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汾城古建筑群

(2015-05-09 16:41:04)
分类: 走遍山西
汾城古建筑群位于中国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汾城镇原为太平县治所,现存四十余座古建筑,由北向南分布有城隍庙、文庙、鼓楼、学前砖塔、县衙大堂、关帝庙、社稷庙、洪济桥、城墙等,时代从金至清末。古建筑群布局完整,对研究金以来县级城市的建筑、城市规划、政治经济等有重要价值。

洪济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东西向,石砌单券单孔,清乾隆年间将桥上廊房木柱改为石柱。

汾城关帝庙建于元大德四年(1300年),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歇山顶。

汾城文庙始建于唐,重建于元至元六年(1340年),现存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等建筑。

汾城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现存山门、戏台、献殿、大殿、钟鼓楼、配殿及厢房等建筑。

社稷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现存献殿、大殿、钟鼓楼。

城墙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现存西城墙长约1000米。

学前塔建于明清,为八角九级空心砖塔,高21.5米。

县衙大堂重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另有古商铺三座及古民居两座,均为明清建筑

汾城镇地处山西襄汾县城西南16公里处,是襄汾县的一个比较大的乡镇。说起汾城,那话就长了。汾城,顾名思义,也就是汾河岸边的城邑 。  
远在古代的时候,当时的汾河水很大,浩淼无边,波涛涟涟。战国时期,晋国遭灾,向秦国借粮食,运粮的船队就是从渭河经黄河入汾河,把粮食运到了绛都,也就是现在的新绛,解了晋国的燃眉之急。汉武帝还曾坐三层高的大船沿汾河北上到河东祭后土。《史记》中提到秦魏交战,秦兵直捣魏国腹地,“兵屯汾城”。记载中的这个“汾城”就是现在襄汾县赵康镇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晋城遗址。  
  现在的汾城,在北魏的时候叫太平县,是唐贞观七年,从现在汾城北边的古城镇迁过来的。 太平县的名字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民国初期,当时全国有几个太平县,为了避免重复,又改成了汾城县。1954年,当时的汾城县、襄陵县合二为一,组成了现在的襄汾县。  
  唐代的尉迟敬德大家都知道,这位赫赫有名的战将,东征西战为秦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被封为鄂国公。据说秦王李世民给他的封地就在汾城一带,名曰“鄂公堡”。  
图中,就是现在汾城尉村保存的“鄂公堡”的城门洞。   
汾城县城的城墙原为土墙,明代崇祯四年县令魏公韩大兴土木,“采石为基垒以砖”,现在以西墙最好。古代的汾城城墙,“高四丈,濠深一丈五”,有五座城门。它三面临沟,有人说它是一座龟城,也有人说它是一座凤城,这虽都是因为地形地貌而论,但汾城总归也是一座据险而建、易守难攻的要地。  

由于历史的原因,汾城在各个朝代的交替时期,都处在兵家必争之地,战火焚毁,生灵涂炭。而每个新朝代的开始,又都要对汾城进行大规模的重建、重修。历朝历代的建设,在汾城留下了大批的古建筑,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筑群之一,总面积大约为2万多平方米,以鼓楼为中心依次由北向南排列为城隍庙、文庙、明伦堂、魁星庙、鼓楼、学前砖塔、试院、县衙大堂、真武庙、关帝庙、社稷庙、洪济桥、城墙等。  
汾城完好地保存了这么多古建筑,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就拿城隍庙、县大堂来讲,从建国时候开始,一直是作粮库的;文庙里还是书声朗朗,做了学校;试院、社稷庙作了医院;真武庙做了药材公司;关帝庙成了医院的家属院……。尽管如此,社稷庙的山门、工商所占的王家宅第、商业局占的布政司大院,还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被拆毁、改建成了宿舍楼、商场门面。作为民房,好些过去老太平县的望族世家的宅第,也都被拆掉了,现存的只有王家的三处四合院,分别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和道光。  

说到汾城王家,《山西通史》明清卷记载:“……襄汾的尉、王、刘、杨等家族资产也达到数千万两白银,…在鼎盛时期“日进斗金”。而晋中的侯、曹、乔、渠、常、刘诸姓人家资产仅在七八百万两到百万两,与平阳帮实力相差悬殊;况且晋中的几大家族主要兴盛于清朝中叶以后的一百多年间,而平阳帮则称雄明清两个朝代及民国时期长达500年之久。  
    就拿晋商的钱庄票号来说,票号大多集中在晋中,钱庄则大多集中在晋南,而且比票号产生要早得多,当时就有“南庄北号”之说。据《中国实业志?山西卷》载:“今襄汾县汾城镇永德泰钱庄,创建于明万历44年(1616年)”,是最早经营金融资本的商号,比平遥日升昌票号( 创建于清朝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要早208年。史载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仅苏州一地就有晋南钱庄81家。钱庄与票号金融功能类同,但是钱庄无论在资金规模之大、总体数量之多,还是运营时间之长,都是票号无法比拟的。  
这其中提到的望族,就有汾城王家。王家在明清两代都声名显赫,这个先后出了一个进士、四个举人、一个户部右侍郎、一个知府、三个知县的家族的后人们,至今仍然住在他们明代的老宅院里,虽然平凡,但依然享受着先人们的福泽。  
王家宅院向西五十米,就是著名的汾城城隍庙,建于明洪武2年[公元1369年],建筑面积四千平方米,由影壁、石旗杆、左右牌坊、山门、过亭舞台、献亭、大殿、钟 鼓二楼及西庑组成。  

 城隍庙,过去是各级官员上任宣誓就职的国家宗庙。按照不同级别,城隍的名讳也不一样,也就是说,有王公侯伯的级别之分。汾城的城隍,按照旧制,是属于县一级的城隍,被称为“显佑伯”。每年四月和十月,县里都要在城隍庙逢两次庙会,祈求城隍惩恶扬善,显灵佑民。  
城隍庙进入山门后,坐南朝北面向献亭是一处很具元代特征的明代戏台,建于洪武二年。虽然朝代更变,但明初的时候,建庙时所用的工匠、建筑格式依然都是元朝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叫汾城城隍庙戏台为元代戏台的原因。  

城隍庙的影壁和屋面琉璃构件保存完整,正脊与垂脊花鸟怪兽、仙人彩马、鱼龙变化、五颜六色、光彩夺目,不失为明代琉璃佳作。  
文庙是祭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圣殿,也是过去官办学校——儒学的所在地。汾城的文庙,以前被学校和粮站一分为二,现在已被县文管部门收回,并且修缮一新,正等待着人们的瞻顾。  
文庙的建筑面积为六千平方米,始建于唐,元代至元六年重建,明清修复。它主要建筑有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名宦祠与乡贤祠,东西两庑、月台、大成殿、藏经楼、启圣祠(内供孔子五代祖先)等 。  
    明伦堂---始建于元代,面积283平方米,明伦堂在文庙大成殿西30米处,  
历为明清府学所在地。文革期间做过学校的校办工厂的翻砂车间,在北墙外面,还发现过几十发日本人遗留的炮弹。现做碑林使用,内收藏石碑几十通,其中有我省保存最完整的北魏正光二年[512]的造像碑,以及北齐、隋唐等朝造像碑碣和书法碑碣等。  
    城隍庙和文庙前后相依,仅以一套条道隔开,但又被横街矗立的两做木排坊连接在一起,城隍庙的石制旗杆和五彩琉璃影壁,就贴在文庙的后墙上。两庙除高低错落五颜六色的琉璃顶建筑之外,还有数人合抱的千年古柏,郁葱参天,蔚为大观。空中望去,红墙绿瓦被浓绿点缀分开,古朴神秘之感,由然而生。  
      
汾城像其他古城一样,街道、建筑的格局,都有中轴线、中心点,汾成的鼓楼就是个典型。鼓楼位于十字街中心,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为清康熙47重建,清道光与民国均有重修。十字歇山重檐阁楼式建筑,通高十五米左右,底座为十字券洞式拱洞通往四街,分上下两层,下层周砌女儿墙,四面开门,内部以木梯登二层,二层置木栏杆,可远眺四方。上下两层均以木斗拱承托出檐和翼角,外观威严华丽。  
    老汾城县的县衙大堂,以前一直作为县粮库的仓库,现在被人作为堆放杂物和存放汽车的地方。它始建于唐,相传原为鄂公帅府,康熙34年毁于大地震,三十五年重修。  
    真武庙,庙位于小东门街北,座东向西,建于元大德四年[1300],现存大殿,面积196平方米,面阔五间,悬山,琉璃瓦布顶,保存完好。  
    关帝庙,位于大堂东侧,坐东面西,依次分庙门、钟鼓楼、献庭、东大殿,现在已修改为民房。  
   社稷庙位于南关石坡北,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以前被公社医院占据,医院改建的时候,将庙的山门拆掉建成了宿舍楼,这是不久前的事情。现存献殿、大殿、钟鼓楼、东西两庑。它的木雕、彩绘,精巧细腻,美观大方,实为雕刻艺术中的精华。  
汾城在地理位置上,虽不怎么险要,但由于古代连年雨水冲刷,在它的西、南、东三面都有很深的沟壑,而且夏季多雨的季节这些沟壑常常洪水泛滥,汇入汾河。  
这些沟壑,一方面是汾城的天然屏障,另一方面也带来交通上的不便,所以汾城也是个多桥的北方古城,周围一共建有五座桥梁,分别为城南南关沟的洪济桥、城东五龙庙沟的望汾桥、城西门外的广济桥、城南的会济桥、城东南东庄沟的无名桥,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洪济桥。  
      
洪济桥位于南关石坡下,东西向,桥身为单砌单券单孔拱桥,桥上东西纵向建桥廊五间,木石结构,单檐歇山顶。金大定23年建。清乾隆年间易木桥柱为石柱,至今保存完好。   
古代,作为城邑,必须有城墙、街巷、府衙、庙宇、店铺、居民,也必须有行政、戍守、商贸、教育等职能。汾城,这个千年古城,经过千百年的战火洗礼,经过各个朝代能工巧匠的建设,经过劳动人民的世代繁衍生息,早就成为了一座重要的通都大邑了。至今它保存的文庙、社稷庙等建筑,就其建筑格局之完整、风格之悠远、特点之古朴,在过去县一级的古城里,全国范围内也是很少见的。  

 

http://s14/mw690/001i476Wzy6S8jyPxCZ1d&690

http://s13/mw690/001i476Wzy6S8jyMzFydc&690

http://s9/mw690/001i476Wzy6S8jz08PK78&690

http://s13/mw690/001i476Wzy6S8jz1Ywk8c&690

http://s13/mw690/001i476Wzy6S8jz1OtScc&690

http://s9/mw690/001i476Wzy6S8jz00Nab8&690

http://s10/mw690/001i476Wzy6S8jySi8x69&690

http://s12/mw690/001i476Wzy6S8jyNeBl7b&690

http://s14/mw690/001i476Wzy6S8jyVzPvfd&690

http://s5/mw690/001i476Wzy6S8jyA9OQ14&690

http://s16/mw690/001i476Wzy6S8jefDjN6f&690

http://s12/mw690/001i476Wzy6S8jdjtRp3b&690

http://s8/mw690/001i476Wzy6S8je18HR37&690

http://s4/mw690/001i476Wzy6S8jdpez963&690

http://s16/mw690/001i476Wzy6S8jbynnN5f&690

http://s12/mw690/001i476Wzy6S8jbGjlp7b&690

http://s13/mw690/001i476Wzy6S8jcAsHO4c&690

http://s2/mw690/001i476Wzy6S8jd0OkN41&690

http://s9/mw690/001i476Wzy6S8jbOa8wf8&690

http://s15/mw690/001i476Wzy6S8jbXyuG6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跑鼓车
后一篇:襄汾丁村民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