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学创作·诗词 |
——上篇结尾
2005-11-29
“曲高和寡。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原是有来由的。想那伯牙弹琴,弹到描写高山的曲调时,在旁听琴的钟子期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弹到描写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见于《列子·汤问》)。
“女人,一生贪图的不过是个‘情’字,一生妄想的不过是个‘真’字。”这是秦淮八艳(明末清初的八位名妓李香君、董小宛、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曾被冠以“秦淮八艳”)之首马湘兰说过的话。当然,当时湘兰姐说这话时,我并不在场。但在“风华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十里秦淮,自古多佳丽,她们留下的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为秦淮河增添了几多传奇色彩!?
“婚姻就象是一双鞋子,外表是给别人看的,但到底舒不舒服、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这段话就不用解释了。古人常把女人比作衣服,不想穿了就换一件。而现代婚姻是什么呢?难道不像鞋子吗?爱面子的中国人,有多少家庭的男女主人公都在忍辱负重,为了面子和孩子一直勉强维持着,在做给别人看的同时,也让自己吞下了苦果。
所以,我要说:“这世上的婚姻,十之八九是凑合成的!”
这句话,就是对她说的。她在网的对岸加了我,不过依了我个人说明里的话。她说,“想象不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于婚姻有着如此的感悟。知我心者,莫过如此,而我们相隔如此之远。你让我看到了黑夜的光芒,这是幸运使者的呼唤,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响应?”
我说:“佛的心,是普渡众生。可是我渡不了你,因为我也是肉体凡胎。但我可以指点迷津,那是条不归路,如果你认了,就不要后悔!”
那一天,我们的对话持续到午后时分。午后的阳光,依然很温暖,街上仍是熙熙攘攘的行人……不自觉地,我开始默叨她的名字——于隽妮。
“隽妮?眷你!”我会眷她么?我从不相信,莫明其妙的网络姻缘,因为我害怕!
在我的眼里,网络是一剂穿肠毒药,由诱惑之神主宰着每个人的命运。也许有一天,不知是他,还是她,那么优秀,那么纯粹,那么清新脱俗,刚好印证了你心目中暗藏的那个她或他。于是乎,情感的堤坝决口了,情感的潮水也就开始泛滥成灾。
“求求你,别爱我!”我在心里这么轻声叫着。其实我在给自己壮胆,也在自嘲,她怎么可能在乎我,或者说是爱上我?
我不再想,那个陌生的隽妮。也不再想着像神经质一样,让每个神经都变的那么敏感。我只是祈祷,无数次地,但愿此生就从来没有相遇过如烟。
也许从来没有,也就没有那刻骨的思念。没有真正爱过的人,我想是不会懂得的。一个从来没有爱过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无异于行尸走肉。
如果我活着的每一天,只是为了酒囊饭袋。其实我不在活着,我的心已经死了。我活着,只是为了证明我还有一丝生气。如果我活着,又需要一个女人为我而存在,那就像网络这一剂穿肠毒药,既害了别人,最终也会伤了自己。
这个下午,我在北京的街头踯躅。然在想象的如烟背后,恍惚闪过一个陌生的影子。是她?不太明晰的天空,盛不下太多的思绪和心情。或许,我并不一定真的懂她。懂一个人,有时仅仅是一个动作,有时也需要时间。
(未完待续。声明:文中配图,与小说无关。更多,请见“雪浪天中文网”)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u/118273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