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薛蟠作诗---《红楼梦中的潜规则》之三十三
(2011-01-16 16:29:00)
标签:
仇长义红楼梦潜规则薛蟠薛蟠体诗歌随笔文化交流 |
分类: 《红楼梦》中的潜规则(随笔) |
也说薛蟠作诗
---《红楼梦中的潜规则》之三十三
薛蟠这哥们,不学无术,骄奢淫逸,走狗斗鸡,典型的浪荡公子一个;却不矫情,不虚伪,不狡诈,对母亲孝顺,对妹妹疼爱,对朋友坦荡。虽是大老粗,却粗得真实,俗得可爱,村得有趣。
设若宝玉、冯紫英等人的聚会上少了薛蟠,那将是多么地寡兴无味。薛老大的忘情,薛老大的装憨卖呆,薛老大的插科打诨,薛老大的“薛蟠体”诗,为酒桌上增添了多少欢快的气氛啊!
让薛老大作诗,可真是难为他肚子里那点可怜的墨水了。不然就不会“登时急的眼睛铃铛一般”,又是咳嗽又是愣怔了。不过,情急之下还是勉强作出来了,虽然荤素搭配,未免粗俗,却也押韵,赢得笑声一片。可以说,薛蟠作诗,是聚会的高潮部分,就像如今酒桌上的黄段子一般效果,人们也就见怪不怪。高兴就好,开心就好。
说起“薛蟠体”,自然想到了现代史上讹传韩复榘实则张宗昌所为的“远看泰山黑乎乎”与“大明湖,明湖大”之类的打油诗。这类所谓的诗歌,虽然村言俗语,但由于出自著名军阀之口,流传颇为广泛,至今还被人们当做笑话普及,比正儿八经的诗受众还要广。
这类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直抒胸臆,张口即来,有时气魄蛮大,这当然与军阀作风有关。但是朗朗上口,不虚伪不造作,不像如今的什么“梨花体”之类,披着诗的外衣,说着貌似深刻的大白话,把人涮倒过后又气得口眼歪斜,也不像什么“先锋派“诗歌,醉汉胡沁一般绕来绕去,昏言乱语,不知所云,简直是图财害命,更不像手机黄段子,外表君子,实则色痨,句句离不开脐下三寸,下作得很。
如此说来,薛大少爷还算为诗歌作了点贡献,起码留下了至今还在某种程度上被人津津乐道的“薛蟠体”,让酒桌之上不再寂寞,让醉眼朦胧之人亢奋不已,同时也为某些“人士”的附庸风雅提供了一块源远流长的遮羞布。
幸也?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