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家里有琴童的家长,陪着孩子一路走来,总会有磕磕绊绊的日子。当把孩子扶上马,看着他们飞奔的时候,
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堪回首的感觉。有时想想,觉得只生一个孩子,还是有些优越性的。陪着第一个孩子学琴,
无知者无畏嘛,再辛苦也会往前冲,一旦过了一个个沟沟坎坎,就是一片坦途了。可是当陪着第二个孩子学琴,心中的畏惧感大增,因为我知道接下来的会是什么。
啸啸自从考级之后, 练琴的兴趣大减。好在并不排斥练琴,但远不如从前自觉,
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仅限于完成任务,让我陪感压力。
我使出了我的浑身解数,就三招, 一哄,二激, 三陪(三陪都用上了!)。
一哄:对着儿子使劲夸。
“儿子,你怎么弹的就比妈妈好听呢!”
“你什么时候练的,
怎么这么快就会了呢!”
“求求你,陪妈妈再弹一遍四手连弹,妈妈比较笨,要多弹一遍。”
“儿子啊,这一段是怎么弹来着,我怎么忘了?”
就数这招最管用,每次儿子都很耐心的给我做示范,脸上掩饰不住的骄傲,小样儿!
二激:啸啸是个好强的孩子, 这招也很好使。
本来啸啸准备不练琴了,我也同意他这天不练了。然后,我自己坐在钢琴前,开始练习,然后很夸张得大叫:“儿子,儿子,老妈会弹这段新的了,你听听?”儿子听了之后极为不爽,
一屁股坐在琴凳上, 把我挤开, 我做很不情愿状。小家伙开始一遍又一遍练习,当我听见他能连贯弹下来的时候,
赶紧双管齐下用第一招:“呦!儿子,你也会了,比妈妈弹得还好呢!”啸啸顿时一脸灿烂, 爽歪歪了。
三陪: 陪坐,陪练, 陪舞
儿子练琴的时候,
我就坐在他旁边, 看着他弹。从手指练习开始, 我在低音部弹,他在高音部弹。 他的手指噼里啪啦从琴键上飞过,
我总是慢半拍。毕竟老了,手拙!在我懊恼跟不上他的时候,正是他最得意的时候。老师教了两首四手连弹的曲子,我陪着他练,年底还要和他一起登台表演呢,无奈我总出错,小家伙乐感比我好,知道等着我,不过我还是厚着脸皮求儿子陪我练,
反正多弹一遍是一遍。
陪舞是我的绝技。小家伙要弹的曲子, 我会先放录音让他听一遍,听的时候就会抱着他翩翩起舞。节奏欢快的,就可劲的蹦,我是全当减肥运动了。
曲子舒缓的时候,我就抱着儿子柔柔地摇呀摇,
时不时地提醒儿子注意人家弹奏的轻重变化,和快慢速度,有时还会心血来潮给他讲讲应时场景。每到这个时候,啸啸都会开心得近乎疯狂,曲子结束的时候,我会把他顺势扔在地上,根据曲目选择轻轻的,还是重重的,
无论哪一种,他都会笑得在地上打滚。
然后我命令他,“去,一模一样的弹一遍!”啸啸从地上爬起,飞奔到琴边,及其夸张投入地弹奏这首曲子。等到老师那里回琴的时候,
啸啸演奏时会收敛很多, 不再那么夸张。 可平时夸张弹惯了,
不自觉间就会弹得很有感觉。老师因此曾赞叹过他:“在弹琴上,你已经不是个小孩子了呢!”
想来我们是歪打正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