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彭行洋
彭行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541
  • 关注人气:1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扩张之痛:中移动再败海外(1)

(2006-07-04 16:31:28)
分类: 科技教育·IT业

扩张之痛:中移动再败海外(1)

·中国移动进军海外,遭遇冰山折楫

·扩张,还是扩张,中移动失败是意外吗

·终止之刻,当是奏响了进军海外进行曲之时

 

中国政府一直在鼓励主要国有企业进行海外扩张,从而创造出能与跨国公司竞争的企业。因此中移动收购Millicom的战略意义要大于收购的实际意义,但对其盈利贡献并不大。外界之所以非常关注,还因为这是中国内地企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笔者以为,中国移动此番放弃收购Millicom公司并非失败之举。恰恰相反,这是中移动奏响了进军海外的进行曲。

 

今天的腾讯、赛迪、新浪、搜狐、网易等国内各大网站的科技资讯头条,无一例外都在报道“中移动竞购Millicom”的新闻,但“无望”、“失败”、“搁浅”的诸字眼充斥其间,使得关注者的第一反应不禁有颇为遗憾的意味。这是中国移动的国际化进程在一年时间内的第二次受挫。去年该集团曾竞购巴基斯坦电信(Pakistan Telecommunications),但败给了阿联酋电信(Emirates Telecommunications)。

 

74《福布斯》网站刊登的分析文章指出,中国移动欲以53亿美元收购国际电信运营商Millicom的计划已于周一破裂,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时,已在逐渐了解国际市场并购规则并运用自如。英国《金融时报》安德鲁·埃奇克利夫-约翰逊(Andrew Edgecliffe-Johnson)、马利尼"古哈(Malini Guha)也作了相关报道。

 

显而易见,中国移动与Millicom谈判破裂的原因是双方未能就出价取得一致。此前据《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中移动集团会动用53亿美元收购以卢森堡为基地的Millicom,这将是中国企业在海外金额最大的收购。同时,标志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由资源型向市场和品牌复合型推进。 

 

据报道,总部位于卢森堡的电信运营公司Millicom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业务遍及16个国家,包括巴拉圭、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5个尚未与中国建交的中美洲国家。中国移动将以53亿美元收购以获得其75%的股权。此前中国移动出动了囊括15名高管的强大阵容,出国进行最后阶段的审查和谈判工作。

 

Millicom由瑞典的Kinnevik投资公司控股。Kinnevik是瑞典施坦贝克家族的控股公司,Kinnevik前董事会主席简-施坦贝克(Jan Stenbeck)将继承来的林业集团转变为了卫星电视、电信和出版集团,成立于1936年的Kinnevik拥有报纸生产企业Korsnaes、瑞典第二大电话公司Tele2以及瑞典最大传媒上市公司Modern Times股份。

 

专营低端市场,并主要向欲付费用户提供服务的Millicom表示,由于当前业务的强劲表现,报价不够高,公司董事会对于独立公司的未来有信心。Millicom 2005年收入为10亿美元,净利润为1000万美元。该公司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沃达丰和挪威Telenor ASA,他们都在土耳其、印度、孟加拉国通过收购扩张了业务。截止到3月底,Millicom在亚洲、非洲和美洲拥有990万订户,比一年前增加了52%。但MIC一直欠缺发展资金,早前宣布有意出售公司控股权。

 

Millicom公司打动中移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该公司发展势头良好。Millicom公司自58起成功入选纳斯达克100指数,成为电信股的新贵。今年第一季度,其用户数比年初增长了11%。营收则同比增长了20%。更有价值的是Millicom公司的国际化的运营经验,这正是中移动欠缺的地方。Millicom业务分布在三个大洲,并取得了这些国家的移动运营牌照,已经取得了不俗的运营成绩,并实现了盈利。

 

Millicom的买家,包括阿联酋的Investcom以及科威特的Mobile电信等多家电信公司。但Millicom已决定终止与一潜在买家关于收购公司股票问题的所有谈判,其在声明中称:“从20065月以来,Millicom开始于一潜在买家进行谈判,但认为买家无法在可以接受的时间框架内提供有适当吸引力的收购价格,因此决定终止继续与该买家进行谈判”。根据境外媒体的报道,参与竞购Million的还包括了总部在贝鲁特Investcom 公司,不过 Investcom 日前宣布被南非MTN集团收购而放弃了对Millicom的收购,中移动因此在竞争中胜出。

 

文章引用自:http://www.qgzg.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