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2011-07-08 08:27:17)
标签:

校园

【摘要】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活动中的一个亮点,是对学生思想教育进行引导的重要平台,在大学校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我校社团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但随之而来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影响了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我校应针对不断出现的新特点,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使之成为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社团文化 学生社团 发展态势 明星社团

 

优秀的社团文化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社团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高校学生关注的焦点,并不断探讨和寻求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使之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一剂良方。

一、我校社团发展现状

(一)、我校社团呈现规模化发展

截止2009年,我校注册社团120个,共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竞技等六类,而且大多数社团形成规模,有固定的社团规章制度和部门设置。社团每学年定期自发开展活动,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

(二)、社团内外管理正日益成熟,但有两极分化形势出现

我校各学院的社团通归校团委下设的校社团联合会管理,总体协调管理社团活动和日常事务。鉴于社团种类繁多,不可避免同类社团并行存在,出现了竞争,导致部分同类社团两极分化严重,存在个别社团名存实亡现象。比如全校羽毛球社团就有三个之多,只有其中一个发展较好,其余两个处于无活动可办的境地。

(三)、社团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办活动情况显现

如今社团活动不局限于室内,如在教室或者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更多的文艺类社团,比如乐队、舞蹈、时装表演等,把眼光放在了外场,这样不但可以把活动办大,不受场地制约,最重要的是能够扩大社团影响力,这样一来,办一场活动需要的成本不菲,所以大型的社团都设立了外联部,主要任务是向社会企业集资,利用活动给企业做宣传,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社团目前存在问题

(一)、受自然条件影响

1.各社团发展良莠不齐

社团成立之初,每个负责人都想大展拳脚,把社团做大做强,但是个别社团没有迎合同学们的“胃口”,导致发展困难;还有的社团在成立之初到运行几届时还可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兴趣,遭遇窘境。更多的社团呈发展良好态势,比如艺术学院的街盟社团(以学习街舞为主),成立六个年头,仍然深受同学喜爱。

2.社团活动场地不足,资金支持不够。

由于学校社团较多,教室、活动场所有限,致使固定的办公和活动地点缺乏,社团成员缺少沟通和交流,不能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体,客观上影响广大学生社团干部的协作水平与默契程度;学校开展活动经费有限,活动因此受到限制,一些活动从而“流产”,社团无活动可开,自然无法良好发展。

(二)、受人为因素影响

1.管理不够规范,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学生社团的自主性往往较大,其内部管理、活动内容一般完全由该社团的主要负责人决定,学院分团委的干预较少,社团成员一般享有退出社团的自由。部分社团成立之初,规章制度就不是很完善,对社团管理无据可依,无激励和约束机制,这造成学生社团会员随意性较大。

2.社团活动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校社团条约规定,每个社团每学期必须开展活动。所以部分学生关注度较低的社团,为了应付差事,草草举办一个活动,活动之前无宣传,活动过程不规范,致使活动结束之后连社团内部成员都不知道开展了活动。还有部分社团今年活动举办的好,明年就销声匿迹了。

3.社团的继承与发展不够

多数学生社团的活动组织和发展往往依靠社团负责人来维系,一旦个别负责人毕业,组织便江河日下,难以维持,后继的负责人培养不到位,新社团负责人很难再号召起其他社团成员,导致社团名存实亡。

三、社团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客观原因

1.社团性质决定同学受欢迎程度,文艺、体育类社团发展较好

社团是为了满足、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所以大多数同学对文艺、体育类社团关注度高,加入其中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展示的舞台,有助于提升自信,因此,这类社团“人多力量大”,发展态势相对良好。

2.社团有活动场地的较少

社团有了固定活动场地,就增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凝聚力得以提升,但是受办学条件影响,有固定场地的只是少部分社团,大多数社团目前还无固定活动场所,导致社团发展不乐观。

3.学校资金支持不足,社团发展受到局限

    校团委每学期对各社团有固定的立项建设资助,学院各社团可以通过申请方式获得资助,但是对于做活动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做大型活动还得向社会筹资。发展良好的社团可以做到这点,但是对于小型社团来说,活动对企业宣传不够,向社会筹资也非一件易事。

 (二)、主观原因

1.个别社团成立比较仓促,成立之前未做调研

个别学生在成立社团时,全凭一时心血来潮,未做实地调研,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对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估计不足,虎头蛇尾,导致社团发展呈衰败态势。

2.社团指导教师责任心有待加强

我校每个社团都配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每年聘任一次,对社团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等,使社团呈良性发展态势。但是个别指导教师工作繁忙,对社团工作指导不够,监督不够,对社团骨干培养不够,缺乏责任心,导致部分社团无核心,无法正常组织活动。

三、社团发展改进措施

(一)、社团从严审批,提升社团质量,规范社团制度

校团委和学院对社团申报把关,进行可操作性论证,从严审批;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坚持社团每周例会制度,出席情况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做好社团的注册,社团成员的登记注册,做到社团财务公开、帐目清楚,增加透明度;保证活动之前有策划,活动过程有记录,活动结束有总结,使社团总体质量得以提升。

(二)、加大对精品社团活动的资金、场地的投入,鼓励社团走向社会筹资

活动是社团的灵魂。所以在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督促社团每学期举办活动,活动不以大为主,而以精为主,以开展活动来加强社团成员凝聚力;学校、学院加大对社团的经费投入力度,并创造条件为多数社团提供活动场地,促进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对于大型活动,学校经费给与资助的同时,还要积极走向社会与赞助商进行接触,社团做活动为企业宣传,企业为社团提供部分活动经费,实现“双赢”,在锻炼学生社交能力的同时,节省了开支,还使得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三)、鼓励社团创精品、系列活动,注重培养“明星社团”

我校对社团的资助和支持正逐年加大,每学年定期开展“社团文化节”、社团立项、“明星社团”和A级社团评比等,各社团应该以此为契机,积极申报项目,举办系列活动,形成品牌社团的品牌活动,每年定期开展专场活动,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除此之外,每学期应该对表现出色的社团进行奖励,形成强有力的激励制度,尤其加大对“明星社团”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激励其他社团不断进步。

(四)、加强各学院、各高校之间社团交流,取长补短

社团的发展不应该固步自封,应该积极打破同类社团之间的壁垒,增强有益竞争,加强交流,每学期聘请学校“明星社团”或者校外知名社团进行讲座,小型社团从中查找不足,取长补短,最后达到共同提高。

(五)、社团指导教师着重培养社团骨干

部分社团从兴盛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团负责人的“传帮带”工作做的不够,对骨干的培养不够。社团指导教师应该定期召开社团负责人座谈会,对其进行培训,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每学期对社团工作突出的骨干进行表彰,以此激励学生的进取心;普遍培养与重点选拔相结合,做好社团负责人的传承工作,使优秀的社团发展不脱节。

通过对我校社团发展现状的研究,找出了我校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制定了新措施,并期望达到预期效果,使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内容健康、形式新颖、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构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使之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