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科技教育·IT业 |
面对反流氓软件联盟指责互联星空存在“流氓行为”的苗头,近日,中国电信首次进行了正面回应。中国电信表示,互联星空为“绿色软件”的卸载方式,对用户操作系统没有任何影响。还在声明中强调,“中国电信将星空极速作为正版上网工具软件免费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安装或使用其他拨号软件。”
也在近日,反流氓软件联盟提出针对微软IE可能侵犯用户知情权,而可能对其提起诉讼。结合反流氓软件联盟指责互联星空存在流氓行为,似乎流氓软件的帽子已经戴在了每个互联网企业头上。无论你是知名还是不知名的公司,整个互联网行业俨然成为流氓横行的黑社会。就像某个圈内人开玩笑说,互联网的冬天就要提前到了。难道真的是一语成谶?
实际上,任何一款流氓软件都会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打着为网民服务的招牌。倘若不是这样,网民们就没有安装它的必要。就像早先的3721及后来的雅虎助手一样,的确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应用服务。但许多广告软件假借“工具”之名提供附带的广告服务,干扰网民的正常操作乃至非法获取用户信息等,从而导致了“流氓软件”泛滥成灾。
对于任何企业或网站的流氓软件,在中国电信的公开声明中都能找到参考。中国电信能够提出自查自纠的做法,固然值得期待。但缺乏行业监督及标准约束,其效果难以预测。而反流氓软件联盟向信产部和中国电信总公司发去投诉,指责中国电信存在滥用流氓软件的现象。目的是希望中国电信能够查清情况、做出解释说明,并为网络的和谐做出表率。
日前获悉,信息产业部和互联网协会已召集相关企业召开了内部会议,欲筹备“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该工作组预计在今天举办小组讨论会议讨论下一步实施计划。与此同时,信产部公开表示将制订行业标准,对恶意软件进行定义、分类,并最终向社会公布。这是政府部门首次介入流氓软件之争,信产部表示,“流氓软件”称呼将改为“恶意软件”。
由政府出面棒杀“流氓软件”,可能对于网民利益及互联网公平法则是一种善意维护。由“流氓软件”到“恶意软件”,这个称谓的改变也足以说明了这个事实。当应用工具软件包含了商业经营目的后,其恶意行为必将导致用户的反感。不过,难道全部互联网企业都要贴上“流氓软件”的标签吗?反流氓软件运动,对于与流氓软件有染的企业已是人人自危。
对于中国互联网环境来说,自然需要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但对于中国互联网经济规模来说,更需要网络企业的快速发展并保持健康的良好形象。然而,随着奇虎推出360安全卫士查杀流氓软件开始。从引发产业层面的争执到最终演变为全民维权呼吁立法的社会现象,已经让网民和普通大众对互联网企业“另眼相看”,而“流氓”这一具有污辱性的说法也大大影响了互联网行业和众多互联网企业的健康发展。
从 9月4日到现在,反流氓软件联盟已经以涉嫌制造和传播流氓软件的名义分别向中搜、雅虎、千橡、易趣等6家互联网企业和两家网站提起了法律诉讼或进行投诉。在轰轰烈烈的反流氓软件运动背后,是否有企业借机宣传自己达到树立形象的目的呢?还有如“反流氓软件联盟”这样的民间组织,是否有企业利益牵涉其中影响其纯粹的“反流氓”行为呢?
最重要的质疑是:这其中有没有企业或者个人,借“反流氓”的东风谋取利益且恶意中伤竞争对手呢?即便是业内人士,现在也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据了解,判定及限制恶意软件的新标准,将会由信产部牵头,公安部、文化部、司法部等部委参与其中,互联网公司和民间组织也会参加。信产部会出台规则,但具体的技术鉴定由公安部等出面。
由政府高层关注和介入“流氓软件”之争,既为了维护网民权益也是净化行业环境。由于流氓软件已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经济链条,但又不甘被消灭而极力反扑,甚至采用近似病毒的手段加以反抗,以致引起网民极大的愤慨和舆论强烈的谴责。当然,我们不希望对互联网行业全盘否定。否则行业自律全盘打乱后,深受伤害的仍是中国互联网及网民们。
评论:彭行洋
相关链接:
文章引用自:http://www.qgz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