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蚌埠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论文类)评选结果
(2012-05-30 20:32:48)
标签:
2012年蚌埠市教育课题论文评选结果教育 |
分类: 文件通知 |
关于公布2012年度蚌埠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论文类)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局属各学校(幼儿园):
根据市教科所《关于开展2012年蚌埠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论文类)评选活动的通知》文件的要求,市教科所组织专家对各单位上报的省、市教育规划立项课题研究论文进行了认真评选。评选结果确定了203篇获奖篇目。其中,一等奖32篇,二等奖72篇,三等奖99篇(名单附后),现予以公布。
通过本次评选活动发现,我市正在研究的省、市级教育规划课题组都能认真推荐论文参加,有力的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性,加强了过程管理。希望各单位能继续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积极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2012年度蚌埠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论文类)评选结果.xls
2012年度蚌埠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论文类)评选结果 | ||||
三等奖 | ||||
161 | 黄敏 | 怀远一中 | 营造良好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 三等奖 |
162 | 刘家运 |
怀远一中 | 中学德育模式创新初探 | 三等奖 |
163 | 李立明 | 怀远一中 | 比较新课程与旧课程高中地理实验的差异 | 三等奖 |
164 | 柏书凯 | 怀远三中 | 关于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 三等奖 |
165 | 黄俊梅 | 怀远县龙亢农场中学 | 尊重学生,给学生一片明朗的天空 | 三等奖 |
166 | 刘艳 | 怀远县龙亢农场中学 | 浅谈班主任工作 | 三等奖 |
167 | 孙莺 | 怀远荆涂学校 | 影响中学语文教师课堂即时评价的因素初探 | 三等奖 |
168 | 牛丽娟 | 怀远荆涂学校 | 品读荆涂对联,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三等奖 |
169 | 蒋艳 | 怀远荆涂学校 | 让语文舞动生命的色彩 | 三等奖 |
170 | 施长凤 | 怀远荆涂学校 | 言语评价魅力知多少 | 三等奖 |
171 | 黄殿庆 |
五河县大新初中 | 课堂语言艺术,点燃思维碰撞的火花--有效运用语言组织课堂教学 | 三等奖 |
172 | 黄永 |
五河县第二中学 | “三为主”高效课堂展示之我见 | 三等奖 |
173 | 李猛 |
五河县第二中学 | 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展示的有效性研究》综述 | 三等奖 |
174 | 张秀 | 五河县第二实验小学 | 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 三等奖 |
175 | 彭鹏 | 五河县第二实验小学 |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三等奖 |
176 | 杨金艳 |
五河县第二中学 | 践行三维教学法 |
三等奖 |
177 | 耿杨 | 五河县临北于家小学 |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 三等奖 |
178 | 刘康梅 |
五河县教研室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习 | 三等奖 |
179 | 丁树春 | 固镇县濠城中心学校 | 垓下历史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 三等奖 |
180 | 顾芹 | 固镇县职业教育中心 | 蚌埠市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育现状研究---以固镇职教中心为例 | 三等奖 |
181 | 张翠宏 |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 | 农村学生主体参与数学学习之我见 | 三等奖 |
182 | 陆叶 |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 | 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口语交际课“冷场”处理 | 三等奖 |
183 | 王宗伟 | 固镇县濠城中心学校 | 对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整合的思考 | 三等奖 |
184 | 李强 | 固镇县第一中学 |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以《文化生活》为例 | 三等奖 |
185 | 何雨 | 固镇县第一中学 | 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例析 | 三等奖 |
186 | 朱士银 |
固镇县职业教育中心 | 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良好礼仪行为习惯 | 三等奖 |
187 | 李伟 | 固镇县第二中学 |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 三等奖 |
188 | 苗广珍 | 固镇县第二中学 | 浅析影响中学生书面表达提高的因素及对策 | 三等奖 |
189 | 赵云萍 |
固镇县湖沟小学 | 让阅读给留守儿童插上飞翔的羽翼 | 三等奖 |
190 | 陈侠 |
固镇县杨庙中心小学 | 增强作业趣味,培养学生能力 | 三等奖 |
191 | 于干 | 固镇县第三中学 | 语文教育如春风,化作细雨润心田 | 三等奖 |
192 | 陈忠诚 |
固镇县第三中学 | 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方法刍议 | 三等奖 |
193 | 郜红云 | 固镇县第三中学 | 青春期男女生心理行为问题表现特征的分析 | 三等奖 |
194 | 张海昉 | 固镇县第三中学 | 大班额条件下英语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 三等奖 |
195 | 蔡芳芳 | 固镇县第三中学 | 因材施教,享受课堂 | 三等奖 |
196 | 吕伟 | 固镇一中 |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 三等奖 |
197 | 胡增峰 |
何集中心校 |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查报告 | 三等奖 |
198 | 蔡华海 |
固镇县连站中学 |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 三等奖 |
199 | 薛竞秋 | 固镇县实验小学 |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三等奖 |
200 | 张梅梅 | 固镇县任桥刘桥小学 | 打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空白之门” | 三等奖 |
201 | 刘清华 |
固镇县任桥刘桥小学 | 恰逢文本空白,让想象飞舞 | 三等奖 |
202 | 杨凤举 | 固镇任桥镇回民小学 | 创设情境,促进学习 | 三等奖 |
203 | 安芳芹 | 固镇城关六小 | “学生思维训练”之我见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