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我也又恢复了在广外自习的生活,新生也已经报到了,于是校园里又多了许多还带着稚气新面孔,不知他们此刻的心态如何,憧憬、新奇、亦或还有失落和迷惘吧,每个人心中的大学或许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都已经开始了一样的大学生活,一如身上那统一的迷彩服。
对于每个新生来说,大学都如同他们心中的一个美丽的梦,对有些人而言,大学就像一个知识的殿堂和宝库,他们希望从这里带走知识;对有些人而言,大学是一个交往的平台,他们将在这里收获珍贵的友谊,有些甚至会让他们收益终生。而在我看来,大学最首要也是最基础的,在于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和心智。从中学到大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从几乎完全依赖老师、家长到更多的依赖自己的转变,在大学,他们开始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主和独立,无论是生活上、学习上还是经济上,哪怕这只是相对的独立,但对于人格结构的发展而言,这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契机,独立、自主、自我意识、理想、价值观,有太多的人格特质,都最终取决于大学阶段的塑造。一如有人在大学里,勤奋学习,博览群书,在不断积累着自己的专业素养的同时,渐渐形成着的,也是一种刻苦、拼搏的个性;有人在大学里热衷于参加社会或是学生活动,积极锻炼自己的社交或是组织能力,伴随着的,是形成了外向、活跃、善于交际等个性特点;当然,还有那些天天与电脑游戏为伴的人,在荒废学业的同时,他们所失去的,更是一颗曾经进取的心。
知识固然重要,但在知识的海洋里,永远没有尽头。知识的积累不仅取决于几年的大学生活,更取决于我们的一生和我们的心态。而心理的发展却有着很强的不可逆性,大学阶段作为心理可塑性较强的最后一个阶段,对于一个人人格结构的最终定型有着近乎终局的影响。现在有着太多关于大学毕业生走入社会却无法适应社会的事实,对于他们而言,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他们毕业的学校亦或选择的专业,而在于他们缺乏适应社会的心智。
心理,你大可以忽视它,因为社会看重的是学历,但是你却时刻不能不受它的影响,因为它决定着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遗憾的是,尽管如今大学校园中心理问题频发,跳楼也好,犯罪也罢,但无论是社会还是我们的高校,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和正确对待,其实都还很不够。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决非仅靠设几个心理咨询中心亦或是填鸭似的灌输些政治观念就可以实现的,这不只是一个投入的问题,更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不只是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问题。
亦或我的观点在有些人看来不值一提,但这确是我走完四年大学生活后最重要的感悟。所以,每每遇到那些师弟师妹们,无论他们是刚刚踏进大学的校门,还是即将接受社会的洗礼,我都希望能与他们分享我的观点。因为,每个人在面对着一个陌生的领域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是经验。对我自己而言,虽然现在我已经离开了校园,但是我会继续努力的,希望有一天,能够以一个学生的名义,重返校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