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通判的冷血

(2013-06-22 17:05:24)
标签:

夜雨西窗烛

仇长义

大宋提刑官

袁通判

冷血

分类: 生活感悟

http://s7/mw690/4689eb47tdfba7dfda4a6&690
袁通判的冷血

       ---《大宋提刑官》启示录之三

寒窗学子,进士出身,高中榜眼,却屈居嘉州一隅做了个小小通判,十几年不得升迁;眼睁睁看着不学无术,贵为皇亲的饭桶式人物范方范知州在自己的头上作威作福,一手遮天,袁捷袁通判实在咽不下这口窝囊气,于是铤而走险,一手导演了嘉州库银失窃案,意欲借此显示自己的精明强干,才智超群,赶走昏庸知府而取而代之。手段尽管毒辣了些,却瞒天过海骗过了皇上群臣,库银失而复得,皆大欢喜,知州的红顶子眼看唾手可得,未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同窗好友宋慈的火眼金睛下弄巧成拙,破绽百出,功亏一篑,身败名裂。

 

正道不通,剑走偏锋。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底层官场小人物的不甘与抗争大抵如此。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只是这袁捷袁大人的心肠过于阴毒了些。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达目的,袁大人不惜将不肯配合的同事好友公孙健销尸灭迹,栽赃陷害,使其家破人亡;为达目的,袁通判不惜将无辜渔民生灵涂炭;为达目的,袁官员不惜将红颜知己紫玉姑娘杀死灭口。一句话,只要利于升迁,便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什么良心,道德,统统见鬼去吧!

袁大人的血,已经冷了;心,已经死了。

 

不择手段,便要进行巧妙伪装。十几年来袁大人刻意压制自己,道貌岸然,君子风范,处处以清贫清廉示人,刚正不阿处事,骗过了嘉州的大小官吏和平民百姓,口碑甚佳;甚至还一时骗得了宋慈的眼睛。可纸里包不住火,狐狸尾巴终究要现原形,直至走上不归之路。

 

是什么造就了袁大人的作秀与阴狠?本性使然,还是专制制度下,任人唯亲,金钱至上,大道不得行,致使旁门左道兴?

一个社会,如若虚伪,虚假盛行其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情何以堪?

 

再设想一下,如若袁通判的骗局未被宋提刑揭穿,袁大人就此青云直上,嘉州的政局和百姓会是怎样的情景?

 

冷血的袁通判;可怕的袁大人。

                             2013/6/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