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山流水说萧鸾

(2012-06-19 15:50:01)
标签:

琴曲

高山流水

阳武

原阳

萧鸾

分类: 原阳走笔

 

张帆文史类文章原阳走笔系列之——

高山流水说萧鸾

文/张帆

    谈到琴曲,人们一定会想起《高山流水》,那个关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感人故事。

    在古代,琴、棋、书、画历来是文人骚客四大雅事,也是文人骚客修身养性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藉此以表现个人的文化素养、学识与品性。

    明朝时候,阳武县(今原阳县)人士萧鸾便是琴曲方面的专家。

    肖鸾(公元1487——1561),字杏庄,阳武人。自幼学琴,年长后精研徐门之传,“一日莫能去左右,计五十余年。”

    萧鸾本来是“金陵世家,食禄万户”。以后做过武官,“蚤驰声于介胄”,晚年才集中情力于琴学,“晚希志于艺林”。自甲寅春迄丁巳冬(公元1554——1557),历时四年,和“一、二同志裁酌去取,合徐门正传者若干曲。于是分五声(按调分类)、益诸吟(增加序曲)、删补各操,广释义”,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编成《杏庄太音补遗》,共三卷,收曲七十二。两年后,萧鸾又从吴越收得一些琴曲,原来“未能悉合徐门”,经他“反复订正,方渐潜孚徐旨”。后又集中三十八曲,编为《杏庄太音续谱》,其中有其创作的《石床读易》等曲。萧鸾力求使这两部琴谱符合徐门要求。琴谱中每曲都撰有解题,每曲都编配一个前奏性的小型序曲,称之为“吟”。“吟”在内容与定调上和本曲相配合,如:《秋鸿》之前加《飞呜吟》;《离骚》之前加《泽畔吟》;《昭君怨》之前加《秋塞吟》等等。这本来是唐末陈康士所提倡的体例,明初的《神奇秘谱》也多有沿用。到萧鸾之时,他从民间收得每曲之前“悉有吟”的古抄本,于是致力于恢复这一传统。个别曲目实在找不到合适的 “吟” 时则在谱前注明“屡考无吟,以俟后之君子。”

    萧鸾所反复强调的“徐门正传”,乃是元、明祖孙四代徐宇(字天民)、徐秋山、徐晓山、徐梦吉、徐和仲,其琴艺为世人所推崇,被称为“浙操徐门”或“徐门正传”,其流派渊源可上推至南宋琴家郭楚望。郭楚望通过学生刘志方将琴曲传于徐宇。

    萧鸾所在的流派属于浙派,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琴流派。浙派大致形成于南宋末年,创始人郭沔,字楚望,南宋浙江永嘉(今温州)人。浙派风格以流畅清和为主。代表人物有郭楚望、毛敏仲、徐天民、徐秋山、徐梦吉、徐和仲等。代表琴曲有《潇湘水云》、《渔歌》、《樵歌》、《胡笳十八拍》等。浙派重要琴著有《琴操谱》(郭楚望)、《琴述》(袁桶)、《霞外琴谱》(金汝励)、《琴学名言》(徐梦吉)、《梅雪窝删润琴谱》(徐和仲)、《梧岗琴谱》(黄献)、《杏庄太音续谱》(萧鸾)等。除了浙派之外,著名的琴派还有虞山派、广陵派、泛川派(蜀派)、九嶷派、诸城派、梅庵派、岭南派 (广东琴派)等 。

    萧鸾在《杏庄太音补遗•序》中说:“或曰:八音协而神人和,五声具而鬼神上下,其道微矣。谱迹而粗,不足以该道之妙。今之按谱而为琴者,率泥其迹而莫诣其神,攻其声而莫极其趣,而琴之道殆荒矣。”无似曰:“不然。谱,载音之具,微是则无所法。在善学者以迹会神,以声致趣,求之于法内,得之于法外。极其妙则为游鱼出听,为六马仰秣,为匏巴,为伯牙矣。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安恤其谱之有无哉!先贤有言曰:‘大匠与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兹刻也,固初学之师,大匠之规矩也。惟青于蓝者得之。”

    萧鸾序中论述了琴谱与演奏之间的关系问题,批驳了依据乐谱奏琴会导致“琴之道殆荒矣”的说法。虽然“谱迹而粗,不足以该道之妙”,但是乐谱毕竟是“载音之具”,没有乐谱,弹琴者失去了最根本的依据。彻底否认乐谱的功用不足取。当然,有了乐谱也不应“泥其迹而莫诣其神,攻其声而莫极其趣”,而是要“以迹会神,以声致趣,求之于法内,得之于法外”。死板地循谱演奏,至多算是匠人。该序告诫人们,刻印这本琴谱,只是初学者的老师、大匠的规矩。只有那些掌握了乐谱,且又不被乐谱束缚的人,才能从中真正有所得,领悟琴曲之道。

    2011年12月18日,周日下午,古琴雅集在清华大学中国画郑州高研班成功举行。河南省古琴协会会长罗苏理先生现场讲解古琴知识,雅奏琴曲,唱和风流。琴曲有《醉渔唱晚》、《空山忆故人》、《高山流水》,并琴歌李白《关山月》、柳宗元《渔翁调》、《三国演义》诸葛亮《卧龙吟》,听者动容。余感于斯,当场作绝句三首赠之:

其一:听《醉渔唱晚》

琴音声里醉斜阳,水韵悠悠歌韵长。

一曲打渔归去也,乘风载酒满船香。

其二:听《空山忆故人》

空山禅不语,但见树临风。

曲水蜿蜒处,幽人松谷中。

其三:听《高山流水》

高山万仞一琴通,流水声扬古韵同。

此曲谁人能识取?千年明月照清风。

 

 

 注:此文入选《原阳县文史资料》第八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阮郎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