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太难了!真的没想到小学奥数题这么难!”

(2011-03-01 14:33:24)
标签:

杂谈

由61名社会各界读者参与的华商报奥数体验考试举行。考试结束,很多家长感叹:“以前看孩子做题时挠头抓痒的还以为孩子笨,考完我才知道冤枉孩子了。”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D/DA/DA5D3C56DC3A7C24F0EB463424062B90.jpg

祝饶火来参加奥数考试,他的女儿“陪考”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王警 摄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2/21/214A90463B2A5F215D3A5497F96D43B4.jpg

年纪最大的考生、82岁的解恒超(前排左一)和年纪最小的考生、8岁的朱煜章(前排左二)同台体验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5/5D/5DADD4B6D015FABDB9362D76DB6D84BC.jpg

张柏阳手捋头发认真思考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8/80/80094810C516D6F3487C029F3840F8F9.jpg

66岁的张曼丽答题的样子像个小学生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6/6D/6D4F2C9E8D294A2565DDB23A1ED002AA.jpg

学生们认真思考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6/6F/6F09364AF3170AB0DC68701E0DFFAC97.jpg

华商报讯 专家、市民等在本报研讨治理“奥数班”顽疾奥数到底是什么?奥数到底有多难?“奥数”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学习呢?参加奥数班真的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吗?

昨日下午2时,由61名社会各界读者参与的华商报奥数体验考试举行。考试结束,很多家长感叹:“以前看孩子做题时挠头抓痒的还以为孩子笨,考完我才知道冤枉孩子了。”

原定50名“考生”临时增加为61名

昨日下午1时许,从8岁的小孩到82岁的老人,还有一些报了名但未接到通知的家长与小学生都陆续赶到本报准备参加考试,六年级女孩邱梦凡说:“我为这个考试准备了好几天了。”

“给我加一个名额吧,我小孩马上就上三年级了,我正在为给她报不报奥数班而纠结,特别想参加考试,看看奥数究竟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会很折磨孩子。”未接到通知的小学生家长何女士对记者说。因为来的人比较多,本报原先确定的50名考生,临时增加为61名。

昨日下午1时45分,61名参加考试的读者凭“准考证”进入考场,按照编号准备考试,其中小学生28名,小学生家长31名,还有1名初中生和1名大学生。

8岁的朱煜章才上二年级,陪他来考试的郭女士说,儿子似乎有些数学天分,“他还没接触过奥数,今天让他来就是看看他是不是对奥数有天赋。”

小学生多少都能做些有成年人几乎交白卷

本次体验考试本报聘请教学专家,综合去年西安市一些学校奥数考试试卷,专家提供了一套难度适中的奥数模拟试卷,其中选择题5个,填空题10个,计算题3个,解答题5个;考试时间与名校录取奥数考试时间相同,都为70分钟。

昨日下午2时,奥数体验考试准时开始。考场内,小学生为一组,中学生及大学生为一组,家长们为一组。

记者观察发现,面对同一份试卷,小学生们大多数反应比成年人快,无论能否算出结果,演草纸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数字和验算公式。与之相反,成年人们多数处于思考状态,很多人直到交卷时,演草纸上也没写多少,整个考试过程中,不少家长都在“抓耳挠腮”,有的几乎交的是白卷。

考完试后,王先生说:“难!太难了!真的没想到小学奥数题这么难!”本科学历的王先生孩子还在上一年级,“今天来体验一下,奥数题目太恐怖了!”

考试结束后,不少参加考试的家长对记者说,考试题量太大,时间根本不够用,这才发现孩子们平时学习奥数的压力有多大。

采访了解到,小学生们因大多数平时都在学习奥数,对题目难度表示“还行”的居多,但大都表示“希望没有奥数这个沉重的负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