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着,就把生命看作最后一天

(2007-08-12 15:16:31)

题记: 

在一次会议上,和张志东先生住在一起。张志东,男,1952年生人,1971年入伍,1975年负伤。一等伤残退伍军人、二等功臣、全国自强模范、中国残联三代会代表。

当时,我就想,人啊,要是真如盲人海伦·凯勒所说:“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多好啊!(注:本文早在1997年,或者1998年,全文发表在《河北政法报》上了)

 

                           1

 

1975625日。湖南邵阳驻军某部。

当警报响起来的时候,驻军某部河北保定籍班长张志东正生病,卧床休息。突然,警报骤响:军中无小事!

原来,位于营房一里之遥的军用加油站卸油时,因机械出现故障引发大火,当时,这个加油站存有4000多吨油料、周围住有1000多户居民,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张志东跑到现场时,油泵操作间的房顶已被大火“冲”开;地上,淌着半尺多深的汽油,火苗子腾腾地向上窜。

几名新兵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阀门处,汽油还在“呼呼”地冒。

张志东大吼一声:“切断电源!”

他扑进火海。铁作的阀门已被大火烧红。

阀门慢慢地动,股股白烟从张志东手指间升起,“吱、吱”地怪叫着。阀门关上的时候,火已经封门,他出不去了。火苗还在身上燃烧,手焦了,他下意识地举起双臂护着头,躺倒在地,滚到墙角……

                        2 

大火终于扑灭了。

人们在墙角找到了一堆“焦糊的木炭”,这就是曾经高大、英俊的张志东啊。消息传到许世友将军那里。当时,许世友将军只说出了一个字:救!

197583日,昏迷达39天之久的张志东竟神奇般地苏醒了。

18次手术、11次全身麻醉,就连烧伤病人最怕的败血症他也得了两次。他全身几乎没有一块好皮肤可以用来给烧伤部位植皮,医生最后选择了头皮,要扒他的头皮来点种。张志东先后被扒了7次头皮……扒到第8次时,张志东哭了。他说:“别扒了。让我想想,让我再想想,我为什么要活下去……”

经广州军区189医院诊断:张志东全身烧伤面积达88%;双目失明(后有所恢复,但见不得阳光);双手变形、8个手指烧掉;双腿韧带烧断、双脚上最具活力的脚趾烧掉……这就是人们现在看到张志东一年四季总穿一双特制高腰皮鞋的原因。  

3 

1980年,国家已经安排长期疗养的张志东断然决定:回家!

村里分给了张志东一家8亩责任田,田改芸一人责无旁贷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场面:在细长而坎坷的乡间土路上,自制的手拉车,吱吱咯咯,车上安静地躺着张志东和他的孩子。清晨的风、通红通红的晚霞照在他们身上……

一个没日没夜的耕种季节。

田改芸像往常一样,把丈夫和还不会说话孩子,安排在地头,然后忙着去平整土地。温暖的阳光,使张志东变得昏昏沉,而小孩子总归想要找妈妈。

孩子看到了妈妈,在远处的地里干活儿。仿佛知道“大人干活不许哭闹”的道理,他一声不响……他爬到小车下,爬过前面的土块,从小草的身上爬过去。孩子的浑身都是土,已经和土地一个颜色。孩子要爬到妈妈的身边去……

远处,田改芸手里的铁耙,抡起又落下,一下、一下、一下……意识里形成了条件反射,变成机械运动了……由于体力超支,她已经头昏眼花。可是,活儿不能不干啊。忽然,铁耙下面发出孩子尖利的哭叫。

田改芸立时惊呆:铁耙“刨”进了孩子稚嫩的小屁股上。鲜红的血正从的孩子身体里向外涌。地上,立刻开满一大朵、一大朵冰凉的花儿!一家三口在空旷的田里哭成一团。张志东大吼:“养不了老婆孩子算什么男人?”

                                               4 

张志东铁了心,要站起来,可站起来何谈容易!

张志东的两腿肌肉烧掉、关节烧焦。每天早上起来,妻子都得帮他把“直”了的脚,吱吱咯咯地掰正。每动一下,都会钻心地疼。他决定背水一战,把轮椅退给了民政部门、把双拐给了一位老人。他请假肢厂特制一双高筒皮鞋来稳住脚跟……练习走路。

金为石开、精诚所至。

终于有一天,张志东迈出了躺倒七、八年来的第一步!妻子田改芸高兴地“丢”下丈夫,转眼之间跑到集市上去了。转眼间,12只毛绒绒的小鹅,转着机灵的小眼睛,打量眼前的新“主人”。一条好汉的眼泪,总要汩汩有声,轰然而下……放鹅学走路,这大概是世上最有人情味的一种表达方式了。跟在摇摇摆摆的小鹅后面,张志东也摇摇摆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有一次,小鹅上了草坡,他也跟着上去,结果他从草坡上摔倒,滚下来,乖巧却最小的鹅,就这样死在了他身下,一共两只。我想,鲜活的小鹅为张志东学会“走路”献出了幼小的生命,死而无憾。

鹅长大了,张志东真的会走路了。

提及此事,张志东黯然神伤,总要沉默一会儿。

小村东面,这片100多亩的盐碱地,就是小鹅“牺牲”的地方。他要把它们便为良田。张志东说:“那时候,这样子的风会让你睁不开眼睛,土里的盐碱使你没法喘气。我遇到的不是自身的困难,而是父老乡亲的观念:老守田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及袖手旁观、冷嘲热讽。”

“开荒队”队长:张志东。

队员:河北蠡县许村20多户“最穷”的孤寡人、残疾人、伤残军。

启动资金:张志东的抚恤金加东借西凑,一共两万元。

避免听别人说三道四,影响心情,张志东一家干脆搬出村子,直接住到“第一线”。这一住就是几年。3年后,寸草不生了上万年的盐碱地上长出了庄稼,那些“穷人”们现在已经跟着张志东一起,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幸福日子。从这件事后,张志东的思想上升到了“为穷人服务”这个道路上来了,这符合他原本善良的品性。如今,我去了,看了。一片一片的庄稼,壮实、喜悦。丰收的歌,正在风里响着。

他说,他流过的眼泪足可以把地板打穿!

我说……人得朝前看,往前走,当一天人就得做一天正事、人事!

人间多正道也多沧桑,艰难过后有风光!盲人海伦·凯勒曾经说过:“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是啊,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活在人间,为人间留下一点光亮,让人类更加光彩,多好啊!

?/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