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社会文化·观点 |
近来媒体报道中,关注“家庭暴力”的非常多,这是个司空见惯的社会现实。今天早上,上班前我看到电视上在播这个话题,上周末的周刊上也是这方面的专版:《家庭暴力向高知人群袭来》。
“打老婆的不一定是粗人,有文化的人照样打老婆。”
“100个在家庭中受暴力侵害的女性个案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占58%,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占35%;从职业上来看,受暴者70%是有工作的,她们分别是职员(18.57%)、公务员(15.71%)、工人(14.29%)和教育/研究人员(12.86%)。在33例已知施暴者受教育程度的个案中,62.7%的施暴者都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以上)。”
话说曹植的《七步诗》情采并茂,语言精练,用语浅显。原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时曾有人称赞:天下的才共有十斗,曹植一人就占了七斗。且不说曹植的诗才如何?在历史上,这首诗多是以“同室操戈”的贬义故事出现的。在我看来,打老婆的男人是最没出息的男人;同理,所谓“河东狮吼”的老婆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宋代有位叫陈糙的喜欢说禅论佛,但非常怕老婆。每每与他人论禅入夜,老婆一声大叫,就会乖乖回家。于是苏东坡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你看在古代的大男子社会,惧内现象依然存在。可把别人的老婆比作狮子,要么就是那个女人嗓门实在厉害;要么,就大概是苏轼的耳朵灵敏过度了。
说了古人,再说我们的身边吧。面对我们最亲近的人时,当你举起那有力的拳头;当那青紫殷红的伤痕淤血,诉说着艰难岁月的辛酸苦辣;当举案齐眉变成了实际上的空头支票;当子女们的双眼里充满了无辜期待;当人世因为你的暴力而变的冷暖无常;当生活由于你的规律从此恐惧不安……我们还能指望什么?
在这样的人生旅程上,我们还要继续容忍你的暴躁无常吗?也许你也有你的无奈,但我不是你无奈时的发泄工具,我是有生命的懂得痛苦的人,我是有思想的自尊的也有对生活无限的爱……但是我恨你,是你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压抑和伤感。当有一天你让我决定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时候,我们的好日子也就都到头了。
你希望那一天的到来吗?如果你不希望,你还在等待什么?你还在跪求什么?你以为我还相信你一次次泪流满面的承诺:我错了!你没错,错的是我——是我的有眼无珠,让我成为你的出气筒,成为你生活中麻痹思想意识的“开味菜”!告诉你,今天我忍够了,我不想再忍了,我要维权,我要找回我的自由和快乐!倘若你不对你的第一次彻底忘记,我将离开你!离开你——是我对你继续施暴的最好回敬。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u/118273581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