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_闻喜花馍

(2013-03-17 10:21:01)
分类: 三晋民俗
闻喜花馍是一种特色食品。它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花式各样,从而命名为花馍。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传承发展到今天,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闻喜花馍2006年入选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大放异彩。在2012举办的中国·闻喜花馍文化节上创造了四项世界纪录。

花馍简介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花馍是当地一种特色食品。它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花式各样,从而命名为花馍。

闻喜花馍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性能分,可分为纯观赏性、食用性加观赏性两大类。按造型类型分可分为糕类、馍类、吉祥物类、盘顶类。按花样种类笼统地说,怎么也得几百种。按功能分,节日祭祀类、生日祝寿类、盖新房立柱上梁类、定亲结婚类,丧葬礼仪类。

花馍特点

说造型。糕类里,题材有龙凤糕、四龙八凤糕、十二生肖糕、石榴布篮糕、九狮(世)同菊(居)糕、大吉大利糕、招财进宝糕、双喜临门糕、状元游街糕、鱼跃龙门糕……花糕是面塑之最,重的可达近20公斤,分4层,最下面的是糕底层,其上为云团夹红枣,再上是糕面儿。这3层是糕座部分,是能食用的。最上面的一层,图案造型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神话传说、爱情故事、花鸟图案,想弄什么弄什么,中心是一个吉祥、美好。花糕是送礼用的,用在婚事中叫上头糕,用在建房上梁上为上梁糕,祝寿,为寿糕,年节活动,叫布篮糕、节节糕。
花馍比花糕用途广,喜丧节典日常交往各种活动都可用,分大花馍、对对馍、枣花馍、馄饨馍、石榴馍等等。说大,大到重十多公斤,和花糕差不多,小的像枣那么大,常用的有2斤多的,有半斤多的。花馍的图案越复杂,食用性越差,欣赏性越强。支健康说,欣赏性的可以长期放,面干了,并不影响美观。
盘顶,是不能吃的,它是祭祀活动中的专用品,是摆在食箩顶节的面塑艺术品,有人物,有动物,动物体现了浓浓的地方特色,面塑人物则是比较普及的手工艺术。
闻喜,花馍已进入了经营,日常有用花馍的,可以到馍铺订做。做花馍用的是北垣面。北垣面,面白,筋实而韧道,与北垣麦质(地势高,小麦生长周期长,光照足)和闻喜的制酵、揉面有很大关系。北垣馍不用发酵粉碱面发酵,而用面酵。面酵是用玉米面做原料,难度极大,工艺的尺度、环节非常微妙,面酵制不好,蒸不出好馍。做花馍,更是如此。揉面,花馍用的面粉,选精粉,比一般馍要求高,用最细的太面箩筛过才行。发开的酵腐和面粉搅拌,加水起面揉面分合合分不少于八遍,揉出来的面要光亮,有弹性。和面掺适量的醋,蒸出来的花馍白嫩,光滑;掺糖水、奶水、蜂蜜,馍除甜以外还不易干裂,存放期长,麦香也不会受到影响。

四项世界纪录

最高龙王

龙王神像面塑位列花馍展的第一位,高14米,创造了世界最高的面塑纪录。由闻喜县畖底镇众村民制作。 设计者闻喜县文化馆馆长支建康是闻喜花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说,“龙王是用面粉、钢筋和泡沫三部分组合而成,用泡沫45立方米,用面粉是2000余斤,钢架结构有三吨之多。历时半个月时间,20多个人把它做出来的。”

最长飞龙

神龙面塑曲线长30.05米,创世界最长的面塑纪录。神龙面塑是由礼元镇阜底村制作的,制作人之一董昭武向记者介绍,“制作这个龙总共用了100多公斤白面,用人力每天80到100人,总共制作长达半个月。”

最大花馍

龙腾盛世大花馍,刷新了山西省乡宁县制作的花馍世界纪录。这件作品高4.06米,直径2.012米,这个花馍一层一层堆高,近二十层的馍馍像生日蛋糕一样,最高层几乎都看不到了。这件作品凝聚了不少民间艺人的心思和独特设计。 支建康向记者介绍了这个花馍每一层代表的涵义。“最上层是天安门城楼的造型,下面还盘着九条世龙,就是龙腾盛世,下面每一层都有说法,底座的第二层是56朵向日葵象征着56个民族团结兴盛,第三层是百花争艳,第四层是四季发财,第五层是五谷丰登。”内容之丰富,内涵之深远不禁让人惊叹。

最大面塑群

裴氏宰相将军群塑由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村民一起制作的裴氏宰相将军群体面塑排成长长的两列,望不到边。裴氏宰相将军群塑共有113尊闻喜历史人物花馍造像,平均身高为1.8米,创世界最大的面塑造像群像纪录。
裴氏家族七十八代后人裴建民介绍,“原材料我们就地取材,里面首先用龙骨搭个架子,上面再缠层布,再涂上面,涂上在以后放到笼锅里面蒸熟,蒸熟以后就是馍的性质,做出来以后再用彩绘把像勾勒出来,算下来用了两吨的白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