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71:线段划分标准的再分辨(2007-08-1623:02:06)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缠中说禅108课 |
列元素的包含关系是可以成立的;
而当前一段被笔破坏时,显然,最早破坏的一笔如果不是转折点开始的第一笔,那么,特征序列的分型结构也能成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转折点前的最后一个特征序列元素与转折点后第一个特征元素之间肯定有缺口,而且后者与最早破坏那笔肯定不是包含关系,否则该缺口就不可能被封闭,破坏那笔也就不可能破坏前一线段的走势。这里的逻辑关系很明确的,线段要被笔破坏,那么必须其最后一个特征序列的缺口被封闭,否则就不存在被笔破坏的情况。
------------------------------------------原文结束--------------------------------------------------
注:
------------------------------------------缠师解盘--------------------------------------------------
2007-08-16
16:44:08
2007-08-16
紧急请教博主:
今天上证指数44处根据线段定义,似乎不是顶分型啊,因为随后一笔大幅下跌形成包含关系。
这里的疑惑,一定帮忙解答一下,因为这个问题很普遍啊,不搞清楚,很难分好线段
==
这里是第一种情况,也就是特征序列缺口被第一笔就封闭的情况,没必须探讨第二段特征序列分型的问题,那是第二种情况考虑的问题。
来自大洋彼岸的暗算(2007-08-17
15:58:48)
全球资本市场这连续几年的多头氛围,好不容易给空头逮着一机会,各种衍生工具一起作用,大有来一次1987年的味道。或者,至少怎么都来次1997年。其实,2007年要出点事,是天经地义的,看看1987-1997-2007,瞎子都能看出规律来。不过,由于目前的全球化体系,各国间如果能有效配合,震荡的力度是可以充分减少的。例如,1997就比1987要小。
站在货币战争的角度,本ID从来都认为,美国人的这些把戏,不过是让全世界为他们的堕落埋单,所以根本没有任何值得同情的理由。而且,因为美国人在世界资本体系中的位置,他们受到的惩罚其实更多让全世界分享了,站在根本的角度,那不过是美国人的一个暗算,道理很简单,涨不过你,难道不可以拖累你?一起跌下来,让你更惨,或者将自己的烂东西让全世界一起背,你说,最后最大的利益者难道不是美国人?
美国不是泰国,美国就算崩盘了,其中依然会渔利不少,肯定还是大赢家。至于美国的最核心的统治阶级,最核心的利益集团,那更是赢家中的赢家。现在的问题是,这暗算是否把你给暗算了。
当然,对于一般散户来说,这些问题都没必要研究。今天,已经有熟人在说,上周刚过去香港的已经没了一半了。天下乌鸦一般黑,有什么奇怪的。以为QDII就如何有投资价值,那是脑子进水了。
让工行去为美国人下半旗帜吧,二、三线股可不陪你们玩。今天,依然有不少二、三线股企图星火燎原,不和美国人一般见识。这能否成为共识,这就不好说了。毕竟,现在有国外背景的资金,都在夺路而逃,甚至,很多人要把这里的资金拿去填美国月亮的窟窿,那就让他们的资金被资本市场人道毁灭去吧。
可以肯定地说,本周全球的恶劣走势,会引发各国金融当局的强力介入,因此,一个有力的反弹的出现,是很正常的,至于之前是否要制造空头陷阱,那并不重要。站在大方向看,这个反弹后,如果各国金融当局的政策不得力,甚至更大可能的,有某些全球利益集团,故意要政策不得力,那么,更大的下跌还在后面。看看1987年的走势,第一段的下跌并不严重,反而是反弹后的下跌才真正的令人开眼。
所以,这次10年周期的金融风暴的第一次下跌,并不是太重要的,关键是看后面反弹后基本面以及各国玩法的状态,那才是关键所在。
国内市场,本来基本面上就有所不同,如果能在这次波动中,把某些外国资金给清理掉,这也算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外面的世界继续狂风暴雨,说这里一点都不受影响,那是脑子进水了。想想那些从非法渠道进来的资金,他们的老家出事了,你说他们能不受影响?他们受影响了,国内的市场能不受影响?
技术上,30分钟中枢震荡已经成立,这没什么可说的,在前面已经反复说到这种情况的边界条件。图就不用贴了,今天的分段太简单,周一一起帖,这样可以节省一个图的上传量,这里的总量只有200,用不了几天。
个股上,一线成分股,将跟随外围,一旦外围走稳,将引发大反弹。二、三线股,关键是看这次资金的流入情况,但无论如何,个股行情将再次活跃。
最后问一句,600139,以前对他仇恨无比的,现在是什么心情?5月28到7月6日,就一个月的洗盘,都受不住,那还玩什么?不过,这也没什么,好象这里没说过的600594。本ID一个文化界的熟人,6月份在11、12元买了,明确告诉至少要翻倍。前两天,在腐败时碰到,说在10元砍掉了,因为听别人说,这公司要破产。本ID只能很有礼貌地无话可说了。
算了,废话就不说了,周末,腐败才是王道。
各位,腐败快乐。
先下,再见。
两年最大涨幅拉开泡沫化生存大幕(2007-08-20 15:48:47)
大盘中长线走势的判断,都在今早的 总市值超GDP后的泡沫化生存
里。其中最后一段有必要引用如下“显然,目前市场最疯狂的状态依然没有出现,外围因素制造短期的波动反而有利于市场能量的积累。在泡沫制造能力被充分发挥之前,市场不会最终逆转,第一阶段的成分股行情不会结束。不再战略性买进、只战略性持有,等待市场疯狂、等待第一阶段长线卖点的出现,是泡沫化状态下最应采取的策略。”今天,大盘以两年最大涨幅拉开泡沫化生存大幕。
至于大盘的中短走势,在上周五已经明确说过“可以肯定地说,本周全球的恶劣走势,会引发各国金融当局的强力介入,因此,一个有力的反弹的出现,是很正常的,至于之前是否要制造空头陷阱,那并不重要。”其后的走势,基本如此,在同一文章里,已经说了,最重要是反弹后的走势,需要关注的是相关政策的有效性,一旦救市政策失效,引发全球资本市场更大规模的杀跌,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谈。
回到上海指数,从纯技术的角度,下图里的8-49可以看成是一个30分钟中枢,但更可以看成是,对于8-17这个5分钟中枢,17-38的1分钟走势5分钟背驰后,必须有一个回拉至少回到8-17这个5分钟中枢里。显然,49已经跌破14,十分完美地演绎了本ID的理论。
超短线的角度,根据走势的多义性,可以把后面的走势先看成是32-41这个5分钟中枢的一个震荡,要往上突破,就要出现第三类买点,否则,别看今天涨了248点,依然只是中枢震荡。
本ID在3月19日写的 “神州自有中天日,万国衣冠舞九韶”,给出了本轮大牛市的一个基本判断,就是至少再延续20年、上升3万点,这个观点依然有效,没有任何需要修改的地方。在同一文章中,更给出了本轮行情第一阶段走势的基本特征,现引用如下:
“第一阶段行情,伴随着中国股市本身的制度性、结构性完善,其后,中国股市才真正具备参与全球化盛宴的资格。全流通、整体上市、两大交易所的功能重组、人民币逐步可自由兑换等,都不过是这种制度性、结构性完善的必然步骤。这一阶段,行情最主要体现在以权重股为代表的成分股上。在总市值超越GDP之前谈论股市的泡沫是可笑的,在中国股市总市值超越其GDP之前,第一阶段行情不会结束。”
显然,这个“在中国股市总市值超越其GDP之前,第一阶段行情不会结束。”
的判断已经被今天的事实所证明,因为,目前中国股市总市值已经超越GDP,但第一轮的成分股行情依然在延续中。如果,对何谓第一阶段的成分股行情还有所疑问,那么这段时间,中国股票市场大象狂舞的情形,应该给这种成分股行情一个最好的注释。
在这样一个市值超越GDP的历史性事件如期到来之时,必须给行情今后的发展定一下性。在市值超越GDP后,中国资本市场将进入第一阶段成分股行情的泡沫化阶段,中国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将进入总市值超GDP后的泡沫化生存状态。
正如上面引文所说“在总市值超越GDP之前谈论股市的泡沫是可笑的”,而在总市值超越GDP之后,谈论股市的泡沫,就是十分必要了。如果把GDP当成总市值波动的中枢,那么在其下,可以说市场被结构性低估,而在其上,就是出现结构性泡沫了。
显然,GDP是变动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总市值的波动中枢也将不断上移,今天的泡沫,可以就是明天的低估,这一切都必须动态去看。出现结构性泡沫并不意味着市场就没有上涨的理由,而是说这种上涨,其基础上存在被这波动中枢回拉的压力,一旦市场上涨的中短期理由不足以抗拒这种回拉,那么无论上涨使得总市值向上远离GDP30%还是300%,最终的回拉都将导致相应级别的调整。
如果说4500点附近对应目前GDP比较肯定的中枢,那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使得20年后的GDP至少达到目前美国的水平,也就是说,一个100万亿人民币的GDP值是十分正常的,相应资本市场的中枢位置至少上移到23000点附近,而那时候,中短期波动让指数上冲到30000多点甚至50000点,都是可以想象的。市场总要波动的,市场可以围绕中枢去波动,但绝对不排除市场的波动大幅度去远离中枢,只是这种远离后都必然导致回拉的修正而已。
远期目标且不讨论,回到第一阶段这种泡沫化生存状态下,唯一能站在长期角度抗拒泡沫的,就是成长性带来的中枢上移,一旦成长性不足以支持这种中枢上移,那么大规模的泡沫破裂就是天经地义的。而且,这种泡沫的破裂,往往导致中短期走势跌破中枢,形成一个新的低估,这又构成良好的中长期介入机会。
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泡沫化生存之所以还不构成大规模的压力,就在于,即使是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大型的成分股,站在世界资本市场的历史发展中,依然属于高速成长股。因此只要这种状态依然存在,那么一个适度的泡沫化生存反而是合理且理所当然的。
不过,市场行情总是从非理性开始,又在非理性中结束,没有疯狂的低估,就没有疯狂的牛市行情;同样,没有疯狂的泡沫,就没有疯狂的熊市造就新的历史性低估介入点。第一段成分股行情,最终必然在疯狂的泡沫中结束,在这疯狂的泡沫被制造过程中,反而能获取高额利润。如果说低估回到中枢可让股票上涨10倍,那么疯狂的泡沫甚至有更强的能力。对于任何市场的参与者,耐心等待市场的疯狂,在市场的疯狂中等待最后的卖点,是一个最重要、最值得培养的能力。
定理三:某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
这定理三中提到的两个次级走势组合,比如“趋势+盘整”,是否同级?这里说的是两个同级走势的连接?还是从走势组合观点看,那个盘整中枢级别高于趋势中枢级别?
=====
这和连接的结合性有关。简单说,只要能分解出两段次级别走势就可以。详细情况,下几堂课程会说到,请耐心等等。明天就继续说这几种不同分解的问题。
盘整中枢为什么一定要高于趋势的?关键不是盘整还是趋势,而是中枢究竟是什么级别,没有中枢,没有中枢的级别,哪里有什么盘整、趋势以及他们的级别?
这个问题其实说过N次了,盘整结束的标志就是第三类买卖点,而趋势结束的标志就是形成该级别的背驰后对最后一个中枢的回拉,为什么一回拉趋势就肯定完成?因为,一回拉,肯定就有更大级别的中枢形成,所以原来级别的趋势肯定就破坏了。这个逻辑关系是极端严格的。
那么,我们是否要等到回拉才决定进出?当然可以,可以等回拉后再一次向上,形成所谓的第二类买卖点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完全可以不用背驰概念,纯粹就用三类买卖点就可以。
当然,实际操作中,可以用背驰,在第一类买卖点操作,为什么?因为背驰后一定回拉,这是本ID理论的一个定理。
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虽然背驰一定回拉这个定理是100%成立了,但即使没有这个定理,本ID的理论依然成立,为什么?因为走势必完美,第一类买卖点后还有第二类买卖点,这是纯图形的,而背驰是动力学的。
67课中讲:强调,在第二种情况下,后一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相应的缺口,而且,第二个序列中的分型,不分第一二种情况,只要有分型就可以。
71课中:这里的逻辑关系很明确的,线段要被笔破坏,那么必须其最后一个特征序列的缺口被封闭,否则就不存在被笔破坏的情况。
=====
这根本不是问题。线段破坏和线段的笔破坏根本就是两个概念。线段被笔破坏,但线段不一定被破坏,也就是说,线段被笔破坏,那特征序列的缺口被封闭,并不意味着线段一定被破坏,有新的线段产生。
线段破坏,就是那两种情况。
其中第二钟情况中还包括了一种最特殊的,也就是所谓小级别转大级别后连最后的特征序列缺口都不回补的情况。
越来越感觉你的理论比一些我看过的理论有用的多,不过,我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近段时间想试试把成本降为0,结果总是把筹码弄丢了,郁闷啊
==
加大操作级别,对新手来说,先练习持股,在一个大级别买点买入后持有到大级别的卖点,怎么都应该是30分钟以上的。你看这次从3600上来,从来就没有效跌破过5日线,对初学者,用这一招就比所有的所谓专家高多了。如果资金大的,就看5周线。
至于中枢震荡中的短差,那是一个高难度的活动,初学者当然做不好。至于趋势中时,根本就不存在做差价的可能,趋势中,唯一需要干的就是等待背驰。注意,上面说的,都是在你的操作级别的意义上。
2007-08-21 16:46:44
事实上如果用67课的新的精确定义,57课里的3-4段的分段就迎刃而解了,正是这句“强调,在第二种情
况下,后一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相应的缺口”解决了此问题。缠姐,是否如此呢?那“小级
别转大级别”是否要退居幕后了呢????
==
在线段的层次上,是不需要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概念的。但在最小级别走势类型之上,还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