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柳集,隐秘了的风韵与传说

(2017-09-12 11:27:43)
标签:

张帆原阳走笔系列

原武县

阳武县

人文历史

文化文学

分类: 原阳走笔

张帆文史类文章原阳走笔系列之——

五柳集,隐秘了的风韵与传说

文/张

五柳集村地处原阳县城西部,位于师寨镇东南四公里处,原(阳)祝(楼)公路穿村而过。历史上,五柳集村归属阳武县管辖。关于五柳集村名来源,清乾隆九年(1744)《阳武县志·艺文·谢邑侯生祠记》有如是记载:“邑西南偏去城可十五里许,厥聚落曰五柳,盖曩昔缙绅者流种树门前,仿渊明高致而命名者也。”另据庙碑记载,明永乐元年,五柳集村重修村西泰山庙时,村名就有五柳集之称。

在师寨镇一带,五柳集村堪称名村。其明朝时候曾出过一位何娘娘,为嘉靖皇帝之何睦妃。

何娘娘,其父何臻,字天修,人称何九公。明朝人沈榜编著 《宛署杂记》共二十卷,记有嘉靖皇帝二十六位妃子名号,其中就有何睦妃。曰:“王靖妃、沈安妃、包宜妃、于宜妃、宋宜妃、王宸妃、褚晏妃、褚静妃、张常妃、王庄妃、彭安妃、杜庄妃、王康妃、张和妃、高和妃、高安妃、张安妃、王徽妃、张淑妃、王贞妃、陈静妃、王怀妃、何睦妃、耿平妃、吴定妃、李顺妃。 ”二十六妃葬于北京西郊金山妃子墓,其生平谥号不详。但在原阳县五柳集,却传说有何娘娘坟,在五柳集村东路北,早年墓冢间石人石马,碑碣林立。迨至文革期间,何娘娘墓碑均遭破坏,现仅存御赐绞龙碑矗立。

关于何娘娘的传说故事,本土作家蔺瑞卿先生有篇文章名《传奇女性何娘娘》,演绎得绘声绘色,感兴趣者不妨一读。

五柳集最为出名的,除了何娘娘的故事外,就应该是五柳集抬阁了。五柳集抬阁是村民在广泛吸收戏剧、曲艺、杂技、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迄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 

五柳集抬阁源于明代,与祭祀火神而举行的戏剧、曲艺演唱活动有关。据县志和康熙四十九年碑文、万历二十四年何娘娘墓碑文所载,康熙四十九年,五柳集村北隅缮复火神庙广生殿,腊月初一至新春正月十五日为火帝真君圣会期。正月初七、十五日分为火神帝君和圣母寿诞之辰,民众汇集,艺乐纷呈,五柳集三街皆出抬阁庆贺,祈保平安。

另据村中老人口口相传,说明朝年间,五柳集村建有岱王庙、泰山庙、老奶庙、龙王庙、土地庙、祖师庙、馗敬楼、火神庙等近十座庙宇,其中以火神庙香火最盛。据说是因为火神爷最为灵验,为此,康熙四十九年,村民集资重修火神庙广生殿。是年为庆祝庙宇落成,祭拜火神,五柳集三街各自置办抬阁,当日在火神庙前演出,自此每年腊月初一至新春正月十五日为火神庙会期。正月初七日、十五日为出阁日。届时,到庙前进行一系列祭祀活动,并与相距三公里之遥的安庄村火神奶庙串联活动,说是正月初七是火神爷生日,正月十五日是火神奶生日。两村村民每逢正月初七、十五日都相互烧香、出抬阁和其它民间文艺活动到两庙前演出。当年大炼钢铁时,两幅抬阁铁架被毁,另一幅抬阁被会首闫本富冒险藏于地窑方得幸免。此活动历代相袭,除文革期间不能出阁外,至今从未间断。1991年11月15日,五柳集抬阁还参加了原阳县首届大米节庆祝活动。 

另外,五柳集村与一位清代阳武知县、浙江人谢包京还颇有缘分。谢包京知阳武县虽仅两载,却清廉勤政,颇为民众拥戴。在任期间重修有博浪沙碑,并题名于上,迄今尚立于博浪沙公园。民国时期的《阳武县志》也曾为谢包京立传:谢包京,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人,进士,康熙元年任。居官清正,民德之,立生祠于五柳集,祀名官。

我不知道,五柳集与陶渊明真的有何渊源,但每当提及五柳集这个名字时,我就会突兀地想起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我想,能够起得五柳集这一村名的先人,或许本身就是一位隐士,向往于陶渊明所渲染的那种世外桃源的意境,或是仰慕于陶渊明那种田园牧歌的遗风所致,才把村名起得这般诗意飘逸,让这一村名在历史的长河里扬柳扶风,遗韵不减,从明代流传至今,沿袭着以往的风范流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