在地。到了1992年后,特别是自2012年起,在政府及众善士的共同努力下,才逐渐修复了玄武殿、关圣殿、邑圣殿、财神殿、歌舞楼、同心亭、一意亭等建筑,并广置花草树木,增添娱乐设施,遂辟为玄武公园,为一方百姓信仰及游乐之所。
2012年,原阳县玄武公园一期景观工程施工招标。2013年间,又因城区发展,玄武公园遂向西扩建,并斥资重建玄武大殿。2014年,祖师庙玄武公园被原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2017年的今日,祖师庙玄武公园后大殿尚在紧张建设之中。经过数年建设,现今的祖师庙玄武公园已经初具规模。
如今,当你步入祖师庙玄武公园之时,首先是一座高大的山门映入眼帘。当你进入园区,钟鼓楼、碑廊、玄武殿、后大殿等众多亭台楼阁建筑以及各色花草树木都会让你应接不暇。再加上香火缭绕,仙风扑面,会让你生发出一种是在凡间或是在仙家的迷离之感。
在祖师庙玄武公园西部,为祖师庙碑廊。碑廊蔚为大观,囊括有明清及现代碑刻及拓片碑记近百通,庙内另有古井、古柏等历史遗存,这一切对研究古黄河变迁、宗教文化、民风民俗、村名沿革等均具有较高价值。
在众多碑刻中,如“古博浪沙”碑、“汉曲逆侯陈公故里”碑、“汉条侯周亚夫故里”碑、“陈丞相雪诬辩”碑、“御制孔子祀典申记”碑、“重修河渎庙大殿拜殿厦碑记”碑、“重修龙王庙碑记”碑、“毛遂故里碑”、“重修河渎庙碑记”碑、“重修善护寺记”碑、“重修娄贞公祠记”碑、“阎实口新修关帝庙落成碑记”碑、“留侯祠碑记
2017年8月23日下午,金秋送爽,诗风浓郁。原阳县诗词学应县文联主席赵光岭先生、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李婵女士之邀,组织学会一行17人,在名誉会长刘宗训先生、会长袁彰俊先生的带领下,分赴祖师庙玄武公园、阳阿村陈平祠、古博浪沙公园和明代民居夏家院进行诗词采风活动。县文联主席赵光岭先生非常重视此次采风,全程引领广大诗友进行参观游览,并一路详细介绍,口吐莲花,如数家珍,把历史古迹、典故、史实娓娓道来,使采风团所有成员都受益匪浅。在祖师庙玄武公园,我游历于碑廊之间,犹如在古今历史中穿越。我观看着一座座古碑与拓片,一种沧桑之感油然生发,不禁为原阳县的历史文化厚重而由衷感叹,遂作《七绝·祖师庙碑廊有吟》一首记之,诗曰:
丰功伟绩史堪传,岂会英名化曙烟。
碑刻林林留迹印,清风明月入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