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谈天说地江南风物 |
分类: 记者档案 |
乌篷船——水乡流动的生命
明瓦船是乌篷船中的体大者,有三明瓦、四明瓦诸种。所谓三明瓦,就是在乌篷的两扇定篷之间装一扇半圆形的遮阳篷,这三扇篷的木格子上,嵌着一片片1寸见方的蚌壳片,既避雨,又透光。下为鉴湖中的乌篷船。
绍兴是江南水乡,水乡自然是船的世界,乌篷船或行或泊,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或独或群,独则独标高格,群则浩浩荡荡。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风景。
大闸蟹——阳澄湖哺养的美味
阳澄湖大闸蟹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极品螃蟹。大闸蟹体大肥硕,青背、白肚、黄毛坚爪,这些特征是与其他异域同类的区别。
螃蟹味鲜美,阳澄湖大闸蟹尤甚。其蛋白质含量甚高,热量每一百克食用部分582千焦耳,远在老鳖之上。各种氨基酸的含量更是惊人,其中尤以谷氨酸、甘氨酸、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最为突出,这是任何肉类都难以与其相比的。而且据典籍记载;螃蟹还有清热、散血、续绝伤,以及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津益气等功效。
两位苏州老人提着买来的成串绑扎的大闸蟹(这种传统的扎蟹方法已是很少见了)及吃蟹用的酒和醋,这一天的生活将会变得有滋有味。
湖州南浔镇是辑里丝生丝的集散中心,发达的水运为生丝的交易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条件,通过这种连绵不断的船运,沟通了与外界的贸易交往。
南浔人擅长缫丝,有悠久的缫丝技术传统,用方格簇结茧,成茧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所提高,这是当地蚕农的创新。而这种土制的收茧方式,延续了他们世世代代人的生活和梦想。
南海镇以茧缫成生丝为主,质地精良,闻名遐迩,清政府甚至规定龙袍及内宫衣饰均须以辑里丝为原料,如今以它为原料加工制作的成品仍是大多数人眼里的珍宠。
龙泉剑——铁英淬铸的冷兵君子。
金庸武侠小说里有大量的关于龙泉剑的描写,2003年龙泉铸剑名师们按照小说描写的兵器特征打造了24柄剑和7把刀,以小说中刀剑的名字为其命名,并在2004年的“金庸龙泉论剑”活动中赠予了金庸先生。
龙泉剑的制作,也谓绝技,一把剑的完成,需要几十道工序,上乘之剑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点: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古剑分巨剑、长剑、短剑和小剑,佩长剑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古剑又有文、武之分,一为装饰,—为实战。
蓝印花布——乡野的气韵
在桐乡很容易见到蓝印花布的身影,染房之地、人家庭院,一整匹一整匹地晾在竹竿上,微风动处,随意舒卷,青白相间的素静质感,于四周的尘嚣与时尚景致中,更衬出仿佛与生俱来的宁静。
蓝印花布制作工艺繁复,先在纸上镂刻花纹,也就是图版,刷上桐油加固,然后蒙在白布上,用防染浆加水调成糊状匀称地括在上面,待灰浆完全干透,刮去浮浆漂洗。
蓝印花布用的染料是蓝靛,它以蓼蓝为主要原料,蓼蓝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长椭圆形,干后变蓝色。由于染料用蓝草的汁液,染成的布既色泽艳丽,同时耐洗、耐晒,轻易不会褪色。
蓝印花布以蓝为主色,蓝白两色互为花底,色彩强烈,纹样清晰,富有淳朴、典雅的民族传统特色。成品有围裙、被单、桌布、包袱、蚊账,少女头巾、老太太的鞋面等等,至于以此为衣饰穿着的,就更普遍了。
油纸伞——消失的精致
油纸伞作为雨具中主流品种的历史,有着长达数百年之久的辉煌书写,明清的小说戏曲里不方面的生动记载,如《白蛇传》里许仙与白娘子的借伞传情。
曾经风行于江南地区,集实用和审美于一体的油纸伞,已经从江南人的生活中渐渐消逝了,连同其手工艺也一起消逝,而在江南之外的四川泸州,是目前国内仅有的制造油纸伞的地方之一。泸州油纸伞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已有400多年历史,不过在尼龙伞的冲击下,这里的工艺也将面临失传。
另外,江西,湖南等地方的气候特点跟江浙地区差不多,曾经油纸伞也是其主要雨具,在油画《毛主席去安源》中,当年,他出门去干革命工作,什么都没带,惟独一把油纸伞在手里紧紧握着。而现在那里的油纸伞也已渐渐被尼龙伞取代。
黄泥螺——此味只应江南有
湿润而富有光泽的亮,曲线回环的身形,这就是生长在大海边、滩涂里不太为人所知的新鲜的黄泥螺。泥螺属软体动物,螺科,但却无螺塔。因其生长在泥涂里,壳虽淡黄色,腌制后黄色又深,故有此名。
龙井茶——一杯清茶有山水
“不雨山长涧,无云山自阴”,这是人们对龙井茶的著名产地之一梅家坞的赞誉。茶园绿如染,茶山接云天。粉墙黛瓦,茶舍飘香。梅家坞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世代茶乡,其清幽的自然环境与浓郁的茶文化,使其名声大噪,并成为人们品茶与休闲的上选之地。每到节假日,这里就都是慕名而来的喝茶人。龙井茶当以产自龙井为最好,但是梅家坞龙井茶也是龙井珍品,它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
胡公庙前乾隆皇帝钦点的18棵御茶树所产的茶叶。2005年4月8日,这18棵御茶树首次采摘所得的青叶,经首届炒茶王盛蔚根和他的弟弟——当年的新科炒茶王盛遥明精心炒制后,100克御茶被茶叶专家当场评定为茶中极品,并被公证人员当场封存。最好的御茶加上最佳的炒制,这100克御茶在10天后的拍卖会上,最终拍出14万元的天价。
霉干菜——阳光晒出的家乡菜
霉干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之别。芥菜味鲜,油菜性平,白菜质嫩,(我们常见的雪里蕻,则是芥菜的变种)用以烹鸭、烧肉别有风味,绍兴居民十九自制。霉干菜的制作与腌菜不同:将收割来的鲜菜整理清洗好后,先晾晒一两天。然后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堆放,待菜叶呈黄绿色后,开始腌制,铺一层菜洒一层盐,踩踏一次。直到将菜汁踩出为止。等十天半个月菜腌到黄熟后再起缸晾晒、蒸熟、晾晒。霉千菜就这样在反复晾晒下,色泽变得金黄红亮,香气扑鼻。
霉干菜是中国南方最传统的烹饪原料之一。它看似乌黑,却别有香味,能解暑热,洁脏腑,消积食,治咳嗽,生津开胃。在淅江,最负名声的是绍兴霉干菜。在多雨的绍,难得的晴天便会引来一种别样的景致家家户户忙着晒霉菜。桥头、河边、场院甚至乌篷船顶,都有它的身影。
扬州澡堂——江南那池“忘忧汤”
扬州人天天泡澡,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对扬州人来说,下午上浴室泡个澡,让大炉膛烧出来的水和蒸汽包裹住全身,那种“水包皮”(上午喝茶叫“皮包水”)的销魂滋味,真是赛过神仙啊。洗完澡还可以品茗、聊天,再捶揉敲摩,此时,任何忧愁烦闷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紫砂壶——紫砂泥土蕴乾坤
紫砂成型工艺是世界陶器生产中绝无仅有的泥片镶接拍打成型法,精湛独创的工艺手法,成就了紫砂陶器的珍罕性。而紫砂壶又是真正个性化的艺术作品,工艺大师的个人风格会直接影响到所制作的紫砂壶的造型。
宜兴是中国“陶都”之一,紫砂品种繁多,以茶壶为最,独特的原料材质紫砂泥属于高岭土——古英——云母类型,它的可塑造性强,干燥收缩率小,另外可以单独成陶,不需要再有配料以及无需施釉,色泽古朴。而壶盖内、壶底的印章便是工艺大师的标记。
绍兴酒——鉴湖水的精华
如果说绍兴是一座酒城,那么咸亨酒店显然是那酒城里的一块匾额。咸亨酒店与鲁迅故居相距不远,这家起源于清朝的酒铺,在曾经倒闭这后,又于鲁迅诞辰100周年的时候重新开张。由于孔乙已的原因,到绍兴的时尚男女总喜欢到咸亨酒店以一种斯文的腔调对着柜台说:“温两碗黄酒,要一碟茴香豆……”,并且用这里独特的串筒来温酒。
绍兴酒的酒坛有数种,酒夫挑着的大酒坛最为普遍,也最为古老。看似土气,却不简单,尤其坛口封头颇为讲究。酒入坛后,先用灭菌的干荷叶封口,后用陶制的瓦盖扣住荷叶封口,再用箬壳裹住瓦盖,并以竹丝扎紧,最后才用封泥涂抹密封。封泥是用黏、盐卤、砻糠拌和而成。最后再用石灰满坛罩昂刷一遍。更讲究的还在封头里压进酒坊的坊单,也就是如今的说明书。
图为落缸发酵,发酵是酿酒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发酵的时间短,出酒不足,时间长了,酒又会发酸。有经验的酿酒师能从捂得严严实实的缸外,凭着细听缸内切切嚓嚓的如螃蟹吐沫的琐碎声,从而恰到好处地断定出开酒的时机。这种酿酒师,俗称“酒头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