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先生的诗酒人生《博浪专刊》总22期
(2012-09-06 22:24:18)
标签:
南湖先生元好问历史文化原阳走笔 |
分类: 原阳走笔 |
南湖先生的诗酒人生
文/张帆
时隔千年,我一直在怀想南湖先生侠义英风的样子。他少年倜傥、书生意气、秉性豪爽,二十岁许乡试曾两魁于郑州,然后习文研武,仗义于乡里,为时人所乐道;我想他骑青骡于道中,那个英雄暮年的模样,是否还如年轻般豪情四射,旷达无忌;我想他的一生,诗酒自适、交际名士,畅饮、长吟、管弦弄声、南湖踏波的那些令人艳羡的时光。
关于南湖先生的故事,我是在读金元时期大诗人元好问的长诗《南湖先生雪景乘骡图并引》时发现的。这首长诗之前还有一段很长的引言,引言部分满是溢美之词,充满了对南湖先生的钦赞。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于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以元好问的才资,而对南湖先生推崇备至,可见,南湖先生其人亦定非俗流。
元好问《南湖先生雪景乘骡图并引》引言部分是这样写的:
南湖先生,原武人。年二十许时,会以乡赋两魁郑州。然其资倜傥,所以自望者甚高,终不乐为举子计,即弃去,学击刺。当正隆征南,颇欲驰逐戎行间。既而大定诏书下,兵各罢归,先生抱利器而无所试,乃浮湛里社,以诗酒自娱。买田南湖之上,筑亭种树,徜徉乎其间,尽置家事,日与宾客酣饮,歌管棋槊,穷日夕不少休。家故饶财,又好施予,其赴人之急,犹疾痛之在己,故人尤以此归之。所与游如临洺王逸宾、游宗之,大定刘之昂,其人皆天下名士。至论人物,必曰:“靖达卿,今日之奇男子也。”先生生于天会初,历大定、明昌、泰和,优游于太平和乐之世者五十年。大安兵兴,乃下世。平生喜作诗,乐府尤有蕴藉,观《西子弃瓢》诗可见也(髻鬟萧飒苎罗秋,千古香溪水自流。吴越兵争竟何得,风流输与五湖舟)。
尝雪中骑青骡,行京水道中,作长诗,卒章有“安得西都画史吮笔出新意,写作南湖老子雪景乘骡图”之句。其子文炜,北渡后来东平,始以先生之意,追画此图,求仆赋诗。文炜质直好义,读书作文,有声时辈中。观其子,可以想见先生之为人。故为道其事,并以致怀贤之思。
引言部分直译过来就是:
南湖先生,原武人。大概二十岁的时候,在郑州曾两次乡试夺魁。然而他天资潇洒,所以自己期望值也很高,最终不愿意被推荐科举,于是就放弃了,开始学习击刺之术。这个时候正赶上正隆(1156—1161年))年间南征,就想参加军队。不久大定(1161年─1189年)诏书下达,军队各自召回,南湖先生带着武器回来,才能无法施展,于是归隐乡里,以诗酒自娱。买田南湖上,建筑凉亭,种植树木,闲庭信步,陶醉其中,全部放下家务事,每天与宾客畅饮、歌吟、吹奏乐器、下棋、演武,从早到晚乐此不疲。家里资财富足,又乐善好施,他救人所急,就好像痛心于自己的难处一样,所以人们都愿意和他交往。和他交游的有临洺王逸宾、游宗之,大定刘之昂,他们都是天下的名士。说到人物,一定会说:“靖达卿,是当今的奇男子啊!”先生生于天会(1123—1135年)初年,经历了大定、明昌、泰和三个时期,在太平和乐的世界上悠游自得了五十年。大安(1209年─1211年)时期又起战事之时,先生逝世。南湖先生平生喜欢作诗,尤其是乐府诗内涵深蕴,看他的《西子弃瓢》诗可以知道(髻鬟萧飒苎罗秋,千古香溪水自流。吴越兵争竟何得,风流输与五湖舟)。
南湖先生曾经在雪中骑着青骡,行走在京水的路上,作有长诗,结尾处有“安得西都画史吮笔出新意,写作南湖老子雪景乘骡图”的句子。南湖先生的儿子靖文炜,金末北渡后来到山东东平,才得以按照南湖先生的意思,补画了这幅图,让我为画作诗。靖文炜品性正直喜欢道义、读书作文,在同辈中很有声誉。看到他,就可以想见南湖先生的为人。因此在这里说一说他的事迹,并且表达一种怀念贤达的心情。
元好问诗曰:
大河茫茫白连空,寒云迢迢度南鸿。汴梁高楼管弦里,成皋行人西北风。北风吹雪来,飘瞥卷孤蓬。异色变惨澹,元气开洪蒙。襄阳潮阳诗境在,掇拾物色真难工。青骡谁此游?望见知是南湖翁。南湖翁,少日肮脏今龙钟,犹能吐气万丈如长虹。闭门兀坐意不惬,要看银海翻鱼龙。宝华世界琼瑶宫,江山随翁入清雄。诗成仰天一大笑,飞花落絮春蒙蒙。郁郁梁宋郊,翁家出强宗。许与必豪右,收入等侯封。翁年十八九,弄笔学雕虫。叠取两解魁,隐隐何隆隆!一旦拂衣去,学剑事猿公。正隆适南征,匹马走从戎。墨丸磨盾鼻,意与江流东。紫微出东方,淮海亦来同。都将书与剑,田间就春农。仕宦不作邴曼容,醉乡自爱王无功。爰居从渠致钟鼓,野鹤岂合栖樊笼?南湖烟景多,鱼鸟亦从容。亦有两小船,纶竿插船篷。高亭出秀樾,窗户连青红。清飙随睡舆,暝色赴吟筇。门前车马来,日酿日不供。但苦佳客少,焉知清兴终?看翁《弃瓢诗》,调戏鸱夷老子如儿童。雄吞已觉云梦小,寒缩宁作书生穷。当年我得奉谈笑,昼夜肯放清樽空?东家西家不相从,南海北海不相逢。风流耆旧今谁似?惆怅相看是画中!
全诗共六十五句,四百五十字,引言部分达四百四十八字,可见元好问不惟是人情世故所托而作,我想更有他真挚的钦佩情感在其中,所以才写的神情毕现,让人读来如临其境,强有力地把一个“以乡赋两魁郑州”、历经数朝、倜傥旷达、仗剑横槊、急公好义、乐善好施、寄情田园、诗酒交游的奇男子刻画的淋漓尽致,令人肃然起敬。
据清人沈其光《瓶粟斋诗话•续编卷》载:
“金元两代诗人,当推遗山为大家。……其交游见于集中者,如杨云翼、赵秉文,则金之钜卿也,朝士如雷渊、麻九畴、王渥、李汾、李氏四桂,耆宿如赵江汉、王滹南、辛敬之、冯叔献,后生如郝伯常,诗友如秦简夫、靖南湖,酒友如刘紫薇、陈秀玉等,皆一时豪俊,遗山无不与之款接。”可见南湖先生亦“一时豪俊”,元好问与之是乐于交往的。
靖南湖,亦即南湖先生,本名靖天民,字达卿,金代郑州原武人,乃当时名士。与之交游者亦多名士。其人二十余岁 “以乡赋两魁郑州”,之后又学击刺,实为文武兼备之才。从元好问诗文中可知,南湖先生终身未仕,以诗酒兴文、拔剑起舞、名士交游、田园风月、闲云野鹤穷其一生。
南湖先生的儿子靖文炜,自德昭,也是一代名士。金朝末年,山东东平严实崛起,在其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文士,这个时期元好问和靖文炜都在其中。这些文人经常进行一些大型的文学活动。据元好问记载,某年寒食节,不少士人曾在东平灵泉寺宴集,作五言古诗,任用韵,共九首,以《寒食灵泉宴集》名篇。参加者有韩文献、李桢、靖文炜、勾龙瀛、高诩、元好问、张圣与、刘诩、孙德谦、张孔孙等人。元好问《南湖先生雪景乘骡图并引》诗就是这一时期所作。
这首诗作于南湖先生辞世之后,其子靖文炜尊南湖先生“安得西都画史吮笔出新意,写作南湖老子雪景乘骡图”遗愿,先请人作画,后请元好问作诗并序。元好问不负所望,诗文极力盛赞南湖先生毕生,且把他的倜傥潇洒、好客仗义刻画得入木三分。
元诗中有一词“肮脏”,现在意思多为污浊不干净,但古代也有“高亢刚直”的意思。如元好问的另一首诗《古意》有“楩楠千岁姿,肮脏空谷中”的句子,用的就是高亢之意。
元好问与南湖先生父子两代交情,想必也是那时文坛的一段佳话!
元好问除了上面这首诗外,还在另一首《跋酒门限邵和卿醉归图》中,也不乏对南湖先生的赞美:
风流若似靖南湖,每恨闻名不相识。
太平村落自由身,童稚扶携意更真。
醉归图上见颜色,喜溢眉宇犹津津。
清人邵懿辰有《晚晴簃诗汇》,其中收有一首《吴门郭季虎以十月十七日寿放翁于今四年矣朗亭徵诗》,末处有“不见荒寒京水道,青骡踏雪靖南湖”之句。可见,南湖先生自金而至元明清时代一直是有影响的。但可惜的是,金时那副《南湖先生雪景乘骡图》已不知所终。
南湖先生一生“历大定、明昌、泰和,优游于太平和乐之世者五十年”,在宋、金对峙的乱世时期度过了相对太平的那段光阴,也算是一位有福之人了!
注:此文发表于河南诗词学会主办《中州诗词》2015年第一期"诗坊趣话"栏目
原阳县委宣传部新闻网:http://www.yyxxww.com/html/2013/hzyy_1025/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