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金堤,原阳历史上的那一处风景

(2017-07-23 12:19:18)
标签:

原阳走笔

原武县

原陵八景

诗词

怀古

分类: 原阳走笔

张帆文史类文章原阳走笔系列之——

黄河金堤,原阳历史上的那一处风景

文/张 帆

    原阳县历史上的黄河金堤,与现在的原阳县黄河北大堤是两处不同的地理概念。原阳金堤是一条古堤,位于原阳县北部,古时西起荥阳界,过原武县祝楼,东北经古湾子头(今圈里)、徐村堤(今口里)、磁固堤、古大堤(今师寨)、再东北经黑羊山入阳武县,经后堤、秦家堤(今秦庄),入延津县界。金堤在原阳境内,从福宁集到秦庄一线尤为明显。

黄河金堤始建于春秋时期,历代加修。汉代称金堤,取固若金汤之意。史书载,东汉时期修筑金堤,征调数十万人,费时一年有余,使黄河水800余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公元1488年,河道大变,金堤逐渐成为废堤。清雍正年间,金堤停用,让给贫民开荒,长达六千余米的金堤唯福宁集乡秦庄村一带遗迹可寻。

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兴筑堤防。但各诸侯国以邻为壑,堤防不规则,也不合理。秦国统一后,对堤防进行了全面整治。汉代进一步修成系统堤防,并不断增修石工,加高增厚。因此,汉代人称黄河大堤为金堤,《史记·河渠书》有所记载。

西汉末年,黄河下游决溢。王景治河后,又在新河两岸修筑堤防,自汴口以东沿河积石垒堤,也统称金堤。从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开始,黄河又多次变迁。河道每大摆动一次,沿河两岸均要兴筑大堤。这样,在古河道长期行经的地方形成多重大堤,当地群众和一些文献也称这些堤防为金堤。自汉代以后,也多用“金堤”泛指其他修筑坚固的堤防。

旧志中还有秦始皇筑金堤的记载:秦始皇为出巡时交通方便,于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始筑驰道,西起咸阳,东穷燕齐,南极吴楚,路宽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株树,蜿蜒数千里,宏伟壮观,原阳县古博浪沙张良刺秦就发生在古代阳武县的博浪沙段驰道上。民间亦有秦始皇“北修长城挡鞑兵,南修金堤挡洪水”的说法。

2008年,新乡市委编纂了《新乡韵——历史文化集萃》一书,将“黄河金堤”列为新乡十大文化遗存之一。

如今尚存在的原武镇城隍庙,就见证了那个时期的黄河与金堤的一段历史。现坐落于原阳县原武镇东街的城隍庙现有大殿四座,坐北朝南,石刻20余通,残存有二龙戏珠等彩绘。2009年,经省文物局专家考察鉴定,该大殿为明早期砖木结构建筑,部分建筑保留元代建筑风格,是省内规模最大、年代最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城隍庙。此庙位于黄河故道区,与黄河颇有渊源。

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游历黄河,大臣们说黄河无风三尺浪,劝其走陆路,而朱元璋自视乃真龙天子,恶浪也得让他三分。当他游至原武县时,黄河猛然间狂风大作,情势十分危急。忽见一帮身穿原武府衙号服的队伍围住龙舟,护拥着他与大臣靠岸,随后,这帮人马不知去向,原来是原武城隍护驾。太祖遂敕封原武城隍为“显佑伯”,城隍庙香火更加旺盛。

在原阳历史上,黄河既有它放荡不羁的一面,又有它温婉舒和的一面。而作为黄河屏障的黄河金堤,其存在意义尤显重大。所以,先人们在固堤河防的同时,在金堤上就遍种翠柳,既加固了金堤,又美化了生活。于是,文人们每逢春日时刻,在杨柳扶风之际,就会登高观景,吟诗作赋,咏叹今古,抒发情怀。现辑录前人诗咏,以见证原阳金堤和大河风貌:

清代原武知县詹槐芬有诗二首——

金 堤 柳 浪

谩道西湖柳浪深,何关民莫费沉吟。

原堤万树条条绿,小堡千夫夕夕阴。

积累栽培劳拮据,旬时灌溉惧霖霪。

游人若羡莺花景,水不扬波听好音。

大 河 春 涨

源出天潢次第开,东风浪暖自西来。

南堤北岸勤修筑,水立沙流惊溯洄。

信宿渔舟还泛泛,新滩土亦每每。

编氓不谙沧桑理,强讼公庭枉费财。

清代本土人士张灿然有诗二首——

金 堤 柳 浪

长堤数里柳如衙,十载移植傍水涯。

雨过半湾清影瘦,风吹千柳涨痕斜。

层层夜涌谁夜月,哑哑朝鸣何处鸦?

把臂故人同一玩,几回敲句走惊沙。

大 河 春 涨

中原千里眈寒坡,满眼雕云走大河。

杨柳堤残摇夜月,桃花浪暖长春萝。

人迷野渡穿云急,风送晴帆隔岸多。

最是湿烟笼宿雨,白鸥几处乱鱼蓑。

清代任洵有诗二首——

金 堤 柳 浪

今古河防重,长堤壮柳衙。

风过眠未稳,烟动舞常斜。

飘渺浮空际,扶疏趁水涯。

巡方驱马度,逸兴放平沙。

大 河 春 涨

河水排空下,当春景正和。

落桃乘浪暖,新柳拂帆多。

渔旁鸥汀醉,农依麦垄歌。

临流欣有愿,长见不扬波。

清代吴士达有诗二首——

金 堤 柳 浪

绕地千树柳,风入浪惊猜。

淡荡摇轻,奔腾走怒雷。

莺喧鱼唱度,车转画船开。

十里西湖路,遐方可溯洄。

大 河 春 涨

水涨桃花候,朝宗万派通。

汽蒸红日淡,波接白云空。

车马争新渡,鱼龙徙旧宫。

何时乘短棹,来往波涛中。

闲暇之余,为游历身心、陶冶性情,在春日盛景之际,我也曾驱车原阳黄河大堤,登高望远,感古今之变,聊慰胸臆,遂得七律一首:

登 高 抒 怀

万里黄河万里涛,景明沙暖又登高。

望中扬柳诗心满,足下乾坤胆气豪。

一线金堤终稳妥,三春红带愈风骚。

百年日月堪回首,不废江山待尔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