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米兰在雅典终于报了两年前的一剑之仇,虽然这并不是一场典型的米兰式胜利,虽然过程并不如期待的那样完美,但能够以复仇利物浦的方式重返欧洲之巅,没有什么比这更完美的结局了。
先说说运气,两年前在伊斯坦布尔,能够在0:3落后的情况下实现大逆转,在实力和拼搏之外,运气也站在了利物浦这边。上天是公平的,不可能永远眷恋同一支球队,亦或是本赛季的困难和曲折,这场比赛中,AC米兰得到了命运女神更加的青睐。利物浦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都占据了场上的主动,获得了大量的机会,纵然迪达神勇,但毕竟无力一人阻挡利物浦的射门,而当利物浦一次次极具威胁的射门却又一次次的滑门而过,米兰却凭借着一个定位球以一种非常态的方式将这个并不算极佳的机会转化为进球时,比赛的走向似乎也已经在冥冥之中有所安排了。
还是说说具体的比赛吧。赛前和同事聊到这场比赛时,我说利物浦一定会使用单前锋,同事不解。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对于利物浦而言,比赛的关键不在于前锋的杀伤力,而在于利物浦的中场能够有效的压制米兰的中场。而要想压制对于米兰的技术型中场,走技术路线对于利物浦来说显然不现实,只能通过压迫和逼抢,而要做到这个必须保证两点,一是中场必须有足够的人数,二是能对关键球员实施有效的贴身防守。为了达到第一点,所以杰拉德、阿隆索和马斯切拉诺同时出现在了中路,而为了达到第二点,所以马斯切拉诺与卡卡如影随形。必须承认,贝尼特斯的安排在比赛中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和收效,再加上利物浦本身就是一支极具力量型和压迫性打法的球队,所以在有针对性的人员布置和全场高强度的压迫下,比赛几乎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利物浦的轨道,完全压制住了米兰的中场。反观米兰,前后场脱节,失误频频,皮尔洛无法有效的组织调度,卡卡的突破一次次的被马斯切拉诺拦截,西多夫更是几乎消失了大半场比赛,米兰的中路短传控制和渗透根本无从发挥。而通过高压的逼抢,利物浦却利用米兰的失误获得了大量的机会,如果不是运气不错,上半场落后二、三球也不奇怪。
下半场开始,同事一直埋怨安切洛蒂为何不作出调整,其实面对西多夫一次次的失误,大因突破或是护球却一次次的被对方破坏,安切洛蒂当然都看在眼里,他不是不想调整,而是手中无人可换。此时,米兰需要的是能控球能衔接的中场,需要的是有速度能突破的前锋,而看看米兰的板凳,布罗基、塞尔吉奥、吉拉都不是这刻需要的角色,贸然的换人,可能会带来更不好的后果,毕竟此刻米兰是1:0领先。倘若这场比赛失利,或许安切洛蒂的保守和不及时换人会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但是,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米兰对替补的缺乏锻炼(所以不能换古尔库夫)和转会的失败(除了吉拉,已无别的可用的前锋),所幸,这些都没有发生。
米兰上半场中场失控,自身原因主要是受制于利物浦的逼抢和攻势,为了更好的协防,加图索-皮尔洛-安布的站位相对靠后,而卡卡-西多夫仍然保持了过去相对前压的位置,致使中前场距离过大,前后脱节,难以进行有效的传递和推进。下半场开始,如果延续上半场的阵容,米兰的出路应该在于卡卡和西多夫加强回撤接应,缩短和安布-皮尔洛-加图索的距离,同时避免盲目的向前推进,增加横向的传递。但下半场前段,这样的变化并没有出现,所以米兰延续了上半场的被动。所幸比分的领先和利物浦的久攻不下迫使贝尼特斯主动作出调整。贝尼特斯作出了一次赌博似的换人,用高佬换下了马斯切拉诺,这也正是本场比赛的转折点!马斯切拉诺或许不是利物浦最突出的球员,却堪称本场比赛最关键的球员,正是因为他超强的贴身防守、拦截能力,才能够成功的限制卡卡的发挥,使得米兰的中场无从发挥,也极大的分担了杰拉德和阿隆索的防守压力。利物浦的机会,不是建立在中场的调度组织上,而是建立在高强度的逼抢之上。马斯切拉诺的下场,使得利物浦中场本场比赛赖以得势的拦截能力几乎消失殆尽,中场的防守在马斯切拉诺下场之后形同虚设,比赛开始重新进入米兰的轨道,米兰的中场又开始有了流畅的配合。大因的进球,正是卡卡在中场拿球后无人上前拦截,从容的观察之后送出了一计直穿,剩下的,就是大因轻松的将球送入球网了。而此刻的高佬,却因为得不到中场的支持,只能在场地的另一头碌碌无为。
接下来的比赛似乎出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情况,利物浦虽然1:2落后,比赛也进入了最后时刻,但是占据优势大半场比赛的利物浦却突然失去了对比赛的控制,别说如同之前的比赛那样保持对米兰持续的压力,甚至连一两次像样的进攻都根本组织不起来。虽然利用角球扳回了一球,同事在一旁甚是紧张,担心翻盘的奇迹是否又会上演,我心里却无比的坦然,因为利物浦此时已经失去了重新控制比赛的能力甚至是体力。几乎整场比赛高强度的逼抢几乎耗尽了利物浦球员的体力,这个进球,仅仅只在于挽回些许颜面,而无法再次吹向反攻的号角了。
神奇的贝尼特斯,终于神奇不再,除了运气之外,利物浦最终输在了贝尼特斯自己的安排上。此刻,我只想尽情的欢呼、喝彩,为了胜利、为了复仇、为了心爱的米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