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盘及回复84-1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重读108课 |
一个转帖(2007-10-10 21:58:41)
对不起,这几天特忙,今天回来太晚,没时间写帖子了,刚好有一个的新文章,回应了本ID前面一个帖子““港股直通车”难以背负的使命”里的类似观点,转帖一下。这加大蓝筹流通量的观点,大概也将逐步燎原,最终成为政策的一部分了。
华生:5000点之上预警A股虚胖
华生表示,虽然最近泼了很多冷水,但用心是希望有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
"我不是唱空者,我们泼冷水,发各种警示,目的是为了避免泡沫积聚导致破裂的情况发生。"
当上证指数站上5000点,投资者一片欢呼之时,一篇不太"和谐"的文章--《市值远超GDP的虚胖与警示》在《第一财经日报》刊登后迅速在坊间热议。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华生,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2001年7月1日,在股市接近2245最高点时,华生发表文章《漫漫熊市的信号》,预见了未来熊市的来临;在2005年5月10日股指即将逼近1000点时,他再次发表文章《市场转折的信号》。去年6月,他还专门撰文指出中国将《迎接证券市场的新时代》,称中国股市市值将增加10倍。
今年以来迅速增长的市值和股市中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开始让这位理性的学者担忧。现在的华生,已经被市场戏称为"空头司令",近期的几篇文章,无不是在给股市"泼冷水"。
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频道《会见财经界》和《第一财经日报》联合采访时,华生详细阐述了他对于当前股市的看法。
虚胖与警示
刚刚过了2007年"五·一"节,华生突然从一个非常积极乐观的角色转为市场的看空者,并且一写就是两篇文章,题目也很惹眼,一篇叫《市场过热的信号》,另一篇就是《市值远超GDP的虚胖与警示》。
在一般人看来,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提升应该是一个好事。然而,华生现在却说市值"虚胖"了,这是不是危言耸听呢?
"我从来也不知道市场的高点在什么地方,低点在什么地方。但是作为一个严肃的研究者,一个经济学家,他对市场运行的趋势、规律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华生说,之所以把话说得比较严肃,是因为当时包括垃圾股在内的炒作都非常厉害,"当时炒作的气氛甚至比现在炒到5000点以上的气氛还要浓,我认为这个现象是不正常的。"
由于国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5·30"以后,市场出现了一个大的调整,被认为投机气氛严重的垃圾股炒作在这之后得到了很大抑制。
"虽然很多垃圾股远远没有回到前期高点,但是应该说市值进一步扩张的势头没有停止,而且在加速。"华生说,"我的研究发现,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值不是刚超过GDP,而是上市公司市值已经是GDP的150%了。"
"为什么呢?我们不能把在香港上市的一些内地企业,以及在纽约、新加坡、伦敦上市的企业,不能把它们忽略了。因为它们也是境内的公司,特别是随着它们的回归,这个市值自然就加进来了。它们没回归,也并不是不存在,仍然是我们境内的公司。"华生说。
按照全球的情况,一般发展中的国家,证券市场的市值是GDP的20%~30%,中等发达国家大概是在50%~60%,发达国家在90%~100%。
"从微观的指标来说,目前我们股市的市盈率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我们经济增长是很快,但实际上经济增长快的并不只是我们啊。印度增长也很快,俄罗斯经济增长这几年也很快,但人家并没有这么高的市盈率。另外一个指标,市净率,我们也是世界第一。"华生说,这确实是值得警惕的。
应大大增加流通市值
华生的文章经过媒体发表以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引来了一些质疑的声音。第一主要是认为,拿中国的情况和当年的日本比,是否具有可比性。因为日本在泡沫期时,宏观经济增长已经很低了,而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很高。
第二点就是中国的市场,因为供求结构的关系,所以市值有一定的失真性。比如说一些大蓝筹的市值是在大量股权都不流通的情况下,由于资金量的推动把市值炒高了。
"对于第一点,实际上我们不光是和日本比,包括当时的韩国,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华生说,我们不希望重复这个历程,所以我们要提前预警。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实际上是支持我的观点的。我说的是'虚胖','虚胖'的含义是什么?就是因为你只上市了这么一点,因此你的总市值是被夸大了,所以第二个观点和我的观点有相同的地方。只是角度不同,得出来的结论好像有差异。正因为我们上市的流通比例太少,造成了整个市值的虚估。虚估使得流通股股价太高。这样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特别要说的,就是我们现在大盘蓝筹股上市的比例太低,这个对马上要搞的股指期货是非常危险的,你想,投资期货主要是跟大盘蓝筹股锁定,如果大盘蓝筹都是一个小盘,用一个几百亿的市值就能撬动一个几万亿的市值的话,这样的指数应该说在全世界是很少见的,几乎没有。它的危险很大。"华生特别提醒说。
"引出来的政策结论是什么呢?为了去掉'虚胖',就应该大大增加流通市值。"华生说。
虽然在华生眼里,现在的股市已经出现一些不正常的'虚胖',但华生认为,并不看好政策一下子把股市打压下去,而是希望以更平缓的方式来进行。
"在这点上我和看多派是有相同之处的。我们都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对于国家,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意义。所以,虽然最近我泼了很多冷水,但是我们的用心是希望有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华生说。
"我们的目的绝对不是打击它。所以我说不希望政府用过于剧烈的行政或者经济手段去打压。那么,为什么政府还要发挥作用呢?我们这个市场政府本来就在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供应多少,一个公司上市是2%还是20%,本来就是政府决定的。本来就不是一个市场行为,我们希望政府用一个更符合国际惯例的、更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更少给市场带来冲击的办法。"
"比如,我觉得像大盘蓝筹股,让它们的上市比例高一些,最低也要像《证券法》规定的那样达到10%。有相当多的公共流通股对于刚才我们说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很有作用的。"华生说。
供需变化失衡
尽管支持市场已经过热的专家和观点越来越多,但包括政府出台的调控手段在内和各路专家的警示,仍然无法按捺住投资者的热情。
华生认为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政府今年出台的措施,除了印花税以外,其他都不是针对股市的。
再就是从证券市场本身来讲,今年以来,由于需求形势的变化,牛市的赚钱效应,存款负利率,使得大量的资金涌入股市,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供给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一段时期以来,每个月涌进市场的资金都有几千亿元,但股票供给所需资金只有几百亿元。
"任何市场供不应求就是价格上涨,而我们现在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状态从5月份以来,包括证券市场从业人员,大家都分析了,应该说资金过多,追逐有限的股票,在供给不增加或者增加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价格上升就很难避免。"华生说,"9月份开始,大盘股的供给开始增加,市场的供求关系马上就有变化,但供给增加有很大的波动性,预期也不明确。现在的问题是,其实大盘蓝筹股不必要上得多快、多急,而是应该成熟一家上一家。但只要上市,至少要有10%~20%的流通比例,使公众公司的名称名副其实。"
"为什么说上市的比例和质量比公司数量更重要呢?我们可以看一看A股和H股的差价。有人说市场不同就应该不一样。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供求关系。H股的流通盘平均是A股的7倍左右。如果A股和H股上市流通量差不多,A股和H股就不会有多少差价。现在A股上市大公司的比例人为地压得很低,很多只有百分之二点多,迫使投资人只能高价入市购买。所谓'虚胖',就是人为地控制上市比例,造成股价虚高。"
"从今年四五月以来,我没有主动地推荐任何人进入这个市场,但我也不会随便地劝人离开。因为任何一个市场永远都有投资机会,即使在泡沫的时候,仍然还有优秀的股票。"华生说,我只能说现在的证券市场风险很大,每一个投资者要有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
@华生 第一财经日报
谨防A股被挟持,股指期货应缓行。(2007-10-12 08:20:11)
在股指期货已经呼之欲出时,还写这样的题目,可能确实有点不合时宜。但是,不合时宜的话如果是正确的,为什么不能说呢?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股指期货在目前情况下推出,是否真的合时宜了?要讨论期货推出是否合时宜,关键又在于,目前现货市场的成熟度是否满足期货推出的基本客观要求,显然,在这一点上,依然有着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虽然已经被人多次引用,但依然不得不再次引用的事例,还是那令人无法忘怀的1995年国债期货悲剧。这一悲剧产生的因素太多,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就是当时的国债现货流通量太小,几个机构联手,就足以控制相应期货的走势。至于最终形成两大集团对赌局面,那不过是这种控制走势分化演变的必然结果。
那么,对于现在的A股市场,其可控制性就如同1995年的国债市场,问题的核心就在于,超级大盘股流通比例过小,而该流通量却能控制住一个超大规模的市场,这里的投机收益与风险成本完全不成比例。在本ID前面关于“港股直通车”的文章里已经明确指出,没有合理的流通量就没有合理的价格,目前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就是超级大盘股的流通量过小,普遍达不到证券法要求10%的最低流通比例要求,这样条件下的股市必然是一个能被轻易操纵的市场。
一个能被轻易操纵的现货市场一旦出现期货交易,那么,这种交易必然导致极端投机行为的出现。目前没有任何的现货卖空,也就是现货中,本质上只能做多才能赚钱,而实际的流通筹码又极端不足,可以断言,在这样的流通量条件下,指数期货的推出,将极大地有利于疯狂的做多行为,任何在期货中的空头头寸,最终都会被疯狂的逼空走势所吞没。筹码就那么少,资金又那么多,任何的空头头寸最终都是死路一条。而极端的疯狂做多行为,将把A股短时期内推向难以控制的高度,将A股长期发展的精气神耗尽,最终导致难以收拾的局面。
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红筹、H股大量回归后,股指期货所需要的流通量条件就能达到。但这种回归,并没有改变超级大盘股流通比例过小的状况。最近回归的中国神华,其A股流通比例是6.33%,而建设银行更是只有可怜的2.7%,请问,这不等于火上浇油吗?这样低流通比例的超级蓝筹回归,必然是来一个被炒飞一个。至于借助A股的超低流通比例,通过控制A股走势去操纵港股相应股票走势进而两头套利,就更不是新鲜事了。
本ID前面的文章已经指出,要使得A股有一个合理的价格,达到与H股接轨的目的,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超级蓝筹的流通量与H股接轨。可以断言,在超级蓝筹的A股流通比例未被调整到合理水平前,股指期货的推出都是不合时宜的,必将蕴藏着巨大的后续风险。甚至不排除这种情况,就是A股因此被挟持,让后续的监管与调控陷入难以解决的困局。
按照最正常的资本市场层次设计,必然是先完善现货市场,再开始期货市场。而目前A股分为深沪两个市场,一个横跨两个市场的现货标的设计,在以后会面临诸多不便。本来,一个最理想的思路,就是先发展创业板市场,等该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让主板都合并到沪市,而让深市成为创业板,最后在沪市的基础上开展开指数期货,当然,相应地,深市也可以有创业板的指数期货。
当然,以上思路,在目前已经错过了实施的机会,但并不能因此让期货过早推出而留下严重隐患。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期货是现货充分发展后的产物。而目前A股这现货市场,依然有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急忙推出其指数期货交易,是否有点拔苗助长了?
至于那种认为期货可以对冲风险的说法更不值一驳,世界证券历史一再证明,最大的风险从来都不在现货市场,而是高比例透资以及期货等衍生品。期货能否降低现货风险暂且不论,期货自身的风险如何防范,这绝对是比应付现货风险更为棘手的问题。而这问题,不光对于所有的参与者,更对于市场的监管者。
说白了,现在期货被市场热切期待,不过是现货市场的投机资金有了最终锁定投机利润的绝好机会,更看到了加大这种利润空间的新的投机机会。目前,反而应该逆投机资金的意向而行,釜底抽薪,将主动权把握在监管者自己手里,按照市场健康发展所需要的节奏去完善市场,而不是被国际性投机资金牵着鼻子走,为国际性投机资金的兑现、出逃制造世纪大机会。
刚忙完回酒店,就说上两句(2007-10-13 21:07:14)
经过一天半的冷静,如果还不能用脑子思考,那就去买国债吧,证明你完全没有自己操作股票的天分。剧本在周初就说过了,实际的走势,一直都是空头主控。今天的震荡,完成一个完美的板块切换,更重要的是,多头的心上,又挨上一刀。
周五的走势证明,所谓的新高是多么的虚弱,本ID已经说了,那些中字头,拉他们很快,砸的时候速率更快,今天可有体会?这个摧残多头心灵的游戏,将一直玩到政策的共振为止,然后就是黄叶飘飘的日子。
不多说了,该说了都说了,自己考虑去吧。最后,再多嘴一下重复一次,如果有本事的,这场对多头的蹂躏,里面的机会多多;如果没那本事,逢高把仓位调到任何情况都能睡着的地步吧。还记得本ID曾用红字把逢高打得大大的吗?
杀人刀,活人剑,自己决定去吧。
中国经济,已需治理整顿。(2007-10-15 08:32:52)
现在,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关口,由被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诸多问题已经逐步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而房地产泡沫也到了逐步不能被泡沫的程度。经济的过热,使得通货膨胀已成为一个可能需要面对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是被经济的热度烧焦,还是冷静地进行反思,采取正确的选择,就是最近必须做出的抉择。
实体与虚拟经济的结合,在中国依然是一个试验课题,没有任何有经验,如何能稳步推进,而不最终327化,这同样是一个抉择。
事实证明,一放就热的中国经济陋习,并没有多少改变,现在,需要的是治理整顿。
股市,最终要看的是经济政策的选择,这一切,很快就有谜底。戏,总是要高潮后死去的。制造高潮,不过是为了制造死亡。
选择,总是自己的。自己的命运,自己选择。本ID没什么可说的。
资金、技术都准备好了,就看那政策之窗的打开,如此而已。
没有消息,继续把多头哨位架高(2007-10-15 15:15:15)
显然,周末的准备金不会是空头所等待的那政策共振,周五大震荡配合的板块转换,其实已把空头的计划提前透露。上周,本ID已明确说,没消息,题材股会借机反弹走强,给中字头休息机会。这两天走势,不过是这剧本的现场演绎。看着这两天000777、600343、000600、000807、002149、000822等等的走势,以及这两天的涨幅榜中二、三线个股的大面积增多,这板块的反弹转换一目了然。但注意,除了个别最近有实质题材的,题材股大多目前不具备大幅度启动的时机,只是一种换档式的过渡。
当然,最有味道的,还是中石头和中联通,今天,两者为大盘贡献近160点,没有这两个本ID的支柱股票,今天的大盘是绿色的。两者的意义,本ID已经无数次说过,有中石油、中移动在后面,你说本ID又有什么可担心的?有什么不可以放手大干的?现在,对于空头来说,唯一重要的,就是把多头的动能转化为空头的势能;现在,一切都如空头所设计的步骤,势能在不断积聚;现在,泄洪的那一刻,需要的只是政策面那一轮圆月。
政策方面,有点必须纠正的,很多人还以为上次的印花税是某个部的意思。可笑,一个部能定那么大的事吗?别用脚趾思维可以不?可以明确说,以后关于股市的任何政策,都必然是一个整体的、总的决策下的结果。
个股方面,该反弹的都要陆续反弹,中字头停留休息一下后,如果政策的窗口还没打开,那么就继续上冲,把势能继续提高,如此而已。前面本ID已经说过,本ID有一个情结,就是6100点,至于政策面上是否给这个机会,本ID并没有情结。
今天的报告,没任何意外的地方,里面本不可能有任何直接评论股市的地方。今天最引人注目的,反而是某一直以当学者为荣的老先生,一改在3000点下抨击投机的观点,在6000点竟然称颂起投机的功德来,这也算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一大趣闻了。本ID的观点,可从来不会与时俱进,从来不会改变:
1、中国股市的大牛市20年3万点以上;
2、目前依然是牛市的第一阶段;
3、目前需要中级调整,而经济也主要治理整顿。
4、中期调整,发生在资金、技术、政策的共振中,目前,是资金、技术在为政策作铺垫。
5、让分力成为合力,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动能转化为势能,一切按部就班。
6、如果政策也被热度化,那就意味着第一轮的走势有走到尾声的风险,那么就低价革命,比投机还要投机一把。
7、本ID只能是分力之一,不是合力,最终,一切决定于合力。而本ID成功与否,就是能否按自己的节奏,把合力引导出来。
8、对于散户,操作上,技术不好的,逢高逐步把仓位减下来;技术好的,就在震荡中游戏那多多的机会,但必须要注意节奏。那些追涨杀跌的,没资格玩震荡游戏。
一切都按照这八点所界定的逻辑为起点,在纯盈利的角度,本ID愿意出现第6种情况,但从国家经济战略与安全的角度,本ID绝对不希望看到第6种情况。
晚上有事,帖子没法写了,明早有时间补上,抱歉。
先下,再见。
成老先生,请慎言(2007-10-16 07:49:06)
昨天,成老先生关于投机有利市场的言论,令人不禁想起3000点下成老先生关于泡沫等等的言论,而昨天的点位是6000点。作为学术观点,这本没什么,而且这种观点宣扬的人多了去了,但成老先生的身份显然比较特别,在目前的环境下,一改几个月前的观点,在公开场合为投机说好话,确实有点让人觉得不妥。
投机,不过是一种市场行为,对市场无所谓好坏,而且,市场充满骗线,例如,以前,某股票,短时间内暴涨100%,然后连续跌停,最终跌到0,给摘掉了,所有为那100%兴奋的,结果发现,即使按那100%的起点算起来,也是一个高高的山顶。前面那100%的做多,不过是总体做空的一部分程序,这就如同目前的大盘,正在赶顶之中,这时候宣扬投机,难道是一个合适的时间?
市场总是很公平的,最终赚钱的总是少数人,80%的人,不过是坐坐电梯,然后坠入深渊。散户的命运,大多如此。这时候宣扬投机,给那些散户是什么印象?什么影响?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玩赶顶的游戏的,这时候,作为一个有身份、有影响的老者,似乎更应该对提醒,而不是发表对投机的如此言论。
高潮之后,总是一地鸡毛,这就是投机。高潮是投机的快感,一地鸡毛是投机的代价,而且,至少80%以上的人,鸡毛一地的。现在,一个负责任的人,更应该说的是:没能力的、没那本事的,先离开,没有任何最终的跑道,是可以让所有人通过的,最终通过的,最多20%,首先,投机前,先搞清楚,你的能力,是否能在那20%内。
当然,有能力的,就无限风光在险峰,而如果能利用投机,达到更高层次的目的,那就更好了。由于管理者,大多没有实践经验,一些明显错误的安排,就需要有人把这个错误的后果演示一下,如果这样都不改变,那么,就真是气数如此了,那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卖点,总在上涨时,股票如此,经济也如此,难道经济就没节奏?不明白这,经济也难以经济了。人,总是在下跌后才问卖不卖。经济,一旦转折,那卖出的通道在哪里,只有天知道了。
经济的调控,就如同股票的买卖,节奏第一。这个道理,确实需要道理道理了。
6100点终破,无憾矣!(2007-10-16 15:29:29)
今天站上6100点,终于没什么可遗憾的了。6100点,曾经是96年大牛市的深成指的最高点,当时也是刚破1000点后启动的。相比,这轮牛市并不太猛,走了2年多才达到上次1年多完成的幅度,正因为这个速率比较温和,所以才不会是最终真正的顶部,但中期调整是需要的,只是等待共振点。
今天的大盘,延续上周说的大震荡后的中字头休息、题材股启动。今天糖业大启动,600737不大动,主要是现在,中国最大的糖产还没装进来,今天跟着启动,似乎有点名不正。不过,该股最牛的题材,还不是将有最大的糖,而是其他,这类中长线的股票,短线的走势并不重要。就像000777,从去年12月的7元多到现在的47元多,真正的题材还没出来,这就是中长线股票的走法。
但是,现在个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赶顶游戏的节奏,可以把下面的剧本先说一下:题材股轮动一次后,如果还没有特别的消息,那么中字头还要冲一次的。现在,中字头的同伙回归题材,就主要剩下中石油和移动了,神华也没上100,空间都有,关键是政策所给的时间。短线上,一次震荡是逃不掉的,震荡后,如果没什么消息,那中字头又会切换重启。
中字头把同伙回归行情玩烂后,就是指数期货了。但,这里有变数,当然也会有一种努力在行情外进行着,就是让指数期货延后。位置并不总是那位置的,很多位置都可以重新位置的,没有什么事是一定不可以改变的,事在人为。当然,如果努力后还改变不了,那也没什么遗憾,投机,那还是最简单的游戏,谁怕谁?
当然,这都是小问题,关键是总的政策的风向问题,本ID说得很清楚,11月前后,就是这个时间的共振窗,一旦转向,这个赶顶游戏就宣告结束,顶的左边做完,当然就是右边了。
本ID可以很明确地说,最终顶部形成后,最多只有20%的人,能把今天的市值保持下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该说的都说了,今晚有事,写不了帖子,有可能,明早补上。
明天的解盘要在晚上才能进行,因为收盘后马上有会,先说明一下,抱歉了。
先下,再见。
确实存在全面泡沫化的潜在风险(2007-10-17 08:44:44)
下午收盘要飞机回北京,解盘在晚上,抱歉。
今天,二大报齐说泡沫的全面化问题,这是在会议期间,可能采取的最大提示之一了。显然,按照中国人的性格,面子比里子大,不是迫不得已,都不会撕破最后那张脸。所谓先礼后兵,中国人从来如此。因此,在530之前,N次的风险提示,已经是仁至义尽;530唯一不好的,就是发布的时间不对,如果是第二天早上发布,那发布应该是完美的。
现在,确实存在全面泡沫化的倾向。一旦全面泡沫破裂,那调整的时间将极为长。目前,如果市场能进行中期的休整,有利的是市场行情的长期发展。所以,本ID已经明确说了,如果11月前后的政策之窗不打开,就展开低价革命,那多头最后的精气神给耗尽,然后就是第一阶段的结束,该怎么死就怎么死。但如果11月份前后的政策之窗适时打开,那么大牛市的第一阶段还没完,将能延续更长的时间。
一切都是所有参与者的共业,如果大家一起合力着要下地狱,那本ID也没意见,对于本ID来说,地狱和天堂没什么区别,熊市一样可以吸血,而且更爽,杀的人更多。嗜血,从来都是市场的本性。
当然,这市场如果能救,能让第一阶段的牛市延长更长时间,本ID也会为此努力的。但成功与否,那就是所有参与者的事情。本ID天堂地狱任来往,无所谓。就是可怜苍生,牛市动力过快耗尽,进入大调整,甚至经济出现大调整,通涨没压住,又有无数人要受苦了。
有时候,人爱死,可能就让他去死更好,本ID确实有时候太多事了。
解盘兼北京旅游指南,为奥运贡献一把(2007-10-17 22:36:22)
对不起,刚回家。今天大盘,继续6124下来的中枢震荡,技术上,能否震荡出5分钟中枢,明天就有分晓,然后就是该中枢的第三类买卖点问题。现在,无论怎么走,都没太大意义,关键是会议结束后基本面的进展速度,这决定该冲顶游戏的结束时间。
个股方面,题材股继续活跃。中字头,由于今天被点名批评,所以休息时间延长点,需要诸如中石油等回归题材的再度明确。这一次的中字头启动,就留给多头吧,本ID就没兴趣了,这就是一个节奏问题,只抬第一波,决不搞第二波,这就是操作的微妙之处。
好了,今天就把两个帖子合一了。飞机上想了想,写了两首五律,就当一个北京旅游的指南。
累了,在外面快一周时间,本来一天的出差延长,不过这个成果大大的,值得。以后,本ID将大大地制造股票,PE一把给市场,也让市场300元买买本ID1元的股票。
先下,再见。请看北京旅游指南,为奥运贡献一把。
不费吹灰之力,空头完胜(2007-10-18 15:39:47)
本ID说过,本ID有一个情结,就是6100点,过了,情结就了了。如果这波大盘真给顶出顶来了,最好不过的点位就是6124.04点,这比6144.44、6124.44点都好。当然,空头从来都是很谦虚的,并没觉得这顶就一定完成顶成,但空头这次的冲顶游戏中,占尽先机,现在,又回到前两次盘中实验跳水的地方,空头已经完全掌握主动,上下自如了。上,大不了再玩一次这几天的游戏;下,那更是空头的拿手好戏,就等着政策配合一下了。
空头,干事情,从来都是光明正大的,宣布做空时已经明确说了,这次是让资金、技术来等待政策,而且说了,有一个情结是6100点,这一点,通过这六天的努力,已经初步达到目的。
但是,由于目前图形依然没有走完,大盘的顶部构造更谈不上破位,所以,这里还有反复,关键是政策的配合,如果政策不配合,那么,没有人会故意压在这个位置,压是压不住的,而是要冲,比多头还要多头。今天,严重鄙视多头,连一个盘中反弹的勇气都没有。空头只好让可怜的600737兴奋一把,盘中最猛烈的反弹,竟然是可怜的小737引领,这么弱小的身躯,竟然成了今天对指数贡献的第七位。多头,你们的名字就是软弱,鄙视你们。
这两天,印度已经举起大棒,中国的大棒,还远吗?
技术上,上面连一个5分钟中枢都没形成就趴下来,所以,现在就看5800点附近的1分钟中枢能否站稳,不行就继续下台阶,一旦有效跌破5600点,就意味着多头彻底完蛋。所以,今后几天,就等着多头反击,希望多头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否则,空头这样就赢了,也太没挑战性了。空头的仓库里,还有N的N次方的阶乘再叠加N的N次方的阶乘次的武器,别采用一种,多头就招架不住了。
空头现在的策略可以大公开:在震荡中先买后卖,逢反弹必抢,然后再抛出,制造出无穷的抛压,把多杀多的惨剧导演出来。
注意,散户千万别抢小级别的反弹,没那技术,继续看戏,没你们什么事。
本ID已经想好了,万一这次做空失败,除了来次低价革命外,就是多多去PE,制造出无数的股票来给多头。听说,印度有7000多股票,中国现在连2000都不到,看来,太多活需要空头干了。
忙,先下,再见。
对不起,刚回来(2007-10-18 23:20:32)
对不起,刚回来。下午、晚上,分别二个关于商业的无聊会面,但今晚的意义不在这上,9点后赶了第三场,一个小聚会,一朋友明天要飞降南方某省去扑火,其事起因,简直比所有滑稽笑话还要笑话,笑话之后,骨头都冰凉,我的中国,哎。
就像看戏,千万别去后台,否则就别看算了。有时候,就当一个观众,傻忽忽地,嘴边流着口水,或者也是挺幸福的。
听过今天铁一样冰冷的、无关股票经济的巨大笑话,而且还有后续的去明天,本ID都有点提不起精神了。多头,明天任你们放烟花,看你们能折腾出一个什么的世界。本ID要好好想想,我的中国。
先下,再见。
多头,没种,有屁用!(2007-10-19 15:33:22)
昨天,本ID晚上听了一个很恶心的笑话,无关股票经济,只关于一个苹果,比皇帝的新衣还要皇帝还要新衣。所以本ID回来就说,今天就让多头表演了,本ID要思考一下问题,不操作。而多头不是说前面冲6100点都是他们的干活吗?今天,又辟谣又利好的,怎么冲不起来干活不起来连烟花都起不来。多头,你究竟什么能起来的?
头多没用的,关键要有种。多头,没种,有屁用。
技术上,昨天说得很清楚,就是5800点的1分钟震荡,这震荡形成后,就看其第三买卖点的问题了。
今天,本ID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苹果,如果从心里都烂了,是否有必要为此浪费时间?本ID现在还没想清楚,毕竟,救一个心都烂的苹果,就是把自己放到火上烤,本ID生性疏懒,现在,吃喝不愁,天天可以把酒三人,清风明月的,真不想为一个烂苹果浪费时间。但,谁又让本ID对这苹果爱得如此深切?
不多说了,说多了也没什么意思。对于本ID自身来说,确实是一个艰难的抉择。选择了苹果,可能要为此付出余生的安逸,包括现在拥有的一切。
注意,本ID宣布做空后,就不会让任何人再买任何股票了,如果本ID写首诗都被联系上股票,那本ID要考虑不说股票了。股票,对于本ID来说算得了什么。如果股票不是关系到苹果,本ID连看都不看一眼。
可以光明正大地宣布,为什么空头一定要在一定时间内比多头还要多头,就是因为要某些决心能决心,要把一切的风险先演示一把。可以很明确地说,如果这都改变不了什么,那么,一个更大规模地比多头还要多头的行为将要上演,而这,最终,做空的可不是股票本身了。
想想日本、台湾相应的走势,难道还不足以让某些决心决心下来吗?
下周,是关键性的一周,如果消息面不配合,比多头还要多头的行为会再次出现,但这和散户无关。
本ID可以很明确地说,如果期货出来,大部队打仗,就算指数上了10000点,也没散户什么事情,能赚到钱的,不会超过20%,而且是和6100点那天比。想想你自己的技术,有没有这本事,如果这几天的节奏都踏不准,那么,以后更大幅度的震荡,就是更大型的绞肉机。
别以为上涨、下跌才能搞死人,期货出现以后,大幅度的震荡,三方里一定死两方,而无论多头还是空头赢,绝大多数的散户,一定死,就这么简单。
好了,不管谁死,周末,都让股票去死。
好好休息,先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