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梅社长给我发了短信,说她当年事业初创的时候状态和我类似,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以至于行将崩溃。后来去了美国,休息学习两年,方调整过来。
我们这些三十多岁的同志们,有时候,不免像20多岁的同事一样,有时候也迷茫,未来会是怎么样子?责任感会多一些,抱怨会少一些,可是面对繁重的工作的迷茫同样还是有。也许该休息了。
随意溜达到瑞春的博客,她已经去了美国好些日子了,美国日记写的“那是相当地让人羡慕”。走之前的那个夜晚,我去了她家,还唏嘘感伤了一点。要说不容易,从北京到广州,从广州回到北京,现在又奔赴美国,确实很不容易。
又说男人装的瘦马兄,虽然工作上的事情对偶是“精益求精”,私下里把他当作朋友,现在在米国做访问学者,“梦里不知身是客”,悠哉悠哉,MSN的签名叫你那边几点。
我的梦想就是一个很大的书房,有很好的阳光,有很多钱,可以不用工作,天天坐着火车旅行,去那些边陲小镇,qu那些万里无云的地方。或者,在一个国外的小镇,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存,自由地享受生命带给我的尊严。