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季:中国相声的精神

(2006-12-20 10:45:38)

马季:中国相声的精神 

 图/中流文/冬雪     相声艺术大师马季整理自己的著作

 

 200639,下午三点,我到了先生的家。

 在先生的楼下,我给小云打了个电话。我对小云说:“如果先生没有休息好,我在外面等吧,不进屋了。”

 小云说:“先生在等你。”

 我一愣,被先生等?未见人,先闻声,先生听我进门,在二楼上招呼一声。我的手里拿着花,是送给先生的,因为他昨天才出院。我愧疚自己没有在他住院的时候陪在他身边。不论从哪个方面讲,这次,我都该在先生身边的。220日,接到先生的电话,他正在医院,而我刚下火车,已经到了千里之外的通辽。我说,10多天后我回去,我没有说我将处理的是深爱我的姥爷去逝百天的一些事情。

 花上还有水珠儿,亮亮的。

先生的脸有些苍白,有些倦怠。但是,精神很好。听他那干脆利落的声音,你感觉不到先生刚刚经历了什么。拉着先生的手,我不知道说什么。这个下午,就我和先生两个人,聊“相声”,其实是我在学习;聊人生,其实是用先生的喜怒哀乐予我以警示。

人的命运,好像总有着冥冥之中的牵引,因着偶然的机缘而相遇,因着相遇而深刻,刻骨。与相声的机缘是在很小的时候,听收音机。那是20多年前,天津台有个“每日相声”的节目,在夜里播。我在夜里听,每天都听。但是,做梦都没有想到,20年后,我能够走到“中国相声里程碑马季先生”的身边来。

 这一年来,我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声这门艺术。

 这一年来,我在系统学习与研究“马季相声”,不敢有丝毫懈怠。195671日算起,到200671日,正好是马季先生从事相声50年。我们不知道为先生,为中国相声做点什么。

 先生的故事很多,尽管我知道的要比普通人知道的多。现在,先生的每分每秒都是财富,都有着经典的意义。只是,因为我的身体原因,无法时刻跟在先生左右,无法将今后的每一天都记录在案。于是,就有了更加珍惜。

 我珍惜与先生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在对先生了解的过程里,我知道先生对中国相声的贡献有多大。马季创造了中国相声的几个第一:第一次把师傅与徒弟的关系改为“同志加同事”的关系;第一次把“演”与“写”结合起来,先生自己就写了300多段相声;第一次把中国相声介绍到海外,并在海外华人区普及开来;第一次提出并实践相声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即时性”理论;第一次把“捧”与“逗”的界限模糊,主张相声演员两条腿走路;第一次提出“说、学、逗、唱”的根本服务对象是“逗”,即相声的“说、学、唱”都应该为“逗”服务,“逗”才是相声的灵魂等……与先生在一起,感受最迫切的依然是中国相声的前途与命运,正如今年除夕,他在郑州,因为大雾,飞机无法起飞,他无法按计划回“家”,而我还在他家门前等了很久一样……那情景就是等待“中国相声”再次起飞的的心情。

 马来西亚的姚新光君说:“没有马季,就没有马来西亚相声的今天!”

 我说:“没有马季,就没有中国相声的今天!”

 姚新光君去逝了,他的学生与后人整理了马季先生在马来西亚推广与普及中国相声的讲稿,现在也转到了我手里,我几乎看了一个晚上,就是今天。

 历史就是历史。

 马季创造了中国相声跟着时代一同前进的精神。

 人无法永远存在于世界上,可精神总归可以流传、继承与创新。就像那鲜花,在阳光下灿烂,在阴霾的天空下依然会吐露芬芳,依然要生机勃勃,因为还有明天,还有未来!

 

                                           2006.03.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