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天没有工作可做,在签证还没有批下来,还不能合法工作的这段日子里很难熬,只好没事找事情做。
图书馆是最近最常跑得地方,仿佛床头柜前堆满书才不觉得生活空虚的一塌糊涂。
6月中旬,家里面就会有个和我一个属相的“小老鼠”诞生了,呵呵~~
大姑子的肚子也终于开始接近我头脑里孕妇的“正常形象”。印象里孕妇一个个都是大腹便便,臃肿,走起路来遥遥摆摆的像个鸭子,可大姑子怀孕肚子并不是很显,都已经快7个月了,才渐渐显肚子,但穿着他弟弟俺老公的大T恤衫,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老实说,对于怀孕,俺是万分的好奇,当听到大姑子说肚子里的宝宝还会打嗝,然后还能从肚皮上看出来有节奏的起伏,俺惊奇万分。虽然婆婆很希望我能紧跟着大姑子的步伐生一个小孙子给她,但对于我来说,那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下午,老公帮大姑子在网上寻找婴儿推车,终于找到了他们一直想要的那种折叠式推车,既可以放在车上当婴儿座椅,又可以当婴儿篮子。只是价格贵得吓人,要1700新币,折合人民币都快一万人民币了!虽然新西兰的物价比国内贵,但这婴儿推车的钱都能在新西兰买个二手破车开了,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做的?太空钛合金??未来的小外甥他老爹大叫买不起,一个劲儿撺掇他儿子的舅舅赞助,理由是将来我们有了孩子也可以接着用
。在超市里逛的时候,大姑子说婴儿奶瓶要40新币,我想象不出来200多人民币的奶瓶是什么做的。


于是大家开始考虑从国内海运婴儿用品,大姑子甚至想把国内家里的木质婴儿桌椅运过来
。

虽然新西兰公民在本国生小孩免费,但小外甥他爹并不满意,国内孕妇检查非常详细,也很谨慎,而新西兰的医院因为是公费医疗,资源紧张,生产后的床位都要提前预订,而且助产士还不保证一定会有,医院巴不得孕妇赶快生完赶快走人。他们去检查的时候,助产士问小外甥他爹他妈要不要采取水中生产的方式,其积极万分的样子让小外甥他爹受到不小的惊吓,还以为医院要拿他老婆积累临床经验。要说临床经验,新西兰的医生真赶不上中国的医生丰富,就说阑尾炎开刀吧,对于中国医生来说都小菜了,人口多,当然病人也多,连实习医生都有大把的病号练手,可新西兰的医生就可怜了,上哪找那么多病号练手积累临床经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