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程整合 双赢之举——综合实践活动与其它学科课程整合

(2013-11-08 15:56:54)
分类: 综合实践

课程整合 双赢之举

——综合实践活动与其它学科课程整合

今天我们整个活动的主题是课程的整合,这也是当前我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主要课题。我们抛开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背景、担负的教育改革责任等等,直接从整合谈起。

关于整合,在综合实践活动来说至少有三大维度的整合、四大指定研究领域的整合、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等。我们今天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整合进行探讨。

一、与其它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PPT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对于本学科与其它学科课程关系的一段阐述。对此我有更简单的理解,就是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理念与方法,而学科课程提供内容与载体。

二、课程整合能带来什么? PPT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该课程,一方面,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等应用到学科教学之中;另一方面,是通过学科教学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建设、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许多学科都渗透融合进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地发展。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教师将学科内的知识进行纵向联系。科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不拘泥于教材现有的编排顺序,在教师深入了解整个教材体系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找到课程新的生长点,对某些内容进行重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重视知识的建构。这一点在数学学科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另外,我们现在所用的各科教材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还有大量的知识需在课外得到补充。因此,我们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对学科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使之与学科课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2、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促进教师将一些相关学科进行横向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强调了学习内容与社会发展、社会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把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现代生活教育、当代科技教育等内容融为一体,将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通过研究,从学生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把学科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恰当地整合和互补,在学科知识、学生、社会三者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样,也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3、带来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的严谨性和学科的本位性,数学课就只教数学、语文课就只教语文。教材是学科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班级课堂是学科教学最重要的条件课程资源。学科教学偏重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学习方式和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科课堂教学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则强调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探究活动,注重探究的过程和享受由探究所引起的成功的快乐。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有广泛的社会实践性资源和丰富的主题活动资源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学科资源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进行整合,努力创设一些条件性资源,硬件设施、软件资料、或是活动的基地,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能够以教材为引子,进行辐射性的探究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的相互作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素质。

4、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只是书本知识,更是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授学生以渔,注重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主动,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简而言之由“知行”到“行知”。

三、具体到学科整合内容  PPT

今天夏蓓蕾老师的课便是从英语课中的内容延伸拓展而来,这个研究活动做完后,想必学生对于万圣节有了较深的了解了,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如果下一次让他们来做一期关于节日的板报又或者介绍,同学们应该很清楚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哪些方法手段来获取信息、呈现信息了。

我最早从事的是语文教学,对于这一块比较熟悉。由《碧螺春》一课延伸出“茶文化研究”,在口语交际内容“中华民族”之前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言之有物,通过观察方法指导让学生写景写人作文更生动、更具条理性。我认为实际上每个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已经运用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种理念更深入人心,并更具系统性,成为一种习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尚未在南京地区推广的时候,数学学科就已经在讨论“做中学”。“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就是那时候提出来的。如果放在今天的环境下应该就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了吧。今天我带来了一本我校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如果大家感兴趣,待会可以看看。当然,不少专家都说要区分开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课。我承认它们的确有目标上的不同,更强调学科性或更强调活动性,但有什么关系呢?综合实践活动我看来归根结底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能力与理念,只要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偏重哪一边又怎样!整合起来再说。

准备讲稿之前我翻阅了下其它学科的一些教科书,思品、科学的编排与本课程比较像,都有活动的内容在。还是以语文为例,四上语文中《维生素C的故事》延伸出“维生素家族”应该挺有意思;五上《黄山奇松》六上《青海高原一株柳》三上《石榴》《蒲公英》这样描写植物的文章,我每学期都会建议老师开展活动,因为我校是以花木文化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六上语文《姥姥的剪纸》,关于剪纸美术课中、劳技书上都有内容,完全可以打通进行。这样的内容其实比比皆是。其它学科中,我想也不难发现。

四、一点奢望——整合评价方式  PPT

     学科课程往往是单一的笔试,从平时的小考、期中、期末考试到中考、高考无不如此。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与评定采用多方面的、多方式的、动态的评价方式、方法。注重学生的发展,重在学生的能力。高考带给学生压力,带给家庭压力,也是我们教师工作辛苦的根源。如果将单一的书面测试评价方式改革,引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或许可以带来活动性课程的春天和莘莘学子们的春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